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4)

69.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4)

(3)篳篥及其吹奏樂。白族的篳篥又名蘆管,長約21厘米,管身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后一),蘆哨長4~5厘米,音域從c到a,音色渾厚優美。蘆管吹奏的樂曲大多由民歌的旋律演變而成,主要流行在劍川、麗江等地。樂曲有《寄生草》《鬧五更》《一杯酒》等。

白族器樂曲中,值得一提的是集中了眾多樂器一起演奏的洞經音樂。洞經音樂既是白族主要音樂形式中的一種,同時也是白族器樂曲的重要表現形式。洞經音樂傳入大理后,吸收了民族傳統音樂的多種成分,形成現今集吹、拉、彈、打、唱、誦為一體的民間音樂,成為白族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洞經樂隊組織由按使用樂器與曲牌的不同設文武樂兩隊。文樂是管弦樂,包括京胡、二胡、中胡、琵琶、三弦、簫、笛、蘆管、嗩吶等演奏的「絲竹管弦」形式;武樂是打擊樂,指在前述樂器基礎上加入大鑼、湯鑼、鑼、大鼓、板鼓、拍板、鐃、鈸、小鑔、碰鈴、磬、木魚、雲鑼等的演奏形式。上述器樂不僅用來為誦唱洞經伴奏,白族洞經音樂中還有大量純粹用樂器演奏的樂曲,又稱雅曲。洞經音樂用洋洋大觀的器樂合奏,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令人神清氣爽的藝術世界。

3。洞經音樂

白族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生長藝術的沃土。在流傳至今的各種民間藝術中,白族洞經古樂稱得上是一塊音樂的活化石。確鑿的史料證明:大理洞經古樂始於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宮廷音樂和祭祀音樂,興盛於明清兩代,在展過程中融入了儒、釋、道三教的祭祀音樂,而完善於道家的道場,主要用於說演道教經典《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或《洞經》而得名,故稱為洞經音樂。

大理洞經音樂源遠流長。史料記載,公元793年,南詔王異牟尋為表達永世臣服唐中央皇帝的心愿,組織了一部稱為《南詔奉聖樂》的大型樂舞赴長安奉獻給唐王朝。唐德宗大喜過望,又給南詔賞賜了一部龜茲古樂。保存至今的下關洞經樂社「三元會」的傳譜中,就有「奉聖樂」「龜茲樂」「朝天子」等樂章。總體上說,洞經音樂的主體屬道教音樂,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據《義子簿》《長生錄》載,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理學者到四川演習《大洞仙經》,帶回兩部廣為傳之。洞經音樂從此在大理繁衍,並得到不斷展。明末清初,《大洞仙經》在大理地區已風行於各文化階層,並已和大理白族文化融為一體。它不但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之風,而且融入了白族傳統音樂,逐漸展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廣泛流傳於白族地區。

熱愛藝術的白族人民不僅善於創造,同時也善於繼承優秀的藝術傳統。大理州的民間洞經古樂社團多達340多個,僅大理市就有90多個。洞經音樂社團組織多數以村社的民間宗教組織為載體,形成相對穩定的隊伍,如「三元會」「宏仁會」「樂善會」等等。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會長以及相關的執事人等。但入會人員不一定是宗教信徒,更多的是民間藝人和音樂愛好者,包括工人、農民、教師、離退休幹部等。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純粹的音樂社團,如大理「南雅音樂社」「下關洞經古樂團」等。

白族地區的洞經樂隊組織,設有上座師和誦經師,上座師就是樂隊的總指揮。分文武樂兩隊:文樂主管弦樂;武樂是打擊樂。音樂類型分打擊樂、唱誦經樂、器樂曲三種。打擊樂用於談經儀式開始、結尾以及作法事的地方;唱誦樂是伴隨經文唱奏的音樂;器樂曲,是純粹用樂器演奏的樂曲,又稱雅曲。

白族的洞經音樂經過廣采博收,積累了極其豐富的樂曲,僅下關民間音樂家李蒓先生保存的「工尺譜」就達200多。現廣泛流傳的有唐宋詞牌《小桃紅》《浪淘沙》《水龍吟》《漢東山》,道家音樂《上清宮》《天宮頌》《真武贊》,宮廷音樂《南清宮》《宣風曲》《普天樂》《南洋洲》,江南絲竹《小開門》《憶江南》《金錢柳》《疊落泉》,民間小調《憶金蓮》《瑞雪飛》,白族調《蜜蜂過江》《酸辣子》《海東調》,還有吸收了部分儒家音樂的《大晟樂》等等。白族洞經音樂曲調優美,詞牌豐富,音域寬廣,兼具道家飄逸洒脫和宮廷音樂莊重典雅的風格,同時也具有白族民間小調歡快、活潑的特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9.第八節民間歌舞藝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