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屈辱的買賣

第十三章 屈辱的買賣

橫濱港,自從下關海峽重新恢復航行以後,橫濱港漸漸又有了一絲繁忙的氣息,只是如果這氣息中不帶着那麼重的煙火氣就好了。除開來往的商船,還有一群軍艦靜靜的停泊在港內,如果只是這樣煙火氣也不會嚴重,偏偏在橫濱港的港外同樣下錨著一群軍艦,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港內的軍艦懸掛着的是英國和法國的國旗,而在港外的則是三葉葵的德川家家紋。德川家茂的膽子很大,他給勝海舟的命令是讓駐紮在江戶的幕府艦隊全部啟航,從外圍監視橫濱內的英法艦隊,這才有了橫濱港內四溢的煙火氣。

在這股煙火氣的襯托下,我作為德川家茂的特使從陸路進入了橫濱。英法艦隊的外交官顯然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你們立刻把停迫在橫濱外圍的艦隊撤走,否則我方將會把此行為視作對大英帝國尊嚴的嚴重挑釁。」走過了基本的外交禮節以後在橫濱港內某處洋館,我和英法外交官開始了接觸。「如果貴方不能在十個小時以內撤走艦隊,我方將採取有效的反制措施,以確保我艦隊的安全。」法國人要比英國人來的更直接,直接就下了最後通牒。「我方艦隊只是在橫濱港稍作補給,艦隊馬上將要開拔下關海域封鎖長州的沿海,和貴方艦隊的安全沒有任何關係,而且此處乃是德川幕府管轄之地,軍隊行動似乎不需要向貴方進行通告的吧。」我看着兩個外國人如是說道。

都說弱國無外交,但那指的只是結果與過程無關。外交過程中優秀的外交人員可以把整個會談的節奏有理有據有節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時可以讓蠻橫的敵人啞口無言,從而達到某種意義上的外交勝利,就好比清代末期及近代中國是其多次和洋人和日本人的談判中我們的外交人員每每都能在言語和局面上創造優勢,但最終的結果卻一次也沒有如意過。談判到最後對面哪裏還會說什麼仁義道德,談什麼談!你答不答應,不答應我就打到你答應,嘴上硬,把槍架在你脖子上看你還硬不硬。這種時刻,我們的外交人員除了屈服什麼辦法也沒有了。李鴻章之餘馬關,顧維鈞之於巴黎,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代表了弱小的國家即使擁有再好的外交官也是白搭。

此刻,我作為德川家茂的外交官實際上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我可以拚命的耍嘴皮子,但是到底結果一定不會順着德川家茂以及我的想法,所以能磨一時磨一時,在面對英法外交官關於艦隊問題的時候我採取的就是這樣的態度。「那希望貴方能夠儘快採取行動,不要長時間停留在此處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英國外交官想了一想如是說道。本來艦隊問題就是小節,英國外交官提出來一則是為確定幕府艦隊目的,其次是為了先聲奪人,既然對面已經做出了回復,那麼這個問題實際上就可以略過不談了,所以英國人就算是揭過這一頁了。

至於法國人這邊,法國人你可以說他們浪漫,也可說他們浪。自從拿破崙一世以後法國人不論是外交軍事都似乎在一夜間變成了一個低能兒。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戴高樂的出現才算是截止。持強凌弱這個技能法國人已經完全點滿了,面對真的強國他慫的永遠比誰都快。普魯士,第三帝國,法國人在打不過的情況下選擇投降。同時在外交層面上法國人在面對強國的時候總是擺出一副自己才是資本主義頭頭的姿態,但實際上在背後總會被其他各列強國當槍使,而在對弱國的時候則一定會擺出一副我就是牛,你服不服的態度。只是可惜浪漫的他們居然能生生浪到連清朝都沒有打過,最後還是靠着清政府內部問題和英國人的居中調停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浪漫的法國人犯浪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常見了。

下了最後通牒的法國外交官現在就是這樣浪出來的結果。英國人已經揭過去了,日本人也已經解釋了,那這個最後通牒是繼續堅持還是怎麼搞。繼續堅持那是不給英國人臉,同時也不利於後面的談判,不堅持法國人的臉面放哪去了,都丟到日本了。說話不留餘地的下場就是這樣,話這玩意永遠別說滿,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別人給你來一下你就給掛在那了,進也不對退也不對最後光榮的躺槍。

法國人最後用沉默的方式在我和英國外交官兩個人的注目下,硬生生的算是揭過了這一頁,我不說話不表態行了吧。「那麼我現在代表幕府將軍殿下向貴方兩國詢問貴方要求覲見的目的,我幕府現在即將開始征討長州的軍事行動,所以還請告知目的我方方可決定是否接見。」既然法國人也不說話了,那我就發問了。德川家茂讓我來的核心目的就是確定英法的態度,「我們這一次覲見只是想和貴方達成一筆交易,我方現在手上有一批軍火想要出售,希望貴方能夠全盤接下來。」英國人的回復也很乾脆說出了目的。

做生意?賣軍火?一瞬間我滿腦門子都是問號,買個軍火至於要見德川家茂?「做生意我們自然是歡迎的,不過我們需要確定軍火的成色和來源。」我想了一想斟酌著說道。「這批軍火我想貴方一定是熟悉的,這些都是從長州下關炮台繳獲回來的重炮,我方覺得這些東西沒有必要全部帶回國內,所以從中選出了一部分,希望貴方能夠無條件而當接下。」英國外交官眯着眼說道。我的眉頭皺了起來,「那麼價格呢?」我問道。「這些重炮本身都不值錢,不過也是我方費盡辛苦繳獲的,所以這些重炮的價格就按照現在市價的十倍出售,貴方知曉了么?」強買強賣這是列強經常會幹的事情,而且有的時候強買強賣就是為了羞辱弱小國家的,或者說是一種變相的警告,告訴這些小國在實力上你們還未夠班。

「這種事情,我方...」我話說都一半,說不下去了。話不能說滿,而且一個手無寸鐵,毫無功夫的小矮子面對一個裝備精良,功夫過人的大個子說滿話人家最後只會用拳頭教你怎麼做人。「長州人在下關海峽的防禦也還算是精良了,就是不知道江戶城如何,據說美國人在幫助你們修建防禦工事,就是不知道這個工事質量如何了。」炮艦外交最常見的就是威脅,英國人這一點也是點滿了。我不吱聲,這種時刻無話可說,說什麼也不好使,據理力爭?沒有道理可言,人家已經講白了就是強買強賣,其次也是用這些東西告訴幕府打得了下關,就打的了江戶,既能獲得實際經濟利益同時又能夠用這些爛東西告訴現在蹦躂起來的幕府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希望貴方能夠好好思考一下我方的要求,並在24小時內給我們一個答覆,否則.....」看我不說話英國外交官說話了,一邊說着一般把目光看向了法國人,這是在給法國人找台階下,看起來這個英國的外交官還算是仗義,雖然從外交層面上來說,英國人一直有着「攪屎棍」的稱號,不過這個外交官還算有點心,沒把法國人就這樣撂在那。「對,否則我們就要採取行動了。」法國外交官一瞬間活了過來,又一次強硬了起來。這一筆屈辱的買賣看起來是不做也不行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逆日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逆日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屈辱的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