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拆解神話歷史

第76章 拆解神話歷史

所以第二種保守的仙人影響力也不高。

第三種激進的仙人,因為自身過於善良、想要儘快解決問題,但他們又沒有真正從根源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所以他們所實施的行為大多數情況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延緩問題的手段。

因此,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選擇承擔自己的錯誤,去花費大量時間精研自己做錯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所以第三種激進仙人的影響力一開始是最強的,到後面會慢慢變弱。

第四種享樂仙人,他們根本不以解決他人問題為首要目標,而是以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為首要目標。

這些人中大部分會在解決問題時做出「無關解決問題的行為」,從而延緩問題解決進度。

因為享樂本就是需要「主動」的行為。

因物而樂,需要自己主動;因人而樂,需要自己或他人或雙方一起主動。

所以他們肯定會站在激進仙人的那一方。

明面上假裝自己在解決問題,實際上雖然也在解決問題,但是卻放緩了解決問題的速度,以優先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為主要目的。

因此他們的影響力是從弱到強的。

因為第三種激進仙人會主動去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主動解決問題」的激進派的話語權,最後就會被牢牢掌握在第四種享樂仙人手裡。

這些人掌握話語權之後會做什麼還用想嗎?

沒有掌權之前,他們需要藉助激進仙人的影響力一起集權,所以會假裝自己也想解決問題。

但是在掌控實權之後,他們的本性必然暴露無遺。

因為他們的目的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借用一切人、事、物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以達到享樂的根本目的。

所以最終他們無論做出什麼荒唐事都不值得奇怪,畢竟他們的價值觀與普世的倫理道德觀念有極大差異,凡人是無法理解仙人的自私的。

說到自私就不得不再強調一次了。

超凡脫俗就是一個純化自身的過程。

隨著心境蛻變,人會變得越來越純粹,純粹的好、純粹的壞。

而這種純粹,其實就是逐漸除去迷茫,認清「自私」本質的過程。

世界觀是所有生物都擁有的基本認知構築,包括誕生自天地大道的先天神靈和從虛中顯化而出的先天聖人。

價值觀也是所有生物都擁有的基本認知構築。就算是王遙這個先天聖人,也不能說沒有價值觀,而是他的價值判斷非常簡單。

【歸虛】與【生】是王遙根本價值判斷中的兩極,中間沒有夾雜任何東西。

如果說世界觀,依據的是生物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價值觀,依據的是生物在物質世界認知的基礎上,由自我情感做出的判斷、選擇、權衡。

那麼人生觀,依據的一定是【死】,或者說「毀滅」。

因為會死,所以才會有人生觀。

因為會被毀滅,所以才會有想要在臨終之前想要做的事。

對王遙來說,歸虛就是【死】,就是「被毀滅」,所以他也有人生觀。

先天神獸和先天聖人通常都是沒有人生觀的,除非受到了某種刺激。

王遙沒有受到任何刺激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這是獨一份的奇迹。

當然,也可以說王遙受到了自己價值觀的刺激,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可是刺激通常來說都是外界的人事物帶來的。

如果一定要這麼說的話,不如說,是這個美麗的世界以及世界中所有美好的眾生刺激了王遙,激發了他的保護慾望,所以才奇迹般地形成了他獨特的人生觀。

【因為會死、會面臨毀滅,所以人會形成自己的人生觀。】

而人生觀就是對於「自私」的認識。

墨家巨子認為,自私的極致便是無私。

這當然沒錯,但是前提條件是,所有人的心境起碼達到第三境,否則一定是平白自損的次數要大於交相利的次數。

因此對於心境各個階段的人來說,「自私」所對應的思想,人生觀所指向的行為準則是完全不同的。

王遙他們這些聖人可以秉持墨家巨子提出的那種無私觀念,可是仙人、凡人卻未必適用。

所以在心一境和心三境這兩個質變階段,都有一些人可能走上「自私」的邪路,扭曲自己的人生觀,成為惡人。

這種人生觀扭曲的人,永遠無法認識到下一個階段的「自私」對應怎樣的思想,也無法進一步純化自己的人生觀,更改自己的行為準則。

所以他們也就無法突破,屬於幾乎沒有什麼危害的墮落者。

最危險的就是,正確渡過了心一境和心三境這兩個質變階段,沒有在突破時走上邪路,而是在之後被「各種極端事件」、「利益」、「不公」等等扭曲了心境。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心二境的教習長老們墮落,對於整個人類文明的危害都不算大,最可怕的就是心四境的仙人墮落。

仙人有著超越凡人想象的實力,凡人想要反抗都無從下手,因為仙人各方面無死角的強大能力是凡人完全無法抵抗的。

畢竟,通常情況下,就算是以自身利益為最優先的仙人也不會以「損害他人利益滿足自身」為行為準則。

因為他們這些仙人比凡人更清楚聖人的恐怖。

聖人全知、全能,仙人如果想要通過這種損人利己的方式滿足自己的人生追求,那聖人就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什麼叫真正的損人利己。

既然在「可以交流的高等智慧生命聚集的文明社會」選擇了弱肉強食這條路,那就不要怪聖人們對他們這些惡人狠狠地弱肉強食一下了。

所以就算是享樂派仙人,在聖人管制下也只能依靠如下程序才能「利用他人找樂子」。

1.「交易」達成前,不能隱瞞任何帶有風險與不確定性相關因素,且只能是言語誘惑,不能有任何物質脅迫。

也就是說對窮人不能以物質利益引誘,對病人不能以健康引誘等等。

2.「交易」達成后,不能主動出手製造相關場景,不能參與跟自身行為強相關的任何事件。

就算是被請求參加與自身強相關的事件,也需要避嫌找其他仙人或聖人來頂替自己。

因此這種交易通常是對人性的考驗,可以幫助凡人認識自身,也可以幫助仙人增加閱歷,一舉兩得。

所以聖人非但不會阻止,反而還會推崇這些享樂派仙人的做法。

可是一誕生便是永恆或不滅的存在,通常會難以理解「人生觀」這種【生】物極致的渴望、理想與追求存在的意義。

但是正如上文所說,王遙並不尋常。

因此他推演出了那些純化自身、感悟「自私」卻走上邪路的享樂仙人們會如何墮落。

當然,這也要多虧了地球記載的神話傳說。

九嬰,在地球的神話傳說中是一種跟相鯀很像的怪物。

它有九個頭顱,能吐水噴火,是吃人的凶獸。

「水」與「火」是古時認為的最極致的「毒」。

就像之前提到的葯與毒的定義一樣,古人在宏觀角度認為「毒」是對人體能夠造成極大損傷的事物。

因此這能御水火的凶獸,便是古人認為的極毒之獸。

最巧的是,在多個神話傳說中,對九嬰的外貌描述完全不同。

《淮南子·本經訓》中雖然沒有關於九嬰這個九頭怪物的其他外貌描述,但是記載了它的九個頭顱會發出嬰兒般的哭聲。

而在另一個神話傳說中,對九嬰的描述是九個能噴水吐火的嬰兒,五男四女共九人。

可是在後世,九嬰的形象卻成為了跟相鯀幾乎相同的九頭蛇身怪物,這難道不奇怪嗎?

最關鍵的線索其實已經在九嬰的神話傳說中提到了。

【堯時出】

堯在位時出現。

鯀是禹的父親,禹是堯之後的第二任部落首領,中間只隔了一個舜。

那麼堯跟禹父親輩的鯀,以及鯀治水時期的治水官共工、相鯀是否可以推測為是同一時代的人?

相鯀是這個時候的人,祂的神話傳說也是治水相關的事件。

九嬰的神話剛好也是這個時期,雖然跟治水無關,但是它也帶來了殺人的水和火。

因此,王遙才會詢問祂,「九嬰」是否也是祂曾經的名號。

在確認了九嬰正是相鯀的名號之一后,關於九嬰的神話傳說就很值得推敲了。

九嬰是「十日凌空」事件出現的惡獸。

而「十日凌空」,則是神話之中隱藏秘密最多的一個神話故事了。

這個故事的主角「羿」擊殺的神靈惡獸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九嬰。

但奇怪的是,在羿射九日這個故事中,他作為主角射日時,代表太陽的金烏並非反派。

如果說給人類帶來無盡災難,但是不吃人就不算惡獸,那「巴蛇」、「鑿齒」、「封豨」又有什麼錯呢?他們也不吃人啊。

以「皆為民害」的理由將他們先除去,那為什麼不先除去把這些惡獸逼出來的「十日」呢?

因為「十日」是「帝俊」的孩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章 拆解神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