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

第111章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

顧橫波的臉頰悄然染上了一抹緋紅,宛如晨曦中初綻的桃花,未曾料到,天子之尊竟會提出如此私密之請。

「陛下,您身上有傷,不便親力親為,還請允臣妾代勞,只需您稍作指點即可。」朱由檢自異世而來,對這繁瑣的宮廷禮儀與日常瑣事略顯生疏,尤其是穿衣這等小事,於他而言,竟是全新的體驗。

這番言辭之中,透露出的不僅是身為君王的體恤,更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柔,讓顧橫波的心湖泛起了層層細膩的漣漪,彷彿有千百隻小鹿在輕輕跳躍。

思及此處,她恍然醒悟,皇帝陛下身居九五之尊,平日里自然有無數宮人侍奉左右,穿衣這等瑣事自是不必親自動手。而今,在這特殊情境之下,失了往日的侍奉,陛下難免會感到不便。

於是,顧橫波輕移蓮步,緩緩起身,動作間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溫婉與雅緻。她細心地將衣物一一撫平,宛如對待世間最珍貴的藝術品,輕柔而堅定地,為朱由檢一件件披上。這不僅僅是在為他穿衣,更像是在編織一場關於溫情與守護的夢。

兩人攜手步出,宛如畫卷中走出的璧人,瞬間點亮了周遭的一切,連那對歷經風霜的老夫婦也不禁連連頷首,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

「真乃天作之合,才子佳人,相得益彰。」老者的話語中滿是誠摯與感慨,彷彿在這一刻,歲月都為之動容。

恰在此時,老嫗輕步上前,手中托盤穩穩承載著幾碟家常小菜,雖非珍饈美味,卻自有一股溫馨與質樸流淌其間。對於顧橫波而言,這樣的餐食是日常中最平凡不過的溫馨,而對於那位尊貴的皇帝陛下——朱由檢來說,這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如同初嘗人間煙火,新奇而又溫馨。

顧橫波的目光,不自覺地緊緊追隨著朱由檢的身影,心中暗自揣測,這位習慣了宮廷盛宴的帝王,會對這簡單的一餐作何感想。她的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彷彿連空氣都因這份微妙的情緒而變得格外細膩。

然而,朱由檢並未如她所想那般,對菜肴逐一品評,反而是一臉淡然中帶著幾分新奇與享受,彷彿在這簡單的飯菜中,品出了不同於往的味道。這一幕,讓顧橫波的心頭莫名湧起一股暖流,她意識到,或許在這份平凡之中,他們正共同編織著一段不凡的記憶。

但她完全沒有想到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皇帝陛下吃起飯來,竟是如此的狼吞虎咽,還頻頻點頭,不時誇讚。

這一幕讓她著實是大感不惑。「自己種的東西吃起來就是香。」朱由檢由衷地感慨道。「就是這麼個理兒。以前我們種的東西全部都是拿給了地主老財,想要自己享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老者一邊吃飯一邊說道:「幸運的是,上天派給了我們一位好皇帝,讓我們也能夠享用自己所種的食物。」

聽到這裡,朱由檢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些百姓們對他的感激之情是真摯的,而這份信任和支持也是他繼續努力的動力。然而,當他想到當今的局勢時,心中又不禁升起一絲憂慮。

「如今天下分崩離析,諸侯更是擁兵自重!這大明江山不知道還能不能保得住啊。」朱由檢沉重地嘆息道。一旁的顧橫波更是心驚不已,她沒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會有如此深沉的擔憂。

「如今的天子才智過人,那些擁兵自重的諸侯在他眼中不過是螻蟻一般。」老者接過話頭,語氣堅定地說道。朱由檢驚訝地看著他,問道:「老先生何以見得?」

老者放下碗筷,認真地說:「陛下,您可曾聽過一句話『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只要天下百姓一心向明,那麼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朱由檢聽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明白,民心所向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而這位老者的一番話,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好好治理這個國家、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的決心。

他心中涌動著一份難以言喻的好奇,渴望從這位歷經風霜、智慧沉澱的老者口中,探得對當朝天子的獨到見解。

老者緩緩開口,言語間透露出一種超脫於日常瑣碎的深邃:「老朽雖不諳宮闈秘辛,但陛下所行之事,猶如明燈照夜,讓百姓得以窺見一絲希望之光。他,確是一位心繫蒼生,實打實為百姓謀福祉的君主。」

他的目光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阻隔,逐一細數那些改變國運的壯舉:「從雷霆手段斬除貪腐之蠹,到精心布局,將廣袤土地重新分配給耕者,再到以和為貴,與皇太極共謀和平,乃至運籌帷幄,一舉蕩平張獻忠之亂……每一樁,每一件,皆是陛下超凡智慧與堅定決心的明證,非大智大勇之人,豈能為之?」

這番話,如同春風化雨,讓朱由檢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他未曾料到,一位平凡的鄉野老翁,竟能有如此深邃的洞察力和高遠的見識。

於是,他再次開口,語氣中多了幾分探究:「那麼,依您之見,陛下收回左良玉將軍的兵權,此舉是對是錯呢?」

老者聞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世事的淡然,也有對帝王之道的深刻理解:「自然是對的。試想,左將軍雖勇,然其擁兵自重,對李自成之流的威脅卻視若無睹,若以此等將領守護大明江山,豈不是如螳臂當車,自速其敗?陛下此舉,實為撥亂反正,鞏固國本之智舉也。」

一番話,字字珠璣,既道出了帝王心術,又彰顯了民間智慧的光芒,讓朱由檢不禁對這位老者刮目相看,心中更添了幾分對天下蒼生的敬畏與深思。

老者的話語,字字如金石擲地,每一句都精準地擊中了時局的要害,彷彿能穿透迷霧,直指人心。他的眼眸中,似乎蘊含著洞悉世事的深邃,讓這個世界在他面前無所遁形。

然而,朝堂之上的那些權臣顯貴,卻未能擁有老者這般超凡脫俗的洞見,依舊在權力的漩渦中盲目掙扎。

「陛下此舉,收回左良玉之兵權,背後深意,非同小可。」老者談興漸濃,已全然不顧桌上未竟的餐食,手勢隨著言辭的激昂而起伏,彷彿正指揮著一場無形的戰局。

「夫人勿憂,此乃家宴小敘,非朝堂論政。老朽一時興起,還望陛下不棄,容我繼續言之。」老者轉頭,以溫和卻堅定的目光安撫了身旁的老伴,復又面向朱由檢,眼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

「陛下此舉,一者,乃是對李自成的無聲宣戰。李賊自恃武力,欲圖不軌,陛下收兵權之舉,猶如驚雷震天,意在阻其鋒芒,挫其銳氣。」

「二者,此亦是對天下諸侯的一次深刻警示。陛下以雷霆手段,展現無上權威,意在引導諸侯自省,乃至主動上繳兵權,共築太平盛世。」

「三者,更是對朝中某些蠢蠢欲動之臣的嚴厲告誡。權力源自君恩,收放之間,皆在陛下一念。此舉不僅鞏固了皇權,更讓那些心懷異志之徒,不敢輕舉妄動。」

朱由檢聆聽著老者的每一句話,只覺自己彷彿被一層無形的薄膜所包裹,所有的心思與籌謀,在這位智者面前都無所遁形。他深知,眼前這位老者,雖非朝中重臣,但其見識與智慧,卻足以讓任何帝王側目。

他萬萬未曾料到,自己那番苦心孤詣、精心籌劃的壯舉,在老者那雙洞若觀火的眼眸前,竟如孩童塗鴉般稚嫩易解,令他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

試想,若世間萬民皆能洞悉聖意,洞悉那藏於深宮之中的宏圖大志,諸多紛擾與阻礙,怕也不過是春風化雨,迎刃而解之事矣。

老者的話語,宛如潺潺流水,又似晨鐘暮鼓,不僅道出了皇權背後的決策風雲,更讓在座的朱由檢心中豁然開朗。他非但未顯絲毫慍色,反而以一顆謙遜之心,如饑似渴地吸納著每一字一句,臉上洋溢著淡淡的、卻異常溫暖的笑容,那是對智慧與理解的由衷敬意。

顧橫波立於一側,目睹此景,心中對這位年輕帝王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幾乎要溢於言表。她深知,身居九五之尊,往往易生孤傲之心,視己意為圭臬,難容異見。然而,眼前的朱由檢,卻能以海納百川之胸襟,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這份氣度與胸襟,實乃古今罕見,令人欽佩不已。

在這一刻,宮廷的威嚴與權力的沉重似乎都被這份難得的謙和與開明所融化,留下的是一幅君臣和諧、共謀國是的美好畫卷,讓人不禁感嘆:真正的王者,非以力服人,而以德才兼備,兼聽則明,方能引領萬民,共赴盛世之約。

夜幕低垂,顧橫波身負的輕傷在月色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心急如焚的朱由檢,也不得不放緩腳步,生怕稍有不慎便牽動了那細碎的痛楚。飯後,二人踏上了前往鎮上的小徑,步履雖緩,卻滿載著歸途的期許。

與此同時,秦淮河畔,周皇后的寢宮內燈火通明,卻難掩其內心的焦躁與不安,猶如困於烈焰之上的螞蟻,急切而無助。

「速速派遣人手,全力搜尋!陛下若有個萬一,爾等皆難逃株連九族之禍!」周皇后的聲音中夾雜著憤怒與絕望,回蕩在空曠的宮殿內,震得人心惶惶。

一日一夜,皇帝陛下如同人間蒸發,蹤跡全無,而那些平日里自詡為朝廷棟樑的侍衛們,竟如同無頭蒼蠅般毫無頭緒。

提及駱養性,更是讓周皇后的心頭再添一層陰霾。昔日里武藝超群、威風凜凜的錦衣衛指揮使,如今卻重傷卧床,動彈不得,這無疑是對她心理防線的又一次重擊。

在她的記憶中,駱養性乃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能將他重創之人,定非等閑之輩。想到此處,周皇后的心緒更加紛亂如麻,憂慮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讓她幾乎窒息。在這漫長的等待與無盡的搜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異常煎熬。

當皇權之光驟然黯淡,陛下失蹤的陰霾悄然籠罩天際,四海之內,人心惶惶,秩序之輪似已偏離軸心,搖搖欲墜。諸侯之地,貪婪與野心如暗夜中的狼群,嗅到了血腥的氣息,他們眼中不再有皇室的威嚴,唯有各自利益的獠牙蠢蠢欲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西北邊陲,那位被風沙磨礪出堅韌的李自成,聽聞此訊,必是眼中精光一閃,昔日揭竿而起的豪情再燃,鐵騎蠢蠢欲動,誓要在這亂世洪流中,再添一把熊熊烈火,直指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皇城。

而東夷之地,建奴一族,亦是虎視眈眈,他們深知,此乃千載難逢之機,豈能坐視?定將趁機而起,圖謀中原,讓那遼闊的疆域成為他們征服慾望下的又一片沃土。

故而,時局緊迫,如同懸於頭頂之劍,刻不容緩。尋回陛下,不僅是為了皇權的穩固,更是為了天下蒼生的安寧。一波波精銳之士,被緊急派遣而出,如流星劃破夜空,卻皆如石沉大海,未能帶回那令人安心的消息。

然而,希望之火從未熄滅,在這風雨飄搖之際,每一份堅持,都是對忠誠與信念的頌歌。人們相信,終有一日,那失蹤的龍影將重現天際,引領著帝國重新步入輝煌,讓諸侯俯首,四海歸一。

每回目送著即將踏出宮門的身影,周皇后的心中便悄然織起一層細膩的期盼之網,彷彿那扇門后是通往希望的無盡長廊。然而,當那些身影帶著風塵僕僕的氣息歸來,那網便悄然瓦解,化作她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與失落。

此刻,她靜坐於縣衙之內,容顏間難掩憔悴之色,一隻手輕輕撫過額前,似是在試圖撫平那無形的憂慮與疲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壓抑,與窗外的寂靜形成了鮮明對比。

「皇後娘娘,請寬心,皇上吉人自有天相,定能逢凶化吉。」王承恩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試圖以自己的忠誠與信念為周皇后帶來一絲慰藉。然而,這番好意卻如同落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一圈圈微弱的漣漪,未能觸及她內心的深淵。

周皇后聞言,秀眉微蹙,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輕啟朱唇:「你,素日里不是形影不離地伴在皇上左右嗎?為何此番他卻孤身涉險,而你未能相隨?若皇上真有不測,你,豈能獨善其身?」言罷,她的目光如利劍般穿透空氣,直抵王承恩的心底。

王承恩聞言,身形一震,隨即雙膝跪地,語氣中滿是誠懇與決絕:「娘娘,若皇上真有不測,奴婢願以命相抵,只求娘娘能賜奴婢一丈白綾,讓奴婢隨皇上而去,以表忠心。」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縣衙內回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忠誠與悲壯。

如此一幕,彷彿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卷,將周皇后的憂慮、王承恩的忠誠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君臣之情,都細膩而深刻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章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