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忽悠也講技巧滴

第二十七章 忽悠也講技巧滴

整個密室又再一次沉寂了下來。眾人目光聚集地焦點,正是正抓耳撓腮,一臉為難的謝逆。密室內明亮的火光映照在他那俊朗的臉上,配上他那「沉思著」的表情,居然有謝玄七分的神韻。如此一來,對謝逆半響不語本有些微詞的長輩們立時閉上了嘴,心裏不自覺的多了一份心思。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以目前謝逆的發展趨勢來看,指不定將來又是一個謝玄,不能太過得罪呀。當然,謝玄的大兒子謝瑍忽略不說。

冷場,又冷場了………

「孽子!還不快如實道來!」

眾叔伯心有顧忌,不好出聲責罵,但並不代表謝玄不會發飆,直接就喝罵了出來。

突然被罵了這麼一句,驚得謝逆一個激靈,卻只敢拿眼幽怨的望了老爹謝玄一眼。不過也正是這一罵,讓正愁眉不展的謝逆腦中靈光一閃,有了主意。

只聽他洒然一笑,對着眾位叔伯緩緩說道:「諸位叔伯,在解釋前能否先聽小侄講一個故事?」

解釋就是解釋,又怎麼扯到講故事了。眾人心中滿是疑惑,不過現時都認清了形勢,也沒人再學着那謝藤般出言阻止,靜待謝逆的后話。

見眾人無異議,謝逆輕聲道:「小侄在廬山隨道生大師治病時,曾經無意中翻閱到了一部無名典籍,裏面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說着優雅的彈了彈身上的衣衫,續道:「話說不知何朝的一位皇帝,帶着自己最睿智的丞相同游大江。當御駕登上大江邊上一座高山的最高峰時,見大江中來往船隻甚多。那皇帝忽然對身邊的丞相問道:『愛卿看江中有多少船隻往來?』那丞相略一思索,便答道:『只有兩隻。』皇帝一時解不過來,丞相替他解道:『這兩隻船,一隻名爭名,一隻名奪利。』」

話說到這裏,謝逆故意停下來了不說,不過在場卻沒人出聲催促。因為他們雖不解謝逆講這故事有何意,但皆被故事中那看似淺顯實則精闢無比的哲理所吸引,放在腦海中細細品味着,久久不能自已。

片刻后,謝逆打斷了眾人的沉思,再說道:「那皇帝又對丞相問道:『如果朕亦乘船於江中,又為何名?』那丞相想也不想,答道:『爭名、奪利聚於一船亦。』那皇帝見丞相如此回答,眉頭微微一皺,有些不悅道:『愛卿何以見得?』那丞相面色坦然,胸有成竹回道:『陛下所爭之名非臣子之名,陛下所奪之利非臣子之利也。臣子所爭之名乃微名,所爭之利乃小利;陛下所爭之名乃萬世美名,陛下所奪之利乃國之大利。兩者同,亦不同!』皇帝聽了丞相的解釋,龍顏大悅…………」

當謝逆的故事講到這裏,所有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甚至幾位心思敏捷的叔伯已經隱隱猜到了他乾巴巴講出這個故事的含義。而謝玄無疑是其中猜得最為透徹的一個,眼中劃過一道讚賞的光芒,微笑不語。

要想成功忽悠人,這前期鋪墊工作不僅要做,而且還必須做得到位,這樣才能大大增加成功率。

既然不能將打動孝武帝的真實理由講出來,那麼就勢必搪塞另外一個理由去頂包。在座的可都是謝家的前輩精英級別的人物,哪裏是那麼好糊弄的。為了增加自己其後所要拋出來的理由更有說服力,謝逆靈光一閃,將前世看過的一個小故事稍加改動后講了出來,務必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最好能達到先入為主的效果,後面忽悠起來才能順風順水呀。

隱蔽的抬眼掃了一圈,謝逆對眾人眼下的反應非常滿意,提高了嗓子繼續說道:「小侄能夠成功爭取到孝武帝陛下的支持,靠的就是這『』八個字!」

此言一出,盡皆動容。不過之前那個小故事起到了十分完美的效果,並沒有人出言質疑,反而是小聲叨念著「萬世美名、國之大利」這八個字。

風聲,又見風聲。在謝逆閉口后,起先以微不可聞的「轟轟」風聲再次在密室里回蕩起來。

半響,只見那堂伯父謝懌率先忍不住了,出聲詢問道:「賢侄,此話何解?」

謝懌這一問,算是道出了諸人的心聲,眾皆停下了思考,抬頭望着謝逆,靜待迴音。

(半章,後半章稍後奉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混在東晉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混在東晉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忽悠也講技巧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