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之(2)

2.人之(2)

所以,人過花甲,應該追求一種成熟的美。進入古稀之年,更應該體現出一種智慧的美。但實際上,要做到這種程度,又是談何容易。所以,最難得者:六十歲時清醒,七十歲時更清醒,八十歲時徹底清醒,這就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了。但通常況下,即或不是患老年痴呆症,六十歲時開始糊塗,七十歲時更加糊塗,八十歲時完全糊塗,也是大有人在的。

因此,朋友們約定,老了以後,互相提醒,一定要做到以下幾個不要:

不要怕被人遺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識時務地拋頭露面,還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失去講話機會,產生令人厭惡的指導癖;不要怕後來人否定自己,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必然的真理;不要當九斤老太,就自己空前絕後,誰也看不進眼裏,做出失態舉止;更不要躲在自己的閣樓里,用嫉恨的目光,詛咒一切後來人,便不被人尊敬了。

說實在的,回到文學這個話題上,也是同樣道理。作家的清醒,或許更為重要,文學是一代一代承接下來的事業。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除極少數的大師外,誰也不可能永遠風光。從文學史上來看,作家詩人,長壽者眾,但還能堅持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並不多的。學到老,寫到老,有這種可能。但寫到老,還寫得好,那是十分稀有的現象。我們知道,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斯坦貝克,最後江郎才盡,寫出來的作品,竟到了令人不忍卒讀的程度。

所以,美人遲暮,作家也不例外,都會有在創作上老態龍鍾這一天的。

我們也看到並領教過的個別作家,一旦到了寫不出什麼作品的時候,便像婦女失去生育能力,進入更年期,開始不安生地折騰了。折騰自己不算,還要折騰別人。這種折騰,便表現在文學的嫉妒上。諸如嫉妒來日方長的年輕人;諸如指責年輕人的變革嘗試,諸如反感文學上出現的一切新鮮事物……

老不是罪過,老而不達,則讓晚輩討厭了。

因為年齡不是資本,可以對後來者做一個永遠的教師爺。在荒原上,毛色蒼黃的老狼,總是離群而去,孑然獨行。而在熱帶雨林中的大象,最後的結局,是不知所終。所以,俄羅斯的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已經是風燭殘年,還要在一個風雪夜裏獨自出走。也許,他希望自己像叢林中的大象一樣,大概打算從世界消失吧?我一直是如此忖度的。

在我們的前面,有過前人;在我們的後面,還會有後人。

我們做過了我們應做和能做的事,我們走過了我們應走的和能走的路,老是再自然不過的,坦然面對,相信未來,便是自己的座右銘了。

我一直覺得日本一個大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作品《臨終的眼》裏說的話,是值得牢牢記取的。他說:「我以為藝術家不是在一代人就可以造就出來的。先祖的血脈經過幾代人繼承下來的,才能綻開一朵花。」

當想到這朵花里,有自己曾經盡過的一份心力,老又何足畏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雅村言(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雅村言(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人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