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但願世間無疾苦,寧願架上藥生塵

第112章 但願世間無疾苦,寧願架上藥生塵

周皇后在宮闈深處,心緒如沸,憂慮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緊緊束縛著她。而另一邊,朱由檢,這位大明之主,卻攜著顧橫波匆匆踏入了一座寧靜的小鎮,只為尋一方療愈她傷痛的凈土。

小鎮一隅,隱匿著一家古樸的藥房,門面不大,卻透著一股子歲月的沉穩與葯香的醇厚。店內,一位鬚髮皆白、眼神睿智的老者悠然坐診,他便是這方土地上的名醫。

老者目光犀利,一眼便洞悉了顧橫波傷口的由來——那是倭寇鋼刀留下的痕迹,冷冽而猙獰。沒有絲毫遲疑,他迅速取出了珍藏的金創葯,其色澤金黃,香氣撲鼻,乃是療傷聖品。輕輕敷於傷口之上,又細心包紮,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醫者的仁心與匠心。

隨後,老者提筆揮毫,幾副藥方躍然紙上,每一味藥材皆是他精心挑選,旨在內外兼治,速愈此傷。

然而,當一切就緒,面對老者平和卻略帶詢問的目光,朱由檢不禁面露難色。身為九五之尊,他此刻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未曾攜帶分文銀兩,這突如其來的尷尬,讓他這位帝王也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顧橫波在一旁,心中五味雜陳。這段時日以來,她對這位皇帝陛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他的勇敢、堅韌,乃至此刻的窘迫與無奈,都讓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愫。她輕輕一笑,試圖緩解這微妙的氛圍,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溫柔,彷彿在說:「陛下,無需擔憂,一切有我。」

如此一幕,為這平凡的藥房增添了幾分不同尋常的色彩,也讓這段歷史的縫隙中,悄然綻放出一朵關於理解、信任與情愫交織的溫柔之花。

在那金碧輝煌的大明王朝背後,竟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尷尬。顧橫波輕聲細語,帶著幾分戲謔與無奈:「想我大明天子,龍游淺水,竟也囊中羞澀,此等趣聞若傳至四海八荒,怕是要引得他國之士,掩口而笑,笑談間風雲變色。」

朱由檢聞言,面頰微紅,尷尬之色更甚,卻也不失風趣地回敬道:「你若再這般調侃,朕便做主,將你贈予這位仁心醫者,做一對神仙眷侶,豈不美哉?」

言罷,朱由檢不經意間觸及腰間,一抹溫潤映入眼帘——那是一枚雕琢精緻的玉佩,靜靜懸挂,彷彿承載著皇家的尊嚴與過往的輝煌。他輕輕解下,遞於大夫手中,溫言道:「大夫,吾夫妻二人行色匆匆,未及備足銀兩。此玉佩權作葯資,他日定當備厚禮前來,贖回此寶。」

那大夫,一雙慧眼如炬,僅一瞥之下,便知此玉佩非凡品,其價值遠超葯資數倍。他心中暗忖,這位看似平凡的夫婦,或許真有難言之隱。於是,他微微一笑,眼中滿是理解與寬容,點頭應允了朱由檢的請求,一場突如其來的尷尬,就此化為一縷輕風,飄散於無形之中。

如此一番對話,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添了幾分小說的韻味與細膩,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情節發展也更為流暢自然。

踏出藥鋪的門檻,顧橫波心中仍縈繞著朱由檢方才那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不禁輕啟朱唇,疑惑叢生:「陛下,您何以執意要贖回那枚玉佩?其中深意,橫波著實不解。」

朱由檢目光深邃,緩緩道來:「那玉佩,非比尋常,乃宮廷之物,承載著皇家威嚴。若任由其流落民間,恐生波瀾。試想,若有心之人藉此大做文章,將此玉佩呈於朝堂之上,大夫無辜,卻恐被誣為竊取皇家珍寶,屆時,不僅是身陷囹圄,更可能禍及家族,乃至滿門抄斬,其後果不堪設想。」

聞言,顧橫波心中豁然開朗,恍若撥雲見日,不禁暗自讚歎:「陛下心思縝密,洞若觀火,竟連這層層潛在的危機都能預見,橫波自愧不如。」

「你不必自責,」朱由檢輕聲寬慰,「宮廷之事,錯綜複雜,非你所能全然洞悉。你我雖立場不同,但共處此世,相互理解,方為大道。」

一番話語,溫暖而深刻,讓顧橫波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她深知,這位年輕的帝王,不僅胸懷天下,更有著對細微之處的敏銳洞察與悲天憫人之心。在這權力與陰謀交織的宮廷之中,這份難能可貴的溫情與智慧,顯得尤為珍貴。

在那段被歲月塵封的記憶里,顧橫波的心湖再次泛起了層層漣漪,一股難以名狀的寒意悄然爬上脊背。她回想起那驚心動魄的旅程,若非命運的慈悲與朱由檢的執著,自己或許早已成為荒野中一縷無人問津的孤魂。

「是啊,這大明江山之下,最稀缺的,莫過於那懸壺濟世的大夫了。」朱由檢的聲音里夾雜著幾分沉重與無奈,彷彿能穿透時空的壁壘,直擊人心最柔軟之處。

「世間疾苦,往往源於這醫療資源的匱乏。」顧橫波輕嘆,眼中閃爍著對世態炎涼的深刻洞察,「多少百姓,因囊中羞澀,錯失救治良機;多少村落,因醫者難尋,只能眼睜睜看著親人在病痛中消逝,這是何等的悲哀。」

言者或許只是無心之語,卻如同春夜細雨,悄然滋潤了朱由檢心田那片乾涸的土地。他的思緒如潮水般洶湧,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在腦海中逐漸清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能讓每一方土地,每一座村落,皆能擁有一名守護生命的大夫,那麼,這世間的哀鴻遍野,是否能因此而有所減緩?這,或許是我等身為皇族,乃至天下士子,應當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朱由檢的話語,雖無華麗辭藻修飾,卻字字千鈞,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對現狀的深刻反思,彷彿一盞明燈,在黑暗的夜空下,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朱由檢的目光深邃,彷彿穿越了時空的壁壘,落在了一個宏偉而質樸的願景之上——他渴望在這片廣袤的大明疆土上,織就一張健康之網,讓每一縷炊煙升起的村落,都能沐浴在醫者仁心的光輝下,猶如現代社會的醫療保險般溫暖人心,儘管那時的概念尚屬遙不可及的夢。

他輕輕啟唇,那聲音里既有帝王的威嚴,又不失對蒼生的柔情:「若命運垂青,將此重任交予你手,要如何讓每一方鄉土,皆能擁有守護生命的醫者?」

顧橫波聞言,秀眉微蹙,沉吟片刻后,她的回答如同山間清泉,緩緩流淌:「陛下宏願,實乃蒼生之福。然,當世雖不乏懸壺濟世之才,欲使每一村落皆得醫者庇護,卻無異於滴水入海,難覓其蹤。緣由有二,其一,醫者雖眾,而我大明村落星羅棋布,數量之巨,非人力可輕易填補;其二,醫者亦需食五穀,無穩定之俸祿,無堅實之後盾,何以安身立命,長久行醫於鄉間野陌?」

她的話語,既道出了現實的無奈,又隱含了對未來的深思,字字句句,皆是對這片土地上人民深沉的關懷與憂慮。朱由檢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彷彿看到了在這艱難之路上,一絲希望的曙光正悄然升起。

顧橫波的話語如珠落玉盤,字字擲地有聲,她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對醫道未來的憂慮與構想:「試想,醫者若無穩定之依,又何以安心懸壺,救蒼生於水火之中?若由吾輩籌謀,當立一專門機構,以綱維天下杏林之士,此非一己之力可成,實需聖上之龍恩浩蕩,賜以權威與資糧。畢竟,醫者之薪俸,乃至機構之運營,皆需朝廷之鼎力支持,方能源遠流長。」

「唯有皇恩浩蕩,如春風化雨,方能感召天下醫者,共赴此道,為萬民安康竭盡心力。」

言至此,朱由檢的嘴角不經意間勾勒出一抹讚許的微笑,那笑容中似乎蘊含著對顧橫波非凡見識的認可,亦是對二人心靈契合的微妙感應。

「朕心甚慰,卿之所見,正與朕不謀而合。今朕便將此重任託付於卿,望卿能迅速組織,力促其成,讓朕早日目睹成效。」朱由檢的話語中,既有君王的威嚴,又不失對臣子的信任與期待。

顧橫波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責任感。她未曾料到,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竟能贏得皇帝如此重視與信賴。這位年輕的天子,行事風格之獨特,令人難以捉摸,卻又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對國計民生的深切關懷與遠見卓識。

於是,顧橫波鄭重其事地應承下來,心中暗誓,必將不負聖望,全力以赴,為天下醫者謀求一個更好的未來,也為蒼生福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顧橫波聞言,眸光微斂,謙卑中難掩一絲驚愕:「陛下,民女不過區區一介弱女子,何德何能,敢擔此大任?古往今來,女子涉足朝堂,實乃鳳毛麟角,即便是那才情卓絕如上官婉兒者,亦是少之又少,更遑論自唐以降,幾無女官之例可循。民女本是紅塵歌姬,身份卑微,此等重任,實難承受。」

朱由檢的目光深邃而堅定,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力量:「朕言你行,你便必能行。勿需妄自菲薄,更莫辜負了朕對你的這份信任與期待。」

顧橫波的心湖被這番話激起了層層漣漪,她終於明白,眼前的帝王並非戲言,而是真的要將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交予自己。她的心中,既有忐忑不安,也有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憧憬。

她開始遐想,那未知的仕途之路,或許荊棘滿布,亦或許風景獨好。在她的腦海中,一幅幅關於「一村一醫」的藍圖緩緩鋪展——那是一個個偏遠村落,因她的努力而得以沐浴醫道的溫暖,百姓們因病痛而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笑容重新綻放在他們的臉上。

這份願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顧橫波前行的道路,也讓她心中的那份不安與自我懷疑漸漸消散。她暗暗發誓,定要不負聖恩,以己之力,為這世間帶來一絲光明與希望。

兩人漫步於古街小巷,心中盤算著歸途,秦淮河的水光月色似乎成了他們心中最溫柔的牽引。正沉思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周遭的寧靜。

轉眼間,一位風塵僕僕的身影映入眼帘,他步伐堅定,彷彿正奔赴一場未知的宿命之約。待那身影靠近,朱由檢心中不由一顫,竟是久別重逢的王承恩。自皇后震怒,王承恩毅然離府,誓要尋回失蹤的天子,那份忠誠與執著,令人動容。

未及兩時辰的尋覓,命運便在此刻的小鎮上悄然交織。王承恩的目光穿越人海,鎖定在了朱由檢身上,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憂慮瞬間化為烏有。他猛地跪倒在地,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聲音哽咽:「皇爺,老奴終於尋得您了,這心中的大石,總算是落了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由檢連忙上前,雙手輕托,將王承恩扶起,眼中滿是溫和與感激:「承恩,你我之間無需多禮。此刻,我不過是一介布衣,劉公子便是我的身份。」

王承恩聞言,心領神會,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昔日微服私訪,陛下化名劉陽,遊歷民間,那份記憶對於他而言,如同昨日重現,清晰而深刻。作為天子近臣,他怎會忘記那些與陛下共歷風雨的日子,每一個細節都鐫刻在心。

於是,三人繼續前行,步履間多了幾分從容與堅定。王承恩的歸來,不僅為這段歸途增添了溫暖的力量,更讓朱由檢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信心。在這條通往秦淮河的路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新的希望與故事。

王承恩立於熙熙攘攘的街市之中,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急切,低語道:「府中主母大人憂心忡忡,望劉公子能速速歸返,以安其心。」他巧妙地以「主母」二字替代了那不可輕易言說的尊貴身份,言語間盡顯謹慎與得體。

朱由檢聞言,眉宇微蹙,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他輕聲詢問:「王公公,你身上可還備有銀兩?以備不時之需。」

王承恩聞言,連忙伸手於衣襟間細細摸索,片刻后,面露寬慰之色,輕聲答道:「殿下放心,老奴身上尚余些許銀兩,足以應對。」其舉止間,既顯出了對主子的忠誠與細緻,又不失一位老練宦官的風範。

朱由檢輕揮衣袖,指向前方那家古色古香的藥房,語調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且前往那藥房,替我將遺落的玉佩贖回,速去速回。」言罷,他悠然步入一旁靜謐的茶肆,尋了一處雅座緩緩落座,舉止間盡顯皇族風範。

茶香裊裊中,他輕啟朱唇,目光溫和地轉向顧橫波,彷彿剛才的小插曲不過是風中的一抹輕云:「我們方才的談論,似乎已觸及一村一醫的宏願,此等利國利民之舉,實乃當務之急。」

顧橫波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激動與責任感,她微微欠身,聲音溫婉而堅定:「陛下所言極是,方才正探討如何細緻規劃,確保每一村落皆有良醫守護,讓百姓病有所醫,安康無憂。」

朱由檢輕輕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對顧橫波能力的認可與信任:「待此行歸途,我便正式下旨,授你御醫總管之職,從此,天下醫者皆需聽你調遣,共築這醫療之網,護我大明子民安康。」

此言一出,茶肆內彷彿都瀰漫起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兩人的對話,雖未用華麗辭藻堆砌,卻字字珠璣,透露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與改變時局的堅定決心,讓整個場景都顯得莊重而充滿希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2章 但願世間無疾苦,寧願架上藥生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