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刀客和女人(3)

63.刀客和女人(3)

但這種古老封閉的民風,到底還是受到衝擊,逐漸變得經濟繁榮了。***漢朝以後,豐沛作為帝王之鄉的代名詞名聞遐邇,不斷有人探訪高皇故里。南方各省的生意人也接踵而至,如蘇南、浙江、福建、廣東都有商人來往。北方省份以山西居多。明清以後,一些外地商人看這裏生意好做,索性攜家來此定居,成為坐地商人。所有大生意如藥材、鐵貨、絲綢、日雜、煙酒等,幾乎全在他們手裏控制着。錢被外鄉人賺走了,當地人雖然不滿,卻又沒什麼辦法阻止。外地生意人有錢,買通地方官,就可以得到保護。為了保護自己,他們還有自己的組織,如山西會館、福建會館、浙江會館等等。這些會館之間雖也有矛盾,但多數時候利益是一致的。同命相憐,互相支持,共同對付當地人。死後也埋在一起。明朝以後,外地生意人共同出錢,在縣城西關外買了一塊很大的地,作為墳場,人死了就埋在那裏。在豐縣人眼裏,這些會賺錢的外地人,不管是山西的、安徽的,還是浙江、福建的,統稱為蠻子。因此這座墳場就叫成蠻子林。

蠻子林佔地六十餘畝。古柏參天,遮天蔽日,常有成群的烏鴉在裏面棲息。夜間貓頭鷹不時出聲聲慘叫:「哇——!」使人聽了不寒而慄。遍地是落下的柏殼柏籽和枯朽的柏樹枝,人踩上去,「嘎嘣」亂響。因為陰暗潮濕,荒草並不多,倒有一層墨綠的苔蘚,散著很濃的霉氣。在古墳、朽枝和苔蘚間,大白天也有紅花蛇出沒,自然也有捕食蛇類的黃鼠狼。

這是一個嚇人的地方。平日別說小孩子,大人也不願輕易進去。那陰森森的氣氛逼得人喘不過氣來。歷代官府都把這裏作為殺場。據說,當初外地商人也曾抗議官府在此殺人,但不頂用,只好聽之任之了。這一來,蠻子林在人們心目中更成了不祥之地。

四十九

這一天早飯後,縣衙門和五個城門口同時貼出佈告。內容是:

查匪呂子云、劉軲轆,曾亟犯刑律,后倏然逃遁,蟄伏荒野,有待緝捕。斯二犯本應投案伏法,改惡從善,以贖前科。不意竟變本加厲。值此災荒之年,又推波助瀾,在故道兩岸網羅歹徒,鹿豕狉狉,攻村破寨,攔路劫道,殺人放火,擄掠姦淫。村村寨寨為之惶然,家家戶戶夜不安寢。經我官民戮力圍剿,大部土匪或死或降,如鳥獸散。呂、劉二犯狼狽逃竄。另一重要匪黑虎業已捉拿歸案。茲定於八月十五正午,將匪黑虎綁赴殺場,梟示眾,以慰民心。

縣長白振海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一日

佈告一出,立刻驚動了滿縣城和四方進城的百姓。許多人緊走緊跑,圍上觀看。

城東北角的五門口下,一簇幾十個人圍住佈告。有穿長袍戴禮帽的士紳商人;有匆忙而過的市民職員;有抱肩遊盪的街痞;有肩擔推車的百姓,也有衣衫襤褸的乞丐,還有鑽進鑽出的孩子。紅光滿面的、虛胖浮腫的、面黃飢瘦的,真是各色人等俱全。這些人,有高聲誦讀喜形於色的,眯眼捻須如痴如醉的,嬉皮笑臉插科打諢的,注目佈告神色木然的,搖頭喟嘆微露憐惜的,張大嘴巴聽人念讀的,乜眼斜視不以為然的,怒目而視眼中噴火的……在這樣一張佈告前,真可說是幾乎集中了人類所有的表。

大家誦讀、議論了一陣,也就漸漸走散了。獨獨剩下一個蓬頭垢面的大漢,仍獃獃地站在佈告前。他兩隻炯炯亮的眼裏矇著一層淚水。但看得出他在努力剋制着,紫紅色的臉膛痛苦地不停抽搐,一部虯髯也哆哆嗦嗦的,彷彿全身心都在戰慄,悸動。

這個痛苦而憤怒的大漢正是鐵匠趙松坡。

那天夜晚,他帶領全家逃出柳鎮后,一時無處安身,就叫兒子大龍帶着家小和珍珠的孩子,往關西老家去了,他一個人留了下來。黑虎被捉住,眼見得有死無活,他怎麼能忍心離開呢?多日來,他一直在城裏城外遊盪,精神和體力備受折磨,使他疲憊不堪,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現在看到佈告,他明白,眼下唯一還能做的事,就是為孩子收屍了!趙松坡像遭了雷擊一般,頭昏耳鳴,腳步打晃。他不知在佈告前站了多久,終於挪動沉重的步子進入五門口,到城裏去了。離黑虎被斬的日子還有三天,似乎還有些事要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刀客和女人(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刀客和女人(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3.刀客和女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