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四節生態資源(5)

12.第四節生態資源(5)

位於壩王嶺林區南部的獼猴嶺一帶,面積3。2萬畝,既是原始森林,也是我國唯一的黑冠長臂猿自然保護區。黑冠長臂猿是世界上四大類人猿之一,在我國僅在海南島和雲南省西雙版納有少量群體,被國家列為一類保護動物。黑冠長臂猿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據2008年調查,保護區內僅有黑冠長臂猿共4群18隻左右,瀕臨絕種危險。

(二)陵水縣南灣嶺獼猴自然保護區

位於陵水縣南部新村港對面的南灣半島,面積1。4萬畝。1976年5月在1965年建的獼猴自然保護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主要保護被國家列為二類保護動物的獼猴。

(三)東方大田坡鹿自然保護區

位於縣城八所鎮東側的大田鄉,面積3。8萬畝,1976年5月建立,主要保護海南坡鹿。保護區內的植被是稀樹草原,適宜坡鹿生長。坡鹿是我國17種鹿類動物中最珍貴的一種,全世界只在海南有少量分佈。坡鹿有很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

(四)白沙縣邦溪坡鹿自然保護區

位於白沙縣西北部邦溪區,面積5600畝,建於1976年5月,以海南坡鹿為保護對象。但據調查,1984年時,因濫捕,保護區內無一坡鹿生存。

(五)樂東縣尖峰嶺熱帶原始森林保護區

位於樂東縣西北部尖峰嶺林區,建於1956年,是當時全國16個自然保護區之一,是海南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熱帶雨林、長臂猿、孔雀雉。現有2。4萬畝熱帶原始林,植物1000多種,鳥類150多種,昆蟲近千種,還有大量微生物。

(六)陵水縣吊羅山熱帶森林自然保護區

位於陵水縣西北隅吊羅山的白水嶺林區,總面積6萬畝,主要保護熱帶珍貴動植物資源。植被狀態原始,物種豐富是其特點,為林業科研和教學提供了良好基地。

(七)保亭縣甘什嶺自然保護區

位於保亭縣南部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面積2。5萬畝,建於1983年8月,主要保護熱帶珍貴的「無翼坡壘」(俗名鐵棱)。這種樹屬龍腦香科,通常高12~15米,樹榦筆直,樹皮光滑,紅褐色,有黃白斑紋,木質堅韌,是製作高檔傢具和造船的上乘材料。在世界上,此種樹分佈在高、中山嶺的熱帶雨林中,本島的無翼坡壘卻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次生雨林中,形成獨特的生態群落。

十二、藥材資源

海南省黎族地區中部,山嶺連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野生藥材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黎醫治病使用的藥物,可分為植物藥材和動物藥材兩種。

(一)植物藥材

植物藥材可分為草本、木本、藤本3種。草本藥材如薑黃、地膽頭、旱蓮草、山藥、天門冬、雞屎藤、金刁、銀不換、益智等,木本藥材有木棉、檳榔、麻風樹、三角楓、木蝴蝶、樟樹根、黃皮樹葉、芒果樹皮等,藤本藥材有過江龍、過山龍、血藤、無根藤等。其中最為有名的4大南葯是:檳榔、益智、砂仁和巴戟。另有珍貴的沉香和抗癌良藥海南粗榧等奇特藥材。

(二)動物藥材

沙窩牛、黃蹄、熊膽、鹿茸、山馬胎等都可入葯,熊膏、鹿膏、猴膏是黎族地區珍貴的動物成藥。

隨著人們對黎區藥材愈加深刻的認識,人們已從以前任其生長,隨意使用的狀況轉變為自覺保護其生長,對適宜種植的種類進行人工栽培、養育,從而高質高效地揮黎族地區藥材資源的作用。

十三、礦產資源

據地質礦產部門探明,黎族地區有鐵、鈦、金、銀、銅、磷、鉛、鋅、鉬、鋁、錫、鋯、雲母、石英、螢石、水晶、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油、天然氣等多種礦產資源,此外還有許多伴生礦。鐵、鈦、金、石油、石英等礦產儲量比較大,鐵礦在昌江、三亞、東方、白沙等地均有分佈,以昌江儲量最大。昌江石碌礦區的鐵礦石平均含鐵量為51。35%,最高可達70%左右,是我國著名的富鐵礦產區,並以其總儲量大、品位高聞名於國內外。鈦礦主要分佈在沿海沙灘和大陸架,儲量豐富,在三亞、樂東、陵水等地有分佈。金礦在東方、白沙、樂東、昌江、陵水有廣泛分佈,分為金礦和砂金礦兩種。石英礦比較有名的礦點在東方的八所和昌江的南羅鎮一帶。位於樂東黎族自治縣西南部的近海大陸架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鶯歌海盆地經初步勘查,已得知蘊藏有原油儲量8億~10億噸。天然氣田的儲量也非常可觀。黎族地區礦產種類多,分佈廣泛而又零散,為礦產的勘查與開採帶來一定的困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第四節生態資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