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點靈光,盜道纏禪靜九靈

第100章 一點靈光,盜道纏禪靜九靈

一點靈光

在那神秘莫測的天地之間,一片蒼茫的荒野之上。狂風呼嘯著,捲動著漫天的沙塵,那沙塵如黃龍般在半空飛舞。四周的枯木在風中嘎吱作響,彷彿在痛苦地呻吟。

話說那九靈元聖,本是開天闢地之時混沌中孕育的一縷靈氣,歷經無數歲月的洗禮。在那漫長的時光里,它曾在鴻蒙初辟的世界中遊走,見證了山川的崛起與河流的奔騰。它在一處神秘的古戰場中獲得了一本蘊含著上古神魔之力的秘籍,秘籍中記載著一種能與天地之力相融合的法門。九靈元聖便在那荒無人煙之地潛心修鍊,它忍受著孤獨與寂寞,日夜參悟秘籍中的奧秘。

它曾在修鍊之時遭遇過天劫,那雷劫如萬道銀蛇般劈下,試圖毀滅這強大的生靈。但九靈元聖憑藉著頑強的意志與對道的執著追求,一次次扛過了天劫的轟擊,它的力量也在這一次次的磨難中變得愈發強大。

後來,它收了眾多妖怪為徒,其中就包括那黃獅精。它將自己所悟之道傳授給徒兒們,在那竹節山九曲盤桓洞安了家。那竹節山,山勢險峻,山上的竹子高聳入雲,每一節都如同一根根粗壯的石柱。盤桓洞就在這竹節山的深處,洞口被層層的藤蔓和迷霧所籠罩。走進洞內,洞頂懸挂著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有的如利劍倒垂,有的如蓮花盛開,在微弱的光線中閃爍著詭異的光芒。地面崎嶇不平,時不時有暗河的流水聲傳來,增添了幾分神秘與陰森。

孫悟空等人為了找回兵器,一路追尋到了這竹節山盤桓洞。孫悟空大踏步地走在前面,用火眼金睛警惕地掃視著四周。而此時,九靈元聖正端坐在洞內的石椅上,周圍是它的徒子徒孫們。它那威嚴的目光透著一股不可侵犯的氣勢。

孫悟空踏入洞內的那一刻,九靈元聖的目光瞬間鎖定了他。孫悟空也看到了九靈元聖,心中暗道:「這想必就是那黃獅精的師父,看起來不好對付。」九靈元聖則心中冷哼:「哼,這猴子自己送上門來了。」

雙方就這麼在這陰森的盤桓洞內第一次碰面了,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彷彿連洞中的空氣都凝固了。孫悟空二話不說,金箍棒在手中一抖,猛地向前一戳,一道金光激射而出,直逼九靈元聖。九靈元聖不慌不忙,寬大的衣袖猛地一揮,一道無形的屏障瞬間出現,將那道金光輕鬆擋下。

緊接著,九靈元聖身形一閃,如同一道幻影般瞬間出現在孫悟空面前。它那巨大的爪子帶著呼呼風聲,猛地朝孫悟空抓去,彷彿要把孫悟空一把捏碎。孫悟空靈活地向後一跳,金箍棒在手中快速旋轉,然後用力地朝九靈元聖的爪子砸去。九靈元聖的爪子與金箍棒碰撞在一起,發出一聲巨響,強大的衝擊力讓周圍的鐘乳石都簌簌落下石屑。

孫悟空借力在空中一個翻身,雙腿猛地一蹬,再次朝九靈元聖撲去,金箍棒如雨點般朝九靈元聖砸下。九靈元聖則微微晃動腦袋,口中念念有詞,從它的身體四周湧出九道光芒,那光芒中隱隱有獅頭的幻影咆哮著沖了出來,與孫悟空的金箍棒不斷地碰撞。

豬八戒也不甘示弱,他那九齒釘耙帶著呼呼風聲,發揮出他木母的特性,在戰鬥中展現出強大的衝擊力。他猛地向前一衝,釘耙狠狠地朝九靈元聖的側面揮去。沙僧則沉穩地守住一方,他的降妖寶杖如同定海神針一般,為師兄們提供堅實的後盾。

然而,九靈元聖的實力超乎想象。它的攻擊一波接著一波,彷彿無窮無盡。但孫悟空等人在這激烈的戰鬥中,逐漸領悟到了一種更深層次的禪意。他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關於道與禪的交鋒。他們在戰鬥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戰術,試圖找到那破解九靈元聖的關鍵。

在這緊張的時刻,唐僧雖然沒有直接參与戰鬥,但他的心中也在默默祈禱。他那慈悲的目光中,包含著對徒兒們的信任與對眾生的憐憫。他的禪心在這關鍵時刻,彷彿也為徒弟們注入了一股無形的力量。

最終,經過一場激烈的鏖戰,雙方在戰鬥中都有了新的感悟。那九靈元聖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執著與嗔怒也是一種阻礙,而孫悟空等人也明白,在這世間,萬物皆有其道,不可輕易破壞。於是,在一種奇妙的氛圍中,師與徒、攻與守、道與禪,彷彿都同歸一處,達到了一種奇妙的平衡。那曾經的盜道與纏禪,在這一刻都化為了一片寧靜,那九靈元聖的內心也漸漸平靜下來,不再執著於恩怨,而孫悟空等人也在這一場戰鬥中,對自己的修行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領悟。從丹道視角來看《西遊記》第九十回「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

一、九靈元聖的象徵意義

九靈元聖那威嚴的外貌與強大的法術可以象徵丹道修鍊中遇到的強大心魔或者是極為險峻的關卡。它那根根倒豎的眉毛彷彿是修鍊者內心深處難以克服的嗔怒與執著的具象化。其高深莫測的法術,代表著那些阻礙修鍊者進入更高境界的複雜且頑固的業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二、悟空的心理與修鍊感悟

孫悟空在面對九靈元聖時的心理活動體現了修鍊者在突破瓶頸時的心境。他意識到這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不能有絲毫懈怠,這反映出在丹道修鍊中,當面臨關鍵節點時,修鍊者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與專註。而孫悟空在戰鬥中逐漸領悟到的禪意,是他在與「魔障」對抗過程中對道與禪的進一步理解,意味著修鍊者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對丹道的領悟不斷深化。

三、戰鬥場景的隱喻

激烈的戰鬥場景中,天地變色、山峰顫抖等,象徵著丹道修鍊中,當修鍊者試圖突破更高層次時,自身內環境的動蕩與混亂。這是一種能量的劇烈衝突與調和的過程,如同陰陽二氣在體內激烈交鋒,試圖達到新的平衡。

四、最終的平衡與領悟

雙方最終達到的平衡與同歸一處,是丹道修鍊所追求的一種境界。九靈元聖放下執著與嗔怒,代表著修鍊者克服了內心的負面情緒與雜念;孫悟空等人對修行有了更深理解,象徵著他們在丹道修鍊中通過與強大的「外魔」對抗,實現了內心的升華與成長。這種同歸一處的境界,是丹道中陰陽調和、內外合一的理想狀態,意味著修鍊者在精神、心靈以及能量層面都達到了一種和諧與統一。

這一回內容通過生動的情節展示了丹道修鍊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修鍊者的心境以及追求的境界,以一種隱喻的方式傳達了丹道的理念與智慧。大道幽深微妙,其中的奧秘難以測量,僅靠筆墨難以完全闡釋清楚其含義,所以有時候只能點到為止。比如有的人在閱讀、探尋、絞盡腦汁思考之後,僅僅得到一些表面的東西,這樣的情況就暫且不說了。像李卓吾讀到結尾「頓脫群思,潛心正果」這兩句時,知道「九頭」代表「九思」,要達到沒有雜念的境界才行,這好像是抓住了關鍵之處,但其實他還是只得到了表面的東西。

對於「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這兩句:明白的人解釋上一句說,「獅」就是「思」,「師獅」就是以心為師。「授」是傳授的意思,「授受」就是傳授和接受。以心為師而悟道與通過傳授而得道,雖然有難易的差別,但最終是一致的。解釋下一句說,「盜道」「纏禪」「靜九靈」,是權術和漸頓的名目,也就是說明這種同歸的現象,但其實還是只得到了表面的東西。

還有更有見識的人解釋上一句說,「師獅」只是以心為師,但道不是靠以心為師就能得到的;「授受」只是傳授和教導,但道不是不經過領悟就能傳授的。以心為師的錯誤和單純傳授教導的錯誤是相同的。解釋下一句說,道不可以盜取,禪不可以纏繞,九靈又怎麼能被安靜下來呢?想要不經過領悟就得到,那就是「盜道」;想要以心為師而得到,那就是「纏禪」。「師獅授受」的錯誤,就像「盜道纏禪」一樣,還想讓九靈歸於一處,這怎麼可能呢?這已經比只得到表面的東西更進一步了,但其實還是沒有抓住關鍵。

以心為師的思考,只是「師獅」而已,但獅不可以作為師,必須得到真正的師父傳授,然後我們心中的思考才能歸於一處。為什麼我們心中的思考不可以以心為師呢?必須得到真正師父的傳授,然後我們心中的思考才不會出錯而歸於一處。不知道所傳授的是什麼方法,所接受的是什麼意義,那就沒辦法理解,而這是筆墨無法說清楚的。

以前釋迦如來在世八十年,為無數的人、天、聲聞、菩薩等,講解五戒八戒、大小乘戒、四諦、十二緣起、大波羅密、四無量心、三明六通、三十七品、十方、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世諦、第一義諦、無量諸解脫、三昧總持門、菩薩涅盤、常住法性、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度化天人、教導菩薩等一切妙道,可以說是廣大而周密,把法界拓展得無邊無際;把性海探索得沒有盡頭,權術漸頓等方面沒有遺漏的事情。最後唯獨把正法眼傳給大迦葉,讓其祖祖輩輩相傳,在世間另外流傳,這就是所謂的教外別傳,不是普通人能看到聽到的。這不是對迦葉有私心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而是因為這種法是眾生的本源,是諸佛所證悟的,超越一切道理,脫離一切表象,不能靠言語和智慧去理解,也不能通過隱藏或顯現的推求而得到,只能心心相印,印印相契合,讓其自己證悟知道光明的受用罷了。祖祖輩輩相傳,秘密地展示其中的妙諦,原本就不是靠以心為師去暗自領悟、抄襲或者強求就能獲得的。

雖然說,道是本性所固有的,不可以盜取,但實際上有盜取道的妙法,這正是法眼單傳,不能靠思考去模擬。《陰符經》說:「它的盜機,天下沒有人能看見,沒有人能知道。」陸真人說:「竊取天地的玄機,盜取殺伐中的元氣。」所以說道本來就是通過盜取而得到的。真正的師父傳授,既傳授道也傳授盜取道的方法。盜取道的這種「盜」,不是平常的道。所以說:「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不可以用名稱和表象來表示,也不可以用言語來傳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說道可以盜取了,那麼禪也可以纏繞嗎?既然「盜道」了,又為什麼要「纏禪」呢?禪是真空,如果纏繞,就像繩子兩股交纏,無法解脫,「纏禪」到底是為什麼呢?不知道「盜道」必須有「纏禪」的妙處,這正是法限密法,靜心思考歸於統一的關鍵旨意。因為單獨的思考不能「盜道」,專門的禪修不能靜心思考。「盜道」的妙處在於傳授和接受的真實,而不是「師獅」;「纏禪」的妙處在「盜道」之後,而不是靜心思考。如果把靜心思考當作禪,那就是用靜擾亂禪,陷入空寂,不是真禪;如果用禪來參道,那就是用思考追逐道,內心沒有真種子,是假道。九靈也沒辦法安靜下來,這就是「師獅」的妄作,而不是「授受」的真師父了。所以「盜道」是「靜九靈」的開始基礎,「纏禪」是「盜道」的最終境界,這不是筆墨能夠說清楚的。這是正法眼的法門,本來就是聽不到的。

關鍵是應該先知道九靈就是我們的身體,危害我們身體的六欲就像六隻獅子圍繞在左右前後,還有青臉的猜疑在引導,其中有九頭的是它們的首領,排列在《坎》宮,那麼先天的陽氣就會陷入其中無法恢復。依靠三位僧人真正的五行之力,拚命對抗,也只是勝負各半。只有靈心變化,心意隨著心而轉動,才能不受束縛。無奈九靈的根源來自上天,一旦思考,六欲就會動搖,全軍就會陷入困境。重要的是要存心克制慾望,振作精神,直接深入虎穴,到萬靈竹節山九曲盤桓洞,才能明白其中的底細。六根難以斷絕,最難以割捨,所以老妖不知不覺流淚,必須強制控制心猿,從頭到尾整理,就像在錦雲窩被大鎚砸了一下,然後真心突然就顯現出來了。真心一旦顯現,自然能夠撲滅三屍,從容解脫。如果躁動驚慌,慾望的根源偷偷發作,對方就能控制我們,這是因為沒有主宰來抵禦它的緣故。只有誠心誠意地觀察識別,找出它的主人公,才能收服。

「東極妙岩宮」是真性的地方。「太乙天尊所居」是上天所尊崇的。六隻獅子不能在這裡打洞,九頭獅子也不能在這裡騷擾。天尊叫出御獅奴,指明是因為偷吃太上輪迴玉液,三天沒有醒過來,所以才走失了九靈,這正體現了「盜道」的妙處,還沒有到靜心思考的時候。天尊到竹節山,指出「元聖兒是一個久修得道的真靈,上通三界,下徹九泉」,說思考能夠成為聖人並且上下貫通,能知過去未來,清清楚楚、靈靈明明,可以說是真的。不知道離開真一而自己做主,就會胡亂猜測、歪曲引導、紛紛擾擾、妄動,雖然有靈性但也會變得愚昧。只有認清主人,不被外界動搖,而歸順降服后渾然忘卻,才是「纏禪」的妙處,是已經讓九靈安靜的時刻。

因為「師獅」不能讓獅子安靜,「授受」卻可以「盜道」;「盜道」不能不「纏禪」,「纏禪」就可以讓獅子安靜而歸於一處。《悟真》說:「開始有作為的時候沒有人看見」,這就是「盜道」;又說「等到無為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就是「纏禪」。盜是竊取,纏是度過,「盜道纏禪」,九靈就歸一了!學道的人如果不被邪師竊取法器所迷惑,不被六欲擾亂道所拖累,那就差不多了!仙師特意借暴紗亭稍微展示其中的含義罷了,所以文中有「又至暴紗亭」「一一傳授」這樣的話。篇首「青臉怪緊挨九頭獅」,展示了胡亂猜測的現象,說明心需要傳授,千萬不要強行猜測的意思。青獸就是「猜」字。真人說:「就算你比顏回、閔子騫還聰明,沒有遇到真師也不要強行猜測。」所以孫悟空一棒打死猜疑,古怪、刁鑽都變成了肉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悟空修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悟空修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0章 一點靈光,盜道纏禪靜九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