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7)

15.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7)

黔桂渠道已溝通,右江黨委不斷派人赴黔桂邊區指導工作。1934年初,原紅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一團團長韋國英及牙美元、牙永才、韋運祥、趙世同、黃志新、韋赫科、黃家福、黃喚民,帶80餘人至板陳,在王海平家秘密建立**黔桂邊區革命委員會。1938年,板陳「黔桂邊委」改為「**黔桂邊特區工作委員會」,1938年8月改為「**黔桂邊特別支部」(黔桂邊委設在王海平家6年時間)。同時,成立**板陳支部。邊委一則做宣傳、動群眾工作;二則加緊做王海平的政治教育和爭取工作,待機活動。不久,邊委決定,由王海平以司令官的名義公開出面,任命韋國英為副營長,韋運祥為護商大隊長,以合法身份實行兩面政權。王海平為了讓黔桂邊委能夠順利工作,在板陳辦小學一所,名為「創強小學」。教員為**黨員黃家福、韋荊莉等。**地下黨員、黔桂邊委領導趙世同、黃喚民等同志,常在該校召開黨員會議,分析形勢,做教育、團結王海平的工作,以及為掩護紅七軍在黔桂邊開展游擊活動提供方便。

王海平為解決部隊需用的武器、彈藥,在**黔桂邊委的協助下,於1934年6月,創辦板陳兵工廠。工人大多數是紅七軍兵工廠的技術工,製造的步槍,稱為「板陳造」。還造有菠蘿彈和步槍子彈。每日可造10支步槍。第二年,在納岜和納牙等寨子也辦有分廠。隨後,紅七軍連長牙永平也在望謨的卡法辦了一個小廠。兵工廠所需鋼材,派專人到南寧購買。生產出來的槍支彈藥,除供給部隊需要外,還遠銷貞豐、冊亨、羅甸、樂業、田西等縣群眾作自衛之用。這震驚了國民黨貴州省政府,加上「黔桂邊委」在板陳活動,王海平成為國民黨政府剿滅的對象。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途經望謨的播東、羊架、板莫、翁村、包包樹、班家屯、管州、譚龍等地,挺進北盤江白層河者平渡口。北盤江一帶屬於王海平管轄。貴州軍閥王家烈指令王海平阻擊,王海平為了應付而派部隊到譚龍一帶駐防,中央紅軍遵循我黨少數民族政策,為紅軍順利渡江派代表與王海平談判。待紅軍過境時,王海平部隊熱送別,紅軍過後又偽裝鳴槍,使中央紅軍得以順利通過。這在張愛萍同志的長征回憶錄中也有記載。

由於紅水河、盤江兩岸,黔桂邊革命勢力展,引起了反動派的恐慌。於是,國民黨貴州當局一方面加強對王海平的軍事圍剿,另一方面又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1940年將羅甸、貞豐、關嶺三縣分劃出一部分成立望謨縣,派駐反動軍警,向王海平及革命隊伍控制的地區進逼。反動派採取先斷王海平手腳的方法,先在望謨縣城誘殺牙永平,繼而逮捕城區區長譚正明、樂旺區區長韋有珠和地方實力派何躍初、王建洪、陸文憲等人送到貞豐關押,譚正明、韋有珠被槍殺於貞豐,最後才對王海平下手。

1941年農曆正月十九日國民黨望謨縣政府,以給王海平玩龍燈為名,將保安團化裝成老百姓,深夜從望謨出前往板陳玩龍燈,捉拿王海平。**黔桂邊委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王海平撤退,並準備密送王海平去延安。二十日凌晨,保安團的玩龍隊到板陳時,只見王海平家的傭人來接待,敵人知道撲了空,於是瘋狂地搜索而一無所獲。撤退到北盤江對岸壩恩寨一帶的王海平家小及部下人員,分成三路前往廣西撤退。臨別時,「創強小學」教員、**黨員黃家福、韋荊莉給「學生自治會會長」甘文光留下暫別詩一。此詩為一「藏頭詩」,其詩是:「平福利志行,奔越為順東,延民心擎族,安然現一春。」連起來即是「平奔延安」,指明了王海平奔赴延安的去向。與此同時,王海平將他隨身攜帶的一個軍用公文包,非常慎重地交給他的弟弟王治平說:「哪怕家產盪盡,你也要設法保存這個提包。今後我能回更好,不能回來會有人來找的,接頭暗號是相同的提包。」王海平說著,用手指著印有鐮刀斧頭**黨徽的印記給王治平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