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古代布依族農民起義領袖(2)

2.第一節古代布依族農民起義領袖(2)

在王阿崇、韋朝元的領導下,組織分設三十六員大將,分守三十六座要寨,其中有女將領八名,稱八大仙姑;男將領二十八名,稱二十八宿。***打仗時,將領皆身先士卒,勇猛異常,特別是女將作戰勇猛過人,這也是南籠布依族起義的特點。例如者央寨領兵仙姑王阿朝,奮勇殺敵,如入無人之境,清軍官兵見她如此勇不可擋,無不面面相覷,驚懼不已。

正月,永豐(今貞豐)、普安、安南(今晴隆)、冊亨、新城(今興仁)、黃草壩(今興義)、鎮寧、永寧(今關嶺)、歸化(今紫雲)、廣順(今屬長順)、定番(今惠水)、羅斛(今羅甸)、威寧、黔西、平遠,以及與廣西、雲南接壤的補董灑、馬邑等處的布依族和其他民族都起來響應,很快就包圍了永豐、冊亨、新城、黃草壩、捧鮓、安南等城鎮。

二月,起義軍攻克了永豐州的定頭城,二十一日又打下了冊亨城,並將州同曾艾、把總楊烈、外委梁國璋等處死。義軍還奪取了永寧州的關索橋,擊斃了守關索嶺糧台的千總李華繩等,於是貴西道梗,文報不通。時任巡撫馮光熊率清軍至安順府,懼義軍威勢,頓兵不前。

三月,義軍攻下廣順州的壩場,軍鋒直逼貴陽,官吏們頗為驚恐,省城戒嚴,至此,義軍席捲了貴州南部和西部。

清廷極為震撼,急派雲南總督勒保自銅仁起軍鎮壓起義軍。勒保至永寧州,懾於義軍的聲勢,「不敢急進,惟檄興義各地土司助剿」。則率官兵進至安南、新城一帶地方,后在黃草壩被義軍圍住月余。五月,清廷又調兩廣總督吉慶率粵軍由廣西的西隆州,渡紅水河進入貴州南籠境內。命雲南普洱總兵書麒率兵由歸化廳趨永豐白層。又令雲南巡撫江蘭、總兵得英率滇軍協剿黃草壩的義軍。這樣,清廷從東西南北四面對起義軍形成包圍,逐漸收縮包圍圈。當時,大批地主武裝也紛紛與義軍對抗,隨時偷襲義軍,義軍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勒保在軍事上採取各個擊破重兵包圍據點的策略,在政治上採取「以仲(布依族)制仲」的惡毒手段。重用北鄉土目賀占鰲,令其督率東鄉土目王英、西鄉土目王文亮、南鄉土目楊遇洪,率領當地義勇(地主武裝)攻剿各鄉起義農民,「又簡任郡人,以分化義軍」,對歸順的叛徒王登榮、王天鑒予從藍翎頂帶,以分化義軍。地主分子陳應麟誘降了東北鄉一百四十餘寨的起義農民。至此,義軍被迫放棄了對南籠的圍攻。湘西黔東北的苗民起義被鎮壓下去之後,清嘉慶二年(1797年)七月,清廷急忙將矛頭轉向黔西南來對付南籠起義。從此,王阿崇、韋朝元便開始處於勢單力薄的境況,他們被迫縮小戰線,退守洞灑、當丈一帶。同年八月十四日晚,清軍以強大兵力突然襲擊洞灑、當丈。八月十五,勒保率領官軍主力進圍義軍根據地——洞灑塘和當丈寨,王囊仙奮勇當先,指揮義軍,將勒保軍圍了數重,藍翎六品官保元鳳中火槍身亡,將領受傷不少,勒保幾乎被擒。但是義軍勝利後放松警惕,「眾皆歡飲高卧,不復為備」,當夜官軍突然偷襲,「王、韋夢中警覺,衣不及衣,赤身接戰」,結果王囊仙被魯土營土司龍躍之妹所擒,韋朝元也被官軍所縛,軍師桑鴻升被俘,后都被送往北京,英勇就義。

九月,義軍最後的據點冊亨也被清軍所奪,一場轟轟烈烈的布依族農民起義,至此結束。

王阿崇所領導的南籠布依族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她那無畏的民族精神以及不怕犧牲的英雄形象,一直留在布依族人民的心中。當地布依族人民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歌頌王阿崇的故事傳說,甚至將她神化。新中國成立后,布依族人民還把她的雕像安放在安龍縣城內和洞灑寨上,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她的懷念和崇敬。

二、南籠起義的領導者——韋朝元

清嘉慶初年爆的南籠布依族農民起義,最高領袖是王囊仙,而實際組織者和領導者是韋朝元。

韋朝元,男,又名韋德明,小名阿成,號七綹須,生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貴州省南籠府安龍縣北鄉當丈寨人,布依族。其父名韋抱,母韋氏,家庭出身貧寒。韋朝元素習拳術,通巫醫,常免費為人治病,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人們均尊稱他為「韋大先生」,加之曾遠遊湖湘,見多識廣,故布依族農民群眾都很擁護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節古代布依族農民起義領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