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督的抉擇(2)(1)

1.總督的抉擇(2)(1)

對於立儲,張之洞的態度耐人尋味。***在1月初「立儲」的風聲剛剛傳出時,由張之洞的前幕僚汪康年兄弟掌控的上海《中外日報》即登出有關消息,但報道並不十分準確,將立大阿哥與廢黜光緒混為一談,雖然立大阿哥的實質是為了廢光緒,但畢竟此時形式上還是「立」而不是「廢」;而且,還說張之洞贊同此事。張之洞見報后勃然大怒,質問汪康年:「我歷年待渠兄弟不薄,何以捏造此等不根之事、悖謬之,誣我害我,並煽亂大局耶?」他同時致電一位在日本的心腹幕僚,要其向日本政府說明「立嗣」是有根據的,含有「立嗣」並非廢黜光緒之意。

顯然,他知道臣下如果贊同廢黜君王、哪怕是一個傀儡皇帝,畢竟有違君臣大義,所以生怕擔此罪名;而「立嗣」起碼在形式並上不含廢君之意,因此可以承認。不過,如何公開表態贊同「立儲」,他與許多地方督撫還是大費一番躊躇。朝廷宣布「立儲」,疆臣理應上賀折表示祝賀,尤其在慈禧實際上是以此廢黜光緒的嚴峻勢下,這更是一種政治表態。不表態或表態過遲,會得罪慈禧。積極表態又會引起國人的不滿和抨擊,有損自己的政聲,張之洞深知「立儲」遭舉國痛責;再說,萬一未能廢黜光緒,以後光緒掌權,不能不考慮表態過於積極的後果。所以,是否就「立儲」上賀表,因通權達變、治術過人而在官場一直一帆風順的張之洞,竟也一時舉棋不定。於是,他致電閩浙總督許應騤,詢問何時送賀表。但許也與他一樣,不敢過早表態,只是含糊其辭地說想等到接到朝廷對各地的正式通知后再。依然拿不定主意的張之洞又分別電詢兩江總督鹿傳霖、湖南巡撫俞廉三和護理陝西巡撫端方。湖南巡撫是他的下屬,陝西巡撫職級比他低,如此「不恥下問」,足見他此時的謹小慎微、鼠兩端。鹿傳霖持觀望態度,並以自己只是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之職推脫說,「鄙人」只是權兼此職,所以「不敢遽定辦何事」。俞廉三和端方二人則認為「立儲」已是既成事實,主張及早送。經過與眾督撫一番來往磋商后,張之洞決定不單獨賀折,而是與自己的屬下、湖北巡撫于蔭霖一起了一個賀折。一方面表示了忠於慈禧之態,另一方面又表明自己只是例行公事,並非「積極表態」,不致引起各方反感。

在**制度下,當最高層出現「兩個權力中心」並且鬥爭激烈時,各級官員難免會為如何「表態」而煞費苦心,這也是中國政治文化傳統的一大特色。對自己在「廢立」、「立儲」中的所作所為,張之洞解釋說,因為「權在太后,非疆臣所得干預」。在忠於太后與忠於皇上這種「天大之事」的「兩難選擇」中,向以「勇於任事」著稱的張之洞的表現卻是含糊怯懦。劉坤一笑評其「小事勇」、「大事怯」,的確是對他為官之道的總結。

東南互保

清廷頒布「立儲」詔書後,載漪入值軍機處和總理衙門,此前平庸無聞的端親王頓時大權在握,炙手可熱。一些王公大臣競相向他獻媚,以期今後得到這位皇上父親的恩寵,一些頑固派大臣更是積極向其靠攏,因此他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這樣,朝廷中一個以載漪為中心的極端保守的政治集團迅速形成。載漪急於將兒子溥儁扶上皇帝的寶座,因此更加不擇手段,完全不計後果,甚至不顧大清王朝的安危。他們的觀點、利益和立場與慈禧完全一致,自然得到慈禧的強力支持。這樣,清廷的內外政策便完全由慈禧、載漪集團決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何以至此(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歷史,何以至此(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總督的抉擇(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