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四節生態資源(1)

8.第四節生態資源(1)

黎族居住的海南島中南部,其東南濱海與西沙群島相望,西北部瀕臨北部灣,東接萬寧市和瓊海市,北靠儋州市、澄邁縣和屯昌等縣,最南部為三亞市的鹿回頭村。***地理位置很重要,控制著我國南部沿海的交通,在國防和經濟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黎族居住區的總面積共有1。79萬多平方公里,占海南島總面積一半稍多。全境以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和500米以上的山地為主,丘陵和山地約佔總面積的80%。境內丘陵起伏,群山聳立,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1座。著名的五指山有如五指插入雲霄,巍峨壯麗,高達1800多米,是海南島的主峰。在群山之中,散布著大小不一的丘陵性盆地和河谷階地,著名的如通什盆地、營根盆地、東方盆地、白沙盆地、樂東盆地等,只有東南部、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延展著較寬廣的沖積平原。黎族的村莊就散布在這些盆地、河谷和海濱平原之上。

黎族居住地的地勢一般是東北高,西南低,島內各大河流如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均源於五指山區,形成由許多獨流入海的河流組成的放射狀水系。由於河谷狹窄,灘多流急,不便於航運,但流量豐富(如萬泉河的相對流量相當於長江的4倍),有利於農田灌溉和水力電。

一、五指山山脈

海南省三大山脈之一,分佈地帶較長而廣。以五指山為中心,東北部是定安縣南部的母瑞山,西南部是通什市西南角的馬嘴嶺。所涉及的市縣,除了安定縣和通什市外,還有瓊海市、萬寧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等。主要的高山有五指山(1867米)、三角山(1499米)、青春嶺(1445米)、生毛嶺(1374米)、創造嶺(1366米)、馬嘴嶺(1317米)、大吊羅(1290米)、牛上嶺(1289米)、昴日嶺(1284米)、哥分嶺(1223米)、熊狼嶺(1202米)、南育嶺(1201米)、紅水嶺(1178米)、崩嶺(1158米)、香蕉嶺(1154米)、同安嶺(1114米)、甘蔗嶺(1111米)、七仙(即「七指」)嶺(1107米)、九排山(1067米)、石土嶺(1050米)、報馬嶺(1045米)、峨屈嶺(1040米)、峨灶嶺(1030米)、駁白嶺(1026米)、尖嶺(1019米)、阿陀嶺(1006米)等。

二、黎母山山脈

海南省三大山脈之一。分佈的地帶涉及到黎族地區4個縣(市),即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通什市和樂東黎族自治縣。以鸚歌嶺為中心,東北部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北部的黎母嶺,西南部是樂東黎族自治縣西北部的尖峰嶺。主要的高山有鸚歌嶺(1811米)、猴獼嶺(1655米)、馬域嶺(1546米)、毫肉(1530米)、雅加大嶺(1519米)、白石嶺(1518米)、斧頭嶺(1441米)、紅賣(1430米)、黎母嶺(1412米)、尖峰嶺(1412米)、霸王嶺(1495米)、仙婆嶺(1347米)、馬嘴嶺(1317)、七差大嶺(1267)、上嶺藤(1260米)、指一嶺(1257米)、蒙瞳嶺(1254米)、單峰嶺(1237米)、鸚哥傲(1224米)、南峰山(1223米)、坡倫嶺(1217米)、峨賢嶺(1162米)、頭運針(1162米)、黑沙嶺(1116米)、金溝嶺(1104米)、蝴蝶嶺(1102米)等。其中,霸王嶺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三大木材基地之一,主峰高1411米,總面積117萬畝,跨越昌江、白沙、樂東和東方等市縣黎族地區。自然生態系統保存完整,有繁多的珍稀動植物生長繁衍,是我國熱帶生物資源豐富的綠色寶地。保存著原始熱帶雨林環境,其種類達1400多種,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27種。黑冠長臂猿是世界上四大類人猿之一,內設有保護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裡建立了生物圈研究基地。尖峰嶺位於海南島西南部的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是我國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熱帶雨林公園所在地,嶺高1412米,山峰直指雲間像把利劍,故名尖峰,是海南省珍貴林木生產基地。尖峰嶺森林資源豐富,有花梨、母生、子京、坡壘等高等植物近1000種,林區內有黑冠長臂猿、孔雀雉、雲豹、黑熊等珍稀動物,建有黑冠長臂猿保護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四節生態資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