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節人口發展狀況(1)

6.第三節人口發展狀況(1)

由於毛南族祥地的三南地區山多地少,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生產力展長期停滯,因而毛南族雖然在這裡生生不息了千百年,但人口展極為緩慢。

直到民國年間(1912~1949年),操毛南語的人口約為15000人,其中絕大部分(約11000人)聚居在思恩縣(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上南、中南、下南3個鄉,其餘4000多人聚居在與「三南」地區接界的川山、水源、洛陽各鄉以及南丹縣七圩和河池縣(今金城江區)的下橋周邊地帶。

惡劣的自然環境,苛刻的生產生活條件,嚴重地阻礙毛南族社會、經濟與人口的展,也造就了毛南人民特有的民族個性:堅韌頑強、勤奮謙遜、團結互助、開放包容、勇於逆境求生的意識、渴望走出大山的心態以及自覺向兄弟民族學習先進生產技能的秉性。自清朝初葉以來,由於「三南」地區的生產力得到展,人口逐漸增多,「三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已不堪人口增加的重負。於是毛南族人開始向周邊地帶的水源、川山、洛陽、思恩、大安等壯族鄉鎮的水稻種植地區遷移,謀求相對有利一點的生存展空間。

毛南族人口從傳統的聚居區「三南」外遷,概略地說,可以分為3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為清朝中後葉時期。毛南人在外出做生意、做手藝或打工時,只要與當地壯族、漢族人民攀上親戚,交上朋友,就可以擇機挑選安家落戶的地方。根據資料顯示,毛南族部分人在明清時期,曾先後遷到河池市境內的都安、羅城、思恩等縣定居。目前在這些地方的毛南族人都已經基本上漢化、壯化了,但都還知道他們的祖先來自毛南山鄉,近年還常組織代表尋親祭祖。到了民國年間,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毛南人外出做生意、做手藝或打工遷出的機會減少,還接納了為避戰禍進入毛南山鄉的漢族、壯族人民。第二個外遷高峰期出現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土地改革后,緊隨而來的是合作化運動。當時,環江村村寨寨都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都成了靠勞力吃飯的人民公社社員。社員們現田地越多,徵購、掛購糧食、雞、鴨、蛋品及生豬的任務就越重,田地多的壯族生產合作社社員為減輕負擔,樂意將田地劃出,接納以勤儉著稱的毛南人民。此時遷入壯族地區的毛南人,仍沿襲「聚族而居、同姓聚居」的習慣,單獨另建村寨、生產隊,或者聯絡數家同姓同宗兄弟姐妹,插入壯族村寨或生產隊安家落戶。第三個外遷高峰期出現在20世紀**十年代。政府總結了扶助貧困人口的經驗教訓,改變了扶貧解困方法,變沿用多年的「救濟型」「輸血型」扶貧解困政策,為「扶智型」「造血型」扶貧解困方式,安排專項資金,有計劃、有組織地搬遷到耕地充足、社會狀況較好的鄉鎮,設立異地安置場,同時對青壯年進行一門以上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從事以糖蔗、桑蠶、水果為主導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歷次外遷到壯族、漢族地區的毛南人,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產生活環境,取得較大的進步與展,並很快融入當地的壯族、漢族社會文化之中。毛南族的人口得到了增加。

據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國毛南人口為22419人。20世紀80年代,在國務院批准成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前夕,按照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關於恢復或改正民族成分》的通知精神,祖輩遷離毛南家園,遷入壯族、漢族地方居住,或因其他原因兒孫已改為壯族、漢族及其他族籍的三代之內有毛南族血緣的,可以申報改正或恢複本民族族籍。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毛南族人口增至73370人,比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22419人增加50951人。其主要原因是由恢復、改正族籍而增加的。

毛南族傳統聚居區「三南」的人口,在民族展史中,其比例出現過明顯的變化。如據1964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三南」地區毛南人為14263人,佔全國毛南族總人口的63。62%;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三南」地區毛南人口增至24000多人,佔全國毛南族總人口的比例卻降為32。71%,這說明遷移到壯族、漢族地區的毛南人口,獲得較好的生產生活條件后,人口增長的速度,比在原聚居地要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三節人口發展狀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