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2)

10.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2)

晚清末年,政治**,社會黑暗,少數民族備受欺凌與歧視,韋杵內心充滿不平,決心報國,決意棄教從戎,探尋革命道路。清宣統元年(1909年),韋杵赴昆明,欲投雲南新軍。開始,無人引薦,新軍拒收。韋杵不甘心,滯留昆明,以幫人拉車運貨為計,再托朋友軍中說。滯昆期間,一天,韋杵至筇竹寺閑逛,見韋陀塑像威武無比,浮想聯翩,傳說中韋陀將軍手執金剛杵,降妖仗魔,正暗合自己志向,於是改明俊為杵,字降魔。

經多次說,感動新軍長官,得以接收。入新軍后,先後為馬夫、伙夫、士兵。清宣統二年(1910年),韋杵憑在湖南長沙師範學校所學知識,以優異成績考進雲南講武學堂丙班。當時的雲南講武學堂,是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軍武學校,主要培養軍隊所需人才。韋杵在學習上尤其勤奮刻苦,在同學中廣結人緣,深得同學好評,並得到教官顧品珍器重。1910年7月,因新軍急需補充軍官,學堂從丙班及后併入講武學堂的隨營學堂學生中挑選學習成績優異的一百名學員編為特別班,韋杵為其中一員,從而結識了朱德、金漢鼎、唐淮源、朱培德、范石生、王均、楊如軒、楊池生、董鴻勛等,且交篤厚,往來密切。

1911年10月,雲南陸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旅長)蔡鍔領導新軍動辛亥重九起義,韋杵及講武學堂特別班同學積極響應,參與戰鬥,成為新軍起義的重要骨幹和基本力量。同年11月,韋杵在講武學堂畢業,派往新軍第三梯團顧品珍部任排長。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蔡鍔遂倡護國起義,宣布雲南獨立,出師北伐討袁。韋杵在護**第三梯團先後任連長、營長等職,隨蔡鍔、顧品珍部由昆明經宣威進入四川作戰,參加了瀘州、燕子岩、橫江、安邊、納溪、棉花坡等戰役。

1917年,孫中山起護法戰爭,韋杵所在「在川靖**」部積極擁護,並率部挫敗北洋軍吳光新部,后輾轉成都、資陽、重慶、簡陽、資中、內江及貴州畢節、雲南昭通等地。在歷次戰鬥中,韋杵身先士卒,足智多謀、英勇善戰,開始顯現其軍事指揮才能。1920年,韋杵升任顧部第三混成旅第六團團長。同年秋,隨顧返回雲南,參與驅逐唐繼堯。

1922年春,唐繼堯反攻昆明,並指使土匪吳學顯襲殺顧品珍,顧部退入貴州畢節、盤縣等地。此時,孫中山正在廣西桂林組建北伐軍大本營,顧品珍余部積極響應號召,給孫中山電,表示願為北伐前驅。韋杵與張開儒、楊希閔等率部下約5萬餘人,於貴州盤縣出經赴廣西柳州,與桂軍沈鴻英、劉震寰部會盟於大湟江,誓師東下征討陳炯明,決心保衛廣東革命根據地。東征中,韋杵戰功顯著,論功升任滇軍第一旅旅長,駐軍韶關。

大革命時期,韋杵堅決擁護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1926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同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韋杵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八師第二十二團團長,隸屬右翼軍。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為朱培德、黨代表朱克靖(**員),第八師師長朱世貴。8月,韋杵率部進入湖南、江西作戰,先後參加了醴陵、萍鄉、宜春、上高、新喻、高安及南昌等戰役。11月,韋杵部隊佔領九江、南昌。在各次戰鬥中,韋杵嫻於韜略,智勇兼備,往往出奇制勝,重創強敵,屢建奇功,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深得朱培德的賞識。攻下南昌不久,韋杵就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七師副師長。1927年5月,第三軍擴編為第三軍和第九軍,韋杵任第九軍(后改為第三十一軍)第二十八師師長,主要負責江西防務以及對南京、安徽方面的警戒。是時,**周恩來、朱德、葉挺、劉伯承等準備在江西南昌動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方面軍總參議、第三軍官教育團團長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長的朱德多次向中央前敵委員會推薦韋杵任起義軍第九軍軍長,朱德本人為副軍長。朱德之所以推薦韋杵,一方面,韋杵是朱德故交,自雲南講武學堂結識以來,深知韋杵為人正直忠厚,剛直不阿,生性磊落,英勇善戰,深受官兵愛戴,在國民革命軍中影響較好,特別是在滇、黔軍中有較高威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指揮將領。另一方面,韋杵思想進步,同**,反感蔣介石的軍閥混戰和獨裁專治,是可以爭取並能揮重要作用的對象。鑒於此,朱德在起義前親自找韋杵交談,共同分析並研究國家大事,對其曉以革命大義,韋杵對國民黨軍隊內部各個派系軍閥之間的互相討伐、互爭地盤、各霸一方、爾虞我詐等行為導致戰禍不斷、百姓遭殃的狀況十分反感,並對**十分同,支持**的起義暴動。於是中央前敵委員會採納了朱德的建議,任命韋杵為起義軍第九軍軍長,朱克靖為黨代表,朱德為副軍長。然而,在起義前,韋杵因傷赴九江、武漢進行治療,未能到任,也就未能參加**動的南昌起義,起義后的第三天,因革命形勢需要,中央前委方改任朱德為第九軍軍長。雖說韋杵沒有參加起義,但他的部分部隊已參加了起義,後來有的還成為工農紅軍的骨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第三節近現代有影響的人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