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7)

72.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7)

在白族著名的民俗活動「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八角鼓」的靈活性大,它既可與「霸王鞭」配合起舞,又可與「雙飛燕」對舞。「八角鼓」和「雙飛燕」可以說是一種雙人舞。表演時舞「八角鼓」的在前,舞「雙飛燕」的在後,前者轉回來,後者撲上去,兩人一上一下兩腿交叉互相撲舞,動作配合十分自然,只聽到「嚓!嚓」和「噠!噠」的霸王鞭和八角鼓的聲音,身著節日盛裝的白族男女舞者在整齊的節奏和韻律中展現出高超的表演技巧,如彩蝶對飛,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三、白族歌舞

白族歌舞結合的藝術形式有悠久的展歷史。尤其是集體性的歌舞,更是白族先民在史前時期就已展起來娛神、娛人、放鬆身心、防禦野獸的重要集體活動形式。流傳至今的歌舞藝術,還有古老的「打歌」「耍牛舞」等。

1。古代白族歌舞

最為著名的古代白族歌舞藝術,推唐代《南詔奉聖樂》。《南詔奉聖樂》是由白族人民在古代樂舞基礎上,吸收龜茲樂、胡部樂、緬甸驃國樂和唐代樂舞創作出來的具有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大型宮廷歌舞音樂。南詔奉聖樂的表演,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舞六成,工六十四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舞『南詔奉聖樂』字。舞十六人,執羽翟,以四人為列,舞『南』字,歌『聖主無為化』;舞『詔』字,歌『南詔朝天樂』;舞『奉』字,歌『海宇修文化』;舞『聖』字,歌『雨露覃無外』;舞『樂』字,歌『闢土丁零塞』,皆一意三疊而成。……字舞畢,舞者十六人為四列,又舞《辟四門》之舞……舞終,皆稽逡巡,又一舞《億萬壽》之舞,歌《天南滇俗歌》四章,歌舞七疊六成而終。」《天南滇俗歌》就是典型的「夷中歌曲」。參加演出的樂隊極其壯觀,樂器有三十餘種,演奏人員有196人之多,分為龜茲部、大鼓部、胡部、軍樂部四個部分。伴舞時,使用不同傳統樂器和民族樂器配合演奏,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南詔奉聖樂,是白族人民把各方面的樂舞與本民族樂舞相融合,從而創造出的一種樂舞藝術。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南詔王異牟尋將其進獻到唐朝都長安演出,立即轟動了長安,被列為「唐朝十四樂譜」之一。

2。白族打歌

白族打歌主要流行在洱源縣西山、劍川縣東山、鶴慶縣西山等白族山區和邊遠地區,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至今仍為當地白族群眾喜聞樂見,久傳不衰。

白族「打歌」各地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的基本特點,即參加人數不等,一般圍成圈形,中間有火塘或篝火;舞蹈者手拉手、肩並肩,腳步有進退,身段左右擺動,在舞蹈中同步行進。音樂節奏明快,器樂伴奏有樹葉、小三弦、四弦琴、蘆笙等,除一些地方、一些種類為純器樂舞蹈外,多有歌唱。歌唱的音樂和歌詞一般分兩組,每組均有領唱眾和,一問一答,或一起一承,輪番復踏,興緻高時,插進一些應答聲或歡呼聲。

「打歌」的這些特點,在過去的地方志和雜記中多有描述,如清光緒年間大理文人周之烈的《打歌行》中寫道:「松明竹火徹夜明,團團圍繞偏多,男唱女和數十人,跌足歌唱同一聲。舞之蹈之各有節,新曲翻新如春鶯。」

打歌一般在婚禮、重大節日活動的夜晚舉行。如洱源西山男女青年結婚禮時舉行的打歌活動,在寨子廣場中間燒一堆火,老人圍火而走,一隻手端酒,一隻手拄拐棍,走一步用拐棍跺地一下,無樂器伴奏,通常是新郎家為一方,新娘家為一方,用問答式進行。由歌頭領唱,其餘伴唱。唱時分三句一組,歌頭唱第一句,伴唱者重唱一遍;歌頭唱第二句,伴唱者唱「哩漲哩」,同時用腳蹬一下,拐棍跺一下,歌頭唱第三句時,伴唱的一起唱第三句的押韻部分,唱起來可通宵達旦。有時走累了,就坐下來唱,唱一會兒,又站起來邊走邊唱。內容主要是長篇敘事詩或長篇史詩,如《創世紀》等(見「民間文學」部分),在表演形式上屬於歌舞中的踏歌。它的樂曲結構簡練,樂句勻稱,曲調的節奏與歌舞者的腳步緊密配合,規整有力,通常以「嚇拉則」「呀撒塞」「哈子耶」等襯詞來命名整個曲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2.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