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節族源族稱(2)

4.第二節族源族稱(2)

二、源流辨析

關於毛南族的源流,有兩種說法,一是外來說,二是原住居民說。***

持外來說的是毛南族民間。幾乎所有毛南族人都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外來的。如占毛南族89%以上的毛南族譚氏認為,他們的祖先叫譚三孝,是來自湖南的;毛南族覃氏則說,他們的始祖姓王名龍,是某朝的「國舅」,來自山東;盧氏說其祖是福建人;蒙氏說其族來自貴州等。他們甚至把這些傳說編成始祖歌,刻入石碑,代代相傳。其中最著名的是譚三孝的傳說。相傳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毛南人譚燦元「恐后不知祖籍之所在」,便將譚三孝的傳說「勒碑永存」。其碑文的內容記載了譚三孝來到毛南地區,開創毛南族譚氏的經歷。稱譚三孝原是「湖南籍常德府武陵縣東關外城太平里通長街古靈社,特授河池州知州事加三級記錄二次,號譚三孝,字超群,諱澤深,奶名僚。幼習詩書,十五進士,二十補廩。明嘉靖元年(1522年)取中八名舉人。二年會試,復中五十名進士。主考童起鳳書升東粵肇慶高要知縣,粵東督撫梁大棟拔擢廣西慶遠河池知州。蒞任三年,廠務水災,歸貢(空)廠稅銀八千,無由填足,罷職歸農,逃散異鄉」。幾經遷徙,最後「移居毛難土苗地方,賣貨生理」。后因得到當地地理先生康節的幫助,選擇在毛南堂八地方的「鳳騰山」一地「禮葬嚴親」。繼而又同當地人方剛振結盟,聯成姻緣,生男育女,耕織鑿飲,同當地土苗互語,安居落戶,逐步展成為毛南族第一望族。以上說法,還被民間歌師編成排見、山歌廣為流傳。目前絕大多數毛南人對此都持認同的態度。晚清時期,毛南名士譚妙機曾跋山涉水,遠赴湖南尋根。譚妙機回來之後,向族人述說他曾到過湖南籍常德府武陵縣東關外城太平里通長街古靈社,並拜謁了譚氏宗祠。據他自己說,當時,譚氏宗祠門前有聯云:有竹有梅先澤地;半耕半讀古譚家。還得到譚氏的字輩詩二十字:道元洪光大,士子必登科;昌應居遠祖,宗維勝澤長。1952年,中央民族學院教授王昭武帶領少數民族調查組對毛南族進行全面的調查,現譚家世譜碑上的內容多為杜撰:「武陵縣東關外城太平里通長街古靈社」為烏有地名;「嘉靖元年(1522年)取中八名舉人」,查當年檔案,中舉名單中並無姓譚者;主考官「童起鳳」亦無其人;「粵東督撫梁大棟」也查無此人;當年的高要知縣、河池知州,皆非譚氏。只是「高要」「河池」等地的地名屬實,而毛南族地區的地名也屬實。再看看譚妙機所傳的那副宗祠對聯,我們細一看就知道,那根本不是宗祠對聯的形式,只是譚妙機自己的感受。也許這位毛南族文人真的到過常德,也許他真的在某個地方找到了所謂的其祖先的源地。但那裡早已一片荒蕪,滿眼芳草萋萋,除了風吹草動,已無人煙。於是,作為詩人的譚妙機免不了一聲感慨:有竹有梅先澤地。筆者曾訪問過譚妙機的後人,問他們其祖何以如此不遠千里跑到洞庭湖畔尋根。按當時的交通狀況,要徒步從桂西北到常德,其艱難險阻可想而知。他的族裔譚珍珠說:「那時,譚妙機想參加科舉,怕官府說毛南人是蠻人,不讓考。所以一定要去證明自己不是蠻人,而是從湖南來的,也是漢人。」由此,我們再看看譚妙機的下聯:半耕半讀古譚家。分明就是他的美好願望,譚氏的子孫一定要半耕半讀,然後考取功名。

那麼,既然譚氏是外來的,為什麼其祖先一定定名為「譚三孝」,而不是別的?這其實是毛南族譚氏受桂西北文化的影響之故。在桂西北一帶,幾乎所有的譚姓和覃姓都認為其祖先是「譚三孝」。姓覃的人大多認為,他們的始祖本來叫「譚三孝」,後來改名為「覃懷滿」。據此,有學者認為,「譚三孝」並無其人,只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在桂西北十分深入人心。有著強烈開放意識的毛南族也接受了這個「概念」,把自己的祖先定為「譚三孝」,認為自己是譚三孝的子孫,就可以不被別人另眼相看了。譚家世譜碑上明確記載,譚三孝於1543年來到毛南族地區,距今不到500年。可現在毛南族譚氏人口已有4萬多。在毛南地區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人口增長不會這麼快。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毛南族譚氏的祖先為毛南族地區的原住居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二節族源族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