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生產習俗(1)

1.第一節生產習俗(1)

毛南族世代居住於雲貴高原東南麓的余脈之間,即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三南」地區。***少部分散居於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南丹、都安以及環江的各個鄉鎮。他們亦是從「三南」地區搬遷過去的。「三南」地區是毛南族的聚居地、祥地,也是毛南族傳統文化的保存地。

歷史上,毛南族人民在改造自然、展生產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合山區生存環境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一系列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由於耕地狹窄,毛南族人至今仍然使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腳踏犁。為提高土地使用率,在種植主糧的同時,還採用複種、間種、套種的耕作方法,在田間地角種上瓜果和蔬菜,以提高面積產值。那裡氣候溫暖濕潤,雨季常有山洪暴,因此,他們的干欄住屋都用料石砌起高高的牆基。連柱墩、階梯、村間巷道都用精緻的料石鋪就,既美觀,又能防潮防水。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三南」地區草木茂盛,桫樹葉、竹葉草遍山皆是,使之成為槽養毛南菜牛的最佳基地。那裡盛產金竹、墨竹,石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他們編織「頂卡花」以及石雕木刻等民族工藝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米蜂仔、魔芋糕、毛南三酸是毛南族特製的飲食品種。20世紀50年代以前,毛南族一直過著以耕作農業為主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在衣著方面,從棉花的種植到紡紗織布,從染料的種植到加工印染,從布料的剪裁到縫製成衣,皆由各家各戶的婦女承擔。緄邊衣、五扣衣、貓鼻鞋、馬蹬衣、騎馬褲等是毛南族衣著的亮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毛南族盛行早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婚姻常由媒婆牽線、父母做主,於是就有搶花帽、送墊、定牛錢、穿耳踩門、踢竹橋、鴛鴦床、棉、走媳婦路等習俗。舊時,毛南族婦女懷孕后,家人便找算命先生占卜,推算婦女妊娠期會遭何種困難,並指出相應的祭解方法,以求母子平安。孩子出生時,要燒臨盆水、穿三件衣、迎踏生、辦三早會,接著又舉行剃頭禮、安名、賣貓月、取背帶等儀式。年過六旬要舉行添糧扶馬補壽年。老人去世時,有買沐浴水、喂上路飯、放舌下錢、報喪、肥譜、回家、分田等習俗。毛南族與壯族、漢族等族雜居,受雜居民族文化的影響,在節日中既有與壯族、漢族等民族共同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同時,毛南族又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如廟節(亦稱分龍節)、修路節、南瓜節等。即使和壯族、漢族等民族共同的節日,也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具有本民族獨特的活動形式,如春節的「晨讀」「洗槍」「放鳥飛」,清明的「趕祖先圩」,中秋節的「射月亮」等。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子民,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風物。

一、寸土必耕

毛南山鄉的大石山區,特別是西南部一帶耕地有限。因此,人們對土地十分珍惜,常常把山上的石頭壘起一道道石牆來保持水土。秋收后,從山下往上望,只見石頭不見地,從山上往下看,只見瓢一塊碗一塊的旱地,人們稱之為「雞窩地」。這些「雞窩地」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動,也能長出東西來,於是得出這樣的結論——「土能生黃金,寸土也要耕」。

誰家捨棄一塊「雞窩地」不種,就被輿論指責為懶漢。如果現哪裡有可耕種的地,人們便扛起腳踏犁去翻幾塊土,然後打結子插上,這叫「地標」,別人見了就不去搶種了。地里的石縫沒有土,為了能種上一蔸玉米或南瓜,就用泥箕把別處的土挑回來,填滿石凹種上作物。「垌場」農家屋前的石頭上或曬台上,常見用廢籮筐裝滿肥泥,種上蔥花、大蒜或瓜類,像花園裡的盆景。為了充分利用地力,毛南族多實行輪種、間種、套種,複種指數比附近壯族、漢族地區高。如在玉米地裡間種黃豆,套種紅薯、南瓜、飯豆、貓豆等,讓藤蔓攀上石頭。在進行玉米第二次中耕時,就給黃豆整好了地,松好了土。黃豆初期不需要太多陽光,而需要水分。長高了的玉米正好給黃豆創造芽出土的條件。等黃豆需要陽光時,玉米已經成熟了,把玉米稈割回來,地里就只見黃豆和紅薯藤。黃豆在紅薯中間向上生長、開花、結果,還給紅薯留下根瘤菌所制的氮肥,促進紅薯生長。此外,還在地邊種上番茄、辣椒和香瓜等,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和陽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生產習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