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九節毛南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1)

25.第九節毛南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1)

毛南族對自己的民族同胞極其友善,能做到克己忍讓,以和為貴,但當面對帝國主義入侵時,卻毫不猶豫地舉起武器,勇往直前,與中華民族其他同胞並肩作戰,對來犯之敵進行堅決打擊。

眾所周知,毛南地區山高林密,溝峪縱橫,既能潛藏虎豹和黑熊等兇猛動物,也是匪患兵災的頻地帶,所以毛南人自古就養成習武健身的習俗和保家衛國的優良傳統。自清朝以來,毛南山鄉的團練就以勇武著稱。民國時期(1912~1949年),新桂系主政廣西。新桂系在抗戰前即在全省實行「寓兵於民」的民團政策,放手讓各地組織展民團。環江的民團展迅速,受到白崇禧的高度讚賞。白崇禧曾於1936年8月與黃紹竑、李品仙等新桂系的高層親臨環江,並在當地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閱兵式。當時,上南鄉、中南鄉、下南鄉都組隊參加了這次閱兵式。由此可以知道,當時毛南族的民間武裝已經有一定規模,否則,不會引起白崇禧、黃紹竑等桂系巨頭的重視,並隆重地檢閱一支非正規軍武裝力量。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宛平盧溝橋挑起事端,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又在上海淞滬點燃戰火,並瘋狂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時有「模範省」稱號的廣西,在人力物力等並不富足的況下,派出兩個集團軍投入淞滬抗戰,即第十一(司令李品仙)和第二十一(司令廖磊)集團軍。其中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第四十八軍中,有數百名環江籍子弟。此役,廣西軍打得堅決、沉著、機智,給進攻的日軍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得到友軍和軍委的讚揚。當然,廣西軍也付出極大的代價——第二十一集團軍6名旅長3死2傷,陣亡團長有廖雄、謝鼎新、褚兆月等10多人,下級軍官更是傷亡慘重。毛南族子弟兵也在這次慘烈的保衛戰中,不落人後、勇於戰鬥,僅173師1034團9連就有譚昌等6名譚姓毛南族子弟血染沙場,壯烈捐軀,名垂史冊。倖存的毛南族官兵,在家書中如實地描繪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與兇殘,喚醒了環江各族人民群眾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識。環江各族人民紛紛表示一定要與日軍奮戰到底。

1938年秋,桂林電影教育隊隊長,思恩縣上南鄉內盧屯毛南族青年盧顯書先生,為了更有效地激家鄉人的愛國熱,帶著愛國主義教育片《八百壯士》,跋山涉水回到家鄉,在思恩縣城(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城)和其他鄉放映。《八百壯士》講述的是民族英雄謝晉元帶領中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1營官兵,孤軍堅守上海閘北四行倉庫,與強大的日軍進行殊死血戰,掩護主力撤退的故事,引起環江民眾極大的共鳴。

隨後,南京、廣州、武漢等大城市及沿海地區,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大片國土淪陷敵手的消息,極大地震驚了尚處在後方的環江民眾,包括毛南族在內的環江人民深知自己的祖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都積極備戰,掀起買槍、造槍、隨即投入抗日戰鬥的浪潮。

1944年秋,日寇攻陷桂林,廣西各地形勢吃緊,宜州、環江、河池、南丹等鐵路沿線的鄉紳、百姓結幫成隊地到車站暗偷明要槍支彈藥。守衛的官兵知道群眾搶奪武器,實為日後抗日之需,都有意無意地視而不見,讓老百姓儘力扛槍挑彈。日軍迫近宜州時,守軍奉令燒毀物資,軍列爆炸,槍支彈藥及各種物資散落遍地。黔桂鐵路就在毛南山鄉邊沿,毛南青壯年趁機到車站要槍、搬東西。當時,毛南山鄉青壯年已經武裝到差不多人手一支槍、一箱子彈的地步,幾乎全民皆兵。

抗日戰爭後期,日軍在正面戰場受阻,便企圖從廣西開闢兩條新的戰略通道,一條從廣西南丹沿鐵路線直奔獨山、襲擊都勻、攻佔貴陽,然後直取重慶;一條則從環江穿越黔桂古道,從側面奔襲都勻,與從南丹方向進軍的日軍會合。如果這個意圖實現,中國抗日戰爭將是另一個局面。這兩條線路,一條從毛南地區的西邊擦肩而過,一條則跨過毛南地區的北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5.第九節毛南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