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假仁義召開盟主會

第四十回 假仁義召開盟主會

接上回,那楚成王聽完得臣之計,覺得甚是,便將計就計,答應與會。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算定了自己是這次會議的起人,地位也比楚、齊國君高,通過文攻武嚇又拉攏了一幫小國,盟主非已莫屬。他利用自己為召集人之便,事先未徵求齊國、楚國的意見,自作主張,為自己貼身訂做了一份通告。通告的內容無非是要求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選出一位爵位最高的,以仁義為本的,甘於奉獻的,對外援助最多的諸侯盟主,盟主的最後勝出以得票數位多者為準。各國無論大小都有權利投票,一國一票云云。

當他正在宣讀完他的通告時,他聽到一聲刺耳的譏笑。這笑聲由小到大,漸漸不能自抑。諸侯們回頭一看,原來那人是楚成王,正兀自笑的彎下了腰,笑的滿臉通紅,虯須亂抖。宋襄公十分生氣,但又無可奈何,只好裝作沒有聽見。繼續宣讀他的通告。

宣讀完通告后,宋襄公說:「既然大多數諸侯都來了,我們會合於此,是仿效齊桓公的做法,訂立盟約,共同協助王室,停止相互間的戰爭,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認為如何?」見大家都默不作聲,宋襄公又問了一句:「各位到底意見如何?不妨直說!」

這時一個破鑼一般的聲音響了起來,大家定睛一看是楚成王。這楚成王生的虎背熊腰,面黑如鐵,虯須如戟,相貌粗豪,往那裏一站好似鐵塔一般。楚成王說:「你定的規則都是適合你自己的,還不如你自己直接做了盟主便了。」

宋襄公說:「此言差矣,大家都有推選盟主的權利,也有被選為盟主的權利,我們有功的論功,無功的論爵,以各路諸侯多數人的意見推選出我們大家的盟主對我們大家都是公平的。難道以你的意思還要我們像鄉野村夫一樣以力氣爭個高低?」

話音剛落,楚成王便說:「楚國早就稱王,宋國雖說是公爵,但比王還低一等,所以盟主的這把交椅自然該我來坐。」說罷當仁不讓,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

這時,一個人突然鼓起掌來。這掌聲如此突兀,把各路諸侯都嚇了一跳!宋襄公舉目一瞧,原來是鄭國國君鄭文公。不由心中大怒,心想:「好小子,這不是給老子過不去嗎?看我回去后怎麼收拾與你!」但宋襄公畢竟老謀深算,並不形於顏色。

這鄭文公久受宋襄公之欺,對宋襄公早已恨之入骨,見楚王讓宋襄公出醜,不禁大感解氣,情不自禁鼓起掌來。見大家都朝自己看來,不僅大感尷尬,手舉不起來也放不下去,憋得滿臉通紅,無地自容。最後見禍既然已經闖下來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對宋襄公大喊道:「好不要臉,這通告你有沒有徵求過別人的意見?自己為自己定了一份通告,按照通告的內容不選你還能選誰?還好意思說什麼選舉?即然這樣,乾脆你自己做上盟主的位子算了,幹嘛還巴巴的把我們叫來,為你做陪襯?」

這句話卻是大有道理!諸侯中竟然有幾人蠢蠢欲動起來。

宋襄公見故不好,忙高聲叫道:「我宋襄公向來以仁義為本,做不做盟主是無所謂的。想我大周自建國以來,國泰民安,綿延數百年,近年來,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端紛起,民不聊生,在座的各位哪位沒受過戰爭之害?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戰爭?還不是群龍無,利益各異?之所以想選一位道德爵位高尚之人做我們的盟主,還不是為大家的利益考慮?一旦再生戰端也好有個調停之人,使天下公道得到主持!我宋襄公一片公心,天日可表,如大家不信,我宋襄公甘願退出此次盟主推舉!」

這幾句話說的確實冠冕堂皇,鏗鏘有力!大家頓時安靜下來。

見各路諸侯安靜下來,他又接着道:「諸侯盟主在德不在力,唯有德望高者方可居之。我宋襄公雖然不才,但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誰不承認?可這個楚成王之王是他自己叫的,是自封的,又有什麼資格做盟主?他楚國強橫霸道,恃強凜弱,欺侮弱小,目中無人,在座的各位哪位沒受過他的欺辱?他楚國論爵位只不過是一個子爵,在座的各位有哪位不比他強?」

諸侯聽罷也覺得有一點道理,便樂的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看他們如何表演下去。

楚成王說:「既然我這個王是假的,你把我請來幹什麼?」

宋襄公說:「我叫你來是因為看在你楚國百姓的面子,不讓你楚國到會豈不是剝奪了楚國百姓的權利?在座的大家都有資格做盟主,盟主是由大家推舉出來的,又其能是像你一樣強搶而來的?」

不知楚成王如何應對,請聽下回接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霸主崛起之路――前秦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霸主崛起之路――前秦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回 假仁義召開盟主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