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命運交叉的城堡(二)(2)

2.命運交叉的城堡(二)(2)

有相當長時間我分不清書里的內容什麼是虛構的,什麼是真實的。***看一部小說,我很容易就當真了,相信確有其事,一邊讀一邊會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場景去想像和印證小說中的景,比如小時候住過的房屋,親戚家的一個庭院,外出時見過的某處風景,記憶里的一個湖泊或者一片晚霞,都會在腦子裏行雲流水般湧現,和閱讀著的小說交相輝映。而且我總覺得如果事是真的小說就更好,也更打動人心。後來當然知道這種想法是幼稚的,浮淺的,對小說的理解也很有偏差。有些小說果真是從真人實事演繹而來的,或者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人物或故事的影子,它們就像天然的寶石,形成於我們的三維生活之中。而某些小說則完全產牛於虛構,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任何一點的對應物,甚至也找不到明顯的線索,它們就像佛教里說的那樣「從來處來,到去處去」,它們是精神王國里的奇花異草,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夢裏的寶石,其美妙和輝煌恰恰在於它的虛幻。

比如《紅樓夢》,普遍的看法是這部偉大的作品有現實生活的影子。小說開篇作者自雲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滿紙荒唐,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實則寫的恰是作者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身世故事。有位好友問我,這一代作家會不會再出一本《紅樓夢》?我答難也。像《紅樓夢》這樣一部了不起的大書,先是需要上面幾代人攢下些「事」的,然後才到作家手上來為「文」。如此的機緣湊巧,千年難遇,而且絕非人力可為。

純虛構的作品如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命運交叉的城堡》較為典型。我認為這是一種頗為高深也是極有難度的寫作,是自己為自己設定規則的小說遊戲,卡爾維諾展示了小說的另一種品質以及無限的魅力和無窮的可能性。

很難說哪一路小說更優秀和更完美,它們各有丁秋,各具引人之處。從我個人的閱讀趣味來說,我喜歡那些睿智、博大、深邃、靈動、飄逸、幽默、有力量的和有機巧之心的作品。

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我曾經有過一段讀書極少或者根本就不讀書的日子。那個時候我除了上班寫新聞稿,幾乎不多寫一個字。那是另一個層次的生活,每天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忙忙碌碌,卻也無所事事,消耗和享受的都是生活本身的資源。我知道有不少人也是這麼過的,他們可能尚有夢想,但他們不做夢,更不做文學夢,純粹的精神世界與他們沒有多少關係,對他們而也沒有多大的意義。現在,我與那種生活已經十分疏離了。我讀書,每天都讀。一樣的時間過去了,我的體會是一個人讀書和不讀書是不一樣的,一個讀書的人和一個不讀書的人也是不一樣的,一個讀這一類書和讀那一類書的人同樣也是不一樣的。因為閱讀,我有意無意間知道和得到了許多好書,這些好書令我迷醉。我甚至對某些書產生了依戀之,希望它們就像生活必需品一樣總在手邊,可以隨時翻閱。這部分書就像內衣和牙刷一樣,是不外借的。

閱讀更多地把我的生活引向二維空間,引向精神的層面。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說閱讀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不想說因此我的生活充實了我變得積極向上了,恰恰不是,有時讀了一本書之後不是充實了而是空虛了,尤其是讀了一本從來未曾讀到過的書,一本用全新的體驗描述世界和心靈的書,讀完之後往往內心孤寂,更加空虛。我的另一個感悟是書讀得越多,真正喜歡的書不是多了,反而是少了。但是某本書是否讓你傾心和喜愛,卻是一目了然。

我從來沒有弄明白為什麼要把我們用來生存、用來吃喝拉撒睡的世界指定為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真實嗎?除了物質的具體存在,這個世界難道不是有太多的謊、虛假、欺詐及遺忘存在嗎?如果你以一顆熱忱純凈的真心去面對,你的心肯定會變得冰冷一片和千瘡百孔。所以,依我看,這個所謂的「真實的世界」不過是一種現實,需要我們每個人「面對現實」的現實。這就有了許多的缺憾和無可奈何,有了許多的迫不得已和忍辱負重,人生就有了說不清和說不盡的苦痛和悲傷。這樣對於我們一次性的生命豈不是太委屈了嗎?我們總得給我們自己找點兒樂趣吧。於是我們就在這個所謂的「真實的世界」以外找尋和構建其他的似是而非的世界。於是我們有了虛構的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裏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暗處的花朵(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暗處的花朵(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命運交叉的城堡(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