第四十一回 愚仁義襄公遭敗績

第四十一回 愚仁義襄公遭敗績

接上回,話說這宋襄公口若懸河,輕而易舉的就把自己想強搶盟主的責任推到了楚王那裏。頓時大家都覺得楚王理屈,紛紛向楚王怒目而視。

楚王是個嘴拙之人,一時之間竟然無法辯駁,惱羞成怒。嘶聲叫道:「老子就是座了你能怎麼樣?那我倒要看看你這個真公是不是真的有種!」

只見楚成王把大手一揮,只見楚國大臣成得臣脫去長袍,露出裏面穿的全身鎧甲,手舉一面小紅旗,只一揮動,那些隨楚成王而來、打扮成家僕和侍者的人紛紛脫去外衣,原來個個都是內穿鎧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他們往台上衝來,嚇得諸侯四散而逃,宋襄公瑟瑟抖。大家見楚成王竟然不遵守不準攜帶武器到會的盟約,不禁對楚成王大感鄙夷,但好漢不吃眼前虧,只得默不作聲。

楚成王高聲叫道:「我楚成王只是瞧不上宋襄公自封盟主,並不想對大家不利,大家可以放心的去。只要大家不干涉我和宋襄公之事,我楚國絕不加害。但宋襄公就不要走了。」眾諸侯聽罷立刻作鳥獸散,一下跑的一乾二淨,一個不留。

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來,然後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幸虧宋國大臣早有防備,團結民眾,堅守城池,使楚成王滅宋的陰謀未能得逞。楚成王把宋襄公拖到楚國的車上,帶他回楚國去了。

幾個月後,在齊國和魯國分別向楚成王調停。宋國又放出風來:「宋國已經另選國君,如果楚王在一個月內不放宋襄公宋國將讓宋襄公的太子登基。」楚成王覺得抓了宋襄公也沒什麼用,就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自此後,宋、楚結怨。

宋襄公回去后連氣帶嚇生了一場大病。經過一番調養,終於康復。但宋襄公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因鄭國國君鄭文公當場讓宋襄公出醜,宋襄公懷恨在心,考慮楚國勢大,不敢輕易討伐,遂決定先找一個軟柿子出一口惡氣。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夏,怒氣未消的宋襄公不顧公子目夷與大司馬公孫固的反對,出兵伐鄭。

鄭文公自知不敵,向楚國求救,楚成王投桃報李,痛快應允。立即派兵,使出後來孫子所使的圍魏救趙之計,沒直接去救鄭國,卻統領大隊人馬直接殺向宋國。宋襄公這下慌了手腳,顧不上攻打鄭國,帶領宋軍星夜往國內趕。畢竟楚遠而宋近。楚國的大軍還沒有趕到宋國,宋**隊卻先到了。待宋軍在泓水邊紮好營盤,楚國的兵馬也來到了對岸。

公孫固對宋襄公說:「楚軍到此只是為救鄭國。咱們已經從鄭國撤軍。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咱們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與楚國講和算了。」

宋襄公卻說:「楚國雖然人強馬壯。可缺乏仁義。我們雖然兵力單薄。卻是仁義之師。不義之兵怎能勝過仁義之師呢?」

宋襄公特意讓人做了一面大旗,並綉了大大的「仁義」二字。這「仁義」二字有車輪般大小,以金線綉出,隨風搖曳,光芒四射,如太陽的光芒照亮了大地!大旗隨風飄舞,甚是威風。隔岸的楚軍也看的清清楚楚。楚王看到此二字不僅微笑了。漸漸的天黑了,楚王的謀士走了進來,對楚王說:「我們何不趁此黑夜度過河去,免得宋軍明日給我們一個突然襲擊?」

楚王說:「不忙不忙,我們歇息一夜明天再去不遲。」

謀士說:「如果明天我們渡河到一半他們襲擊我們怎麼辦?」

楚王說:「你沒看到宋軍的「仁義」二字嗎?」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軍開始過河。公孫固果然向宋襄公獻計說:「楚軍白日渡河。等他們過到一半,我們殺過去,定能取勝。」

宋襄公卻指著戰車上的「仁義」之旗說:「楚軍未渡河而攻之,焉能成為仁義?」於是決意等楚軍渡河后再進攻。

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佈陣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說:「趁楚軍還亂鬨哄地佈陣,我們動衝鋒,尚可取勝。」

宋襄公聽到此話不由罵道:「你怎麼凈出歪主意!人家還沒布好陣,你便去打他,那還稱得上是仁義之師嗎?」」

宋襄公的話才說完,沒想到楚軍卻毫無仁義的概念,不按他的規矩出牌。佈陣即畢,如狼似虎般地沖了過來。宋軍大亂。宋襄公沖在最前面,卻陷進了敵陣,被箭射中大腿。由於宋襄公是個講仁義的人,對待下屬十分好,所以他的屬下都拚死保護他。宋襄公才得逃回一命。宋襄公回去后大罵楚軍太不仁義!回去后不久在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就抑鬱而死了。宋襄公死後他的兒子王臣即位,王臣即位后號成公。自此後宋楚結怨更深。

此次楚國再度伐宋,襄公不敵,閉門不出,堅守城池長達一年有餘。眼見城內糧草斷絕,人與人向食,堪堪城牆被攻破之時,晉國救兵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霸主崛起之路――前秦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霸主崛起之路――前秦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一回 愚仁義襄公遭敗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