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五節民族文化價值(1)

12.第五節民族文化價值(1)

一、白族地區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和南亞、東南亞聯繫的重要樞紐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白族地區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成為中國內地及東亞與南亞、東南亞、西南亞乃至中亞地區的重要陸上通道,是上述地區之間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多民族、多地區的不同文化在此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促進了白族文化的展,也造就了白族文化的特有價值。

大理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南沿,位於東亞漢文化、南亞印度文化、青藏文化、中南半島海洋文化之間,自古以來即是多種文化交匯疊合的地區。先秦時期,秦蜀文化、古越文化和荊楚文化都在此交匯。漢晉以後,大乘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上座部佛教文化又在此交匯疊合,孕育出更加繁複多樣的文化。大理地區高山南北縱列,怒江、瀾滄江河谷形成的天然通道是古代氐羌南下與濮越北上的走廊。金沙江沿川滇邊境通向華中,密切了古代南中與巴蜀的聯繫。從保山塘子溝距今7000年的舊石器文化遺址看,保山、大理一帶與東南沿海以至東南亞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化上的聯繫。距今4000年的賓川白羊村新石器文化遺址,帶有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一些特徵。此外,南嶺地區的古越文化,也經貴州等地到達滇西地區。

千百年來,亞洲有兩條著名的古道都與大理有密切關係。一條是被稱為「南方絲綢之路」的「蜀身毒古道」,這是迄今學術界公認的中國對外交往最早的國際通道;另一條是「茶馬古道」,是唐代以來溝通我國南方川、滇、藏三省民族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民間通道。大理恰恰處於這兩條通道的交匯點。大理在古道上的樞紐地位促成了滇西乃至雲南各民族較早接受來自巴蜀地區的漢文化影響,同時,南亞、西南亞以至中亞的經濟和文化影響也通過古道傳入雲南,並進入內地。大理一直被稱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客觀地反映了大理在亞洲文化展史上的突出價值。白族文化在各個層面上都十分鮮明地體現著文化交流所形成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就是白族文化的價值所在。

二、白族文化的多源和多元特點極為鮮明,這在中國各民族中極為少見

1。族源方面

關於白族的族源,學術界主要的意見有氐羌說、土著說、漢族移民說、多源說等。通過多年的研究,又綜合各方面的材料看,現在人們已傾向於認為,白族是一個多源同流的民族共同體。也就是說,白族是洱海地區的土著居民,融合了南下的氐羌族群的一支,同時又融合了各個時期(尤其是明代以來)大量的漢族移民而形成的。族源上的多源同流,是白族文化多元性的重要基礎。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族的宗教信仰,在世界民族宗教信仰中也有其突出的特點。這一特點就是宗教信仰的多元性。一般來說,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可能是單一的,但是,像白族這樣同時信仰多種世界性宗教,而且都創造了豐富達的宗教文化的民族,卻是極為少見的。白族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即本主崇拜,同時,白族在歷史上還曾經信仰道教和佛教,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儒教在白族地區也是影響深遠。不僅本主崇拜具有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而其道教和佛教在歷史上也都盛極一時,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白族地區至今仍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佛教和道教文化中心。多種宗教共存共生,相依相存,構成了人類文化和睦共存的美好圖景。

3。語文字

白族的語文字,同樣是多元文化的結合體。白族語由於語結構的多元性,在少數民族語研究中有著獨特的價值,在國內外語學界也受到高度的重視。尤其是古白文,它在白族民間使用已有1000年的歷史。這種文字更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結晶,其造字方法,是借用漢字及漢字的偏旁,按白語的音義,重新組合造成新字來記錄白語。這樣的文字是在漢文化的長期影響下展起來的,學術界稱為漢字系文字,在中國和東亞地區有近20種,但只有少數幾種展較為完備並使用至今,白文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第五節民族文化價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