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二節音樂和舞蹈(5)

15.第二節音樂和舞蹈(5)

頭巾舞:這是俄羅斯族婦女喜愛的一種集體舞蹈。跳舞時,她們手拿頭巾,一手叉腰,不斷改變隊形,變換步法,舞姿婀娜舒展,節奏輕快。其動作特點是單腿跳,技巧很高,一或二人表演。各種俄羅斯舞蹈,以其獨特的魅力,已經流傳到世界各地,受到世人的廣泛喜愛。俄羅斯婦女的頭巾舞和男子的趕馬車舞頗有特色,深受人們喜愛。民間舞蹈《阿金諾其卡》(單身者)就普遍流行於新疆伊寧、烏魯木齊、塔城等地。

波爾卡:這是俄羅斯族的一種社交舞,多為青年所跳,雙人舞形式。舞蹈可前可后,或橫跳或男帶女進行,節奏為2/4拍。舞蹈由男女並排單拉手,起拍時二人朝一個方向走,第二拍單踢腳,拉著的手亦隨之舉起(或相背而跳),亦可攜手,腳下作單抬腿,朝一致的方向跳兩拍,復以抬起的腳相碰另一隻腳,原位再跳。

提到波爾卡,就不能不提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民間藝人獎」獲得者塔城市俄羅斯族舞蹈愛好者紐霞,她的漢族名字叫孫桂芳。紐霞已經過了七十歲,早已經當了奶奶,可誰會想到2006年9月,這位老奶奶在自治區屆民間文化藝術節上,憑著獨舞《阿吉若其卡》,獲了大獎,而這個舞她已經跳了六十年。

紐霞說:「中國俄羅斯民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活中音樂和舞蹈,如同空氣和陽光一樣不可缺少。每當勞作了一天,親朋好友就會聚在一起,拉起巴揚,彈起巴拉萊卡,跳舞唱歌驅散勞累。」她還說自己像母親。母親年輕時非常漂亮,有一副好嗓子,還會跳好多俄羅斯舞蹈。後來,嫁給了當時在蘇聯做生意的中國父親。1939年,他們帶著剛滿兩歲的紐霞回到了祖國。上小學的時候,母親教會了她第一個完整的俄羅斯族舞蹈《阿吉若其卡》,從此她迷上了俄羅斯族舞蹈,像是穿上了「紅舞鞋」再也停不下來了。

紐霞回憶說:「為了我跳舞,母親作出了很多犧牲。有一年,學校為聖誕晚會排練舞台劇《白雪公主》,我在劇中扮演白雪公主。當時演出服要自己準備,那時是困難時期買布要憑票,哪有多餘的票買布做裙子啊,那天晚上我急得哭了。第二天早晨我醒來時,看到枕邊放著一條鑲著花邊的純白色公主裙,我高興得從床上蹦了下來。突然,眼睛被陽光刺了一下,我這才現家裡帶花邊的窗帘不見了,那可是姥姥給媽媽的嫁妝啊!我撲進媽媽懷裡哭了:『嗚嗚……媽媽!媽媽!我再不跳舞了……我再也不當白雪公主了!』可媽媽安慰我:『我的孩子,你是天底下最美的白雪公主,你要是不去,那七個小矮人就會急哭的!』那天晚會上,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我穿上那條裙子,成了最美的白雪公主。以後,每逢聖誕晚會,我都扮演白雪公主。」

2005年夏天,央視文藝頻道來塔城錄製一套中國俄羅斯族民間歌舞節目,紐霞領舞的《波爾卡·巴巴其卡》被選中,播出后紐霞有了名氣。一時間,居住在內蒙古、東北的中國俄羅斯族人,有的通過電話,有的專程來塔城,找紐霞要求學習俄羅斯族傳統舞蹈。

不過紐霞對俄羅斯族傳統舞蹈的未來也很擔憂,她說:「現在俄羅斯族的年輕人,大多不知道俄羅斯民族的文化風俗,如果再不教他們,恐怕我從母親那繼承的有限俄羅斯族文化就會慢慢失傳。我只要還能動,就會一直跳下去。」

克拉科維克:俄羅斯族的民間舞蹈,也是一種集體舞,往往在婚禮或集體聚會上能夠欣賞到這種舞蹈。跳克拉科維克舞時兩人一組,並肩站立,舉起左右手相握,手臂舉至肩高,後面依次排成長列,隨著音樂,向前走三步,向後退三步,然後面對面拉起雙手向前向後各走三步,相互擁肩轉圈,一套動作結束,再從頭開始。長長的蛇陣沿場地轉一圈為一個回合。

三、中國俄羅斯族的樂器

俄羅斯族的器樂文化也比較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能演奏樂器,民間常見的樂器有手風琴、吉他、曼德琳和「巴拉萊卡」等。「巴拉萊卡」是一種頗具特色的俄羅斯民間樂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俄羅斯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俄羅斯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第二節音樂和舞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