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沒有貨幣的時代,人們是如何交易的?(2)

2.沒有貨幣的時代,人們是如何交易的?(2)

我國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商品充當過一般等價物,如貝、玉、刀、鏟、紡輪、弓、箭、皮、帛、牛、馬等,都曾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區使用過。***但到後來,有的由於計數不方便,有的因為在流通過程中容易損壞,有的則因笨重而不便攜帶,終於被逐漸淘汰,只有貝依舊被使用着。

貝之所以最早被選擇為貨幣絕不是偶然的。先,貝殼具有美麗的形態、斑斕的花紋和滋潤的光澤,是大家都喜愛的裝飾物,一度又是美好的象徵,被看做是避邪品或吉利的護符。其次,它又可以一隻一隻計數,加加減減方便;堅固耐用,不易損壞;輕巧靈便,攜帶不覺累贅。根據歷史的記載,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貝已經被當做貨幣使用了。人們貯藏它,借貸它,拿它做買賣,還把它作為貴重的貢獻物或賞賜品。從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看,當時帝王賞賜給臣子的物品中,最常見的就是貝。我們所熟知的漢字中,凡是同財富有關的字,幾乎都帶着貝,如財、貧、貪、貨、貴、賤、賞、賜、貢、賀……

這種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稱作貨幣。貨幣產生后,整個商品世界分成兩極:一極是貨幣,另一極是各種各樣的商品,貨幣成了價值的代表,能夠直接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從此,貨幣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貨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沒有貨幣的時代,人們是如何交易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