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的錯誤盡在上帝的計算之中

信徒的錯誤盡在上帝的計算之中

(一)第二次建聖殿

最近我們教會在忙於建教堂。為了鼓勵大家的信心,我們最近查經閱讀的,是猶太人克服各種困難,二次興建聖殿的《尼希米記》。我這個人有一個大缺點,學《聖經》上正的東西接受慢,一看見《聖經》有什麼小漏洞,就立即興奮起來,偏要追根問底。給自己找點借口,就算是搞計算機驗證工作積累的職業毛病吧。請上帝原諒我。

《尼希米記》第7章統計了猶太人被擄回歸者的名單。當我閱讀《聖經》新國際研讀本時,發現這章有一個註解,說這個名單與同時期的另外一位先知以斯拉書寫的《以斯拉記》的第2章非常接近,但各項人口統計數據之間有20%的差異。

根據《聖經》新國際版研讀本的註釋,這種差距,可能是由於使用直線為個位和以橫線為十位的代號,而引起的抄寫上的錯誤。根據《聖經》的經義,信靠上帝的人,他們的錯誤也在上帝的計劃之類。所以我簡短地禱告了一下,就開始把這些數據羅列起來,爭取找出其中隱含的特點。

《以斯拉記》第2章,與《尼希米記》第7章之間的人口統計,在各單項的差距很凌亂。用電子錶做一個簡單加法,最後共相差了1472人。初看起來,這個數字沒有什麼特殊性。但若進行一下8進位轉換,這個數字就變成了2700。我們知道,《以斯拉記》記載的是猶太人的第二次建聖殿(重建聖殿),表明他們向上帝回歸的心愿。但上帝最終救贖猶太人,顯然要用數字7來表述。所以《以斯拉記》第2章的「2」與《尼希米記》第7章的「7」之間,相差的自然是主耶穌以及其使徒們,借上帝的啟示書寫的27卷《新約聖經》了。

也許大家會問,既然如此,那上帝為什麼不直接啟示人口總差異為2700呢?上帝的啟示是超越時間的。若在二千多年前,直接啟示2700,到了現在,很多疑心病重的傢伙(我就是其中一個典型),口中也許會服氣,心中沒準會偷偷地想,還不是那些寫《聖經》的傢伙編造的。其實大家仔細閱讀《聖經》,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建聖殿時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壓力。在那種困難和壓力下,沒有人會有閑功夫去編造數據。同時,那時候的人,無論如何不懂現代計算機用的8進位。

所以這兩卷經書上數據的差異,很可能是當初猶太人忙中出錯搞的。卻不知上帝就借他們的錯誤,預表了主耶穌和《新約聖經》。

(二)智利大地震的數字

在智利大地震后,我解釋了發生在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與這次大地震(相差50年),再與康斯坦丁一世的生平聯繫起來,可以得到一個115的數字。八進位的115換算成為十進位,正好是77。

但我還是對教會的關心不夠,卻一直沒有想起來,我們新建的教會的地址,竟然是511號。(511正好是115倒過來,在2008年5月11日那一天,我又的確寫過《一個倒著讀經的人》的文章)

511換算成八進位,是777。

《創世紀》中,有一個人物很奇特,我把下面一段經文寫出來,有興趣的人,可以猜一猜他有沒有得救。

拉麥活到182歲,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諾亞,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和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拉麥生了諾亞之後,又活了595歲,並且生兒養女。拉麥共活了777歲就死了。(《創世紀》5:28-31)

以我個人的理解,拉麥得救了。第一,他相信耶和華神。第二,他將長子諾亞奉獻給了耶和華神,並將諾亞教養成為一個愛神的人。第三,自然是777這個數字的隱含意義了。

最後,《最大與最小》共寫了188章,雜記寫了72章。其實八進位的72,正好等於十進位的58。也就是說,發生於2月27日的智利大地震,是2010年的第58天,與《最大與最小》的文章寫作竟然有很強烈的巧合性。一是小說部分共116章,等於2x58,二是雜記部分共72章,八進位72,轉換為十進位,又是58。

我記得剛剛信教的時候,很衝動,馬上想辭去工作去傳教。當時蔡牧師與我商談,要我做長時間的禱告。現在回頭想想,我自己是搞數字壓縮圖像解碼的。在數字壓縮圖像中,我們經常使用「預表」,「轉換」,「逆轉換」等技術。現在發現《聖經》數據中,竟然也有這種技術的豐富應用。我自己曾經說過,我干現在這份工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現在我才明白上帝的心愿,原來是要我愛自己的工作,要干好本質工作。

(三)本書的錯失

《最大與最小》這本書,有很多我個人的罪性和錯失摻雜在其中。我在寫作的同時,一直還在炒股票。昨天要做稅了,突然發現我的股票交易的賬號上,竟然有一筆交易的記錄出了錯。這個現代計算機系統的記錄出錯還是很罕見的。在我印象中,這大概是炒股以來的第一次。

當我仔細盤查這筆交易的記錄時,發現我在2008年7月17日和2008年8月27日,兩度買了300手叫SAW的半導體指數基金。後來又在2008年10月30日將這600股SAW基金拋售了,仔細一算,整整虧了4999.00美元。SAW也可以翻譯為「看見」。

仔細查一下我的寫作日期,才發現2008年7月17日與8月27日寫的內容,都已經見證了一種「犧牲」的高尚的精神(當時還沒有受洗,只以為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當時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和上帝有了對話。實際上,這種對話,以我現在的體會,已經是在預表我勢必接受主耶穌以祂的犧牲換來的救贖了。

但我寫到《最大與最小》的中心章節《犧牲》時,顯然因為自己的罪性,賤賣了這種犧牲的精神。我當時根本沒有體會到這種犧牲帶給我們的,是永恆的救贖,是賜予我們永遠的生命。我想到的,只是一種人類戰爭中的犧牲戰術。

我相信是上帝在我的股票賬號上,記錄了我這種無知的賤賣。

我個人的生日是1966年5月24日,正好是維多利亞英國女皇147歲生日。維多利亞女皇的時代,也正是大英帝國最鼎盛的,號稱「日不落國」的時代。147=3x7x7。在我明白這個生日關聯之前,我曾經夢見過一群英國紳士們,在全世界的各種偶像下面,放上一個個印有女皇頭像的硬幣。而我則一個一個地,將這些硬幣偷走。

在《最大與最小》的小說中,充滿了反殖民地主義的情緒。殖民地主義的功過,在西方歷史學屆,有很大的爭議,並非完全一無是處。我的心態偏激了一點,希望大家原諒。我想從《神學》的角度講,我的職責也許就是破碎這個世界的偶像吧。若我理會錯了,真心請上帝原諒我。

本書中早期有很多錯誤,我都在後期逐漸指出了。本書有一個最大的毛病,是整本書中,充滿了過多的死亡氣息。基督徒在傳授福音的時候,主要講的都是來自上帝的救恩。

但這個世界有一次大死亡,卻是我們整個人類的新生。我在本書的147篇《上帝的光芒》中,寫了很多錯誤的觀點。但其中一個觀點,是「恐龍是上帝滅絕的」。

最近科學界終於總結出來,定論恐龍是6500萬年前,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了劇烈的大爆炸,引發了強烈的地震、海嘯和氣候變化等,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科學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因為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有一層含銥金屬很高的沉積。又在美洲中部發現了含銥量很高的大型隕石坑。在地球表面,含銥量是相對較低的。

銥金屬的原子量是77。銥這個名字,意思是「彩虹」。

最重要的是,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才得到了生存空間,才有了人類的發展歷史。最近李長老在講解《創世紀》第一章時,我相信是受了聖靈的感動,很新穎地將世界之初的「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解釋為那次行星大爆炸后的一種景象。若真的那樣解釋的話,整個《創世紀》的第一章的科學性突然變得強烈了很多。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上帝是穿越了死亡,為我們帶來了今日的人類的生命。那是一種有上帝賦予的,充滿愛的屬靈生命。這種屬靈生命具有上帝創造的永恆的價值。若我們能夠看穿死亡,真心信服和接受主耶穌的救贖的話,我們必將獲得與上帝同在的恩典。

再度送給大家《新約聖經》最重要的章節,《約翰福音》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別小看了316這個數字。316=8進位474,正好象著着代表神性的7從代表死亡的44之間穿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最大與最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最大與最小
上一章下一章

信徒的錯誤盡在上帝的計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