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7)

20.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7)

在漢族大批遷入嶺南之時,也大批遷入福建。***僅貞元四年(788年)「奔閩之僧尼士庶」一次便達到5000人。7唐文學家徐彥伯的兒子徐務、宋代築木蘭陂的李宏的祖先、河南考城人江文蔚等皆於此時避亂入閩。8及至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率兵入閩,有眾數萬,后王氏割據福建,部眾皆居留福建。王氏部眾以光州人為多,史載「光人相保聚,南徙閩中」1。五代福建觀察使王審知為人儉約,好禮下士,不少士人皆自中原遷居福建,如「王淡,唐相溥之子;楊沂,唐相涉從弟;徐寅,唐時知名進士,皆依審知仕宦」2。

由於唐後期五代移民較多,福建人口迅速增加,北宋初,福建戶數較唐開元增加三倍多,以唐天寶福建各州轄境為單位,唐開元至北宋初太平興國年間的各州戶數增長百分比,以西部建州為最高,達837%;依次向汀州、福州、泉州遞減。可見唐後期五代遷入福建的漢族流民主要來自江西、浙江西部,然後經閩江而向東,向南、北兩側轉徙。

隋唐之時遷入華南的漢族除了流士和流民以外,也有駐守落籍的軍人。如唐王朝在與南詔相爭之時,還派大批軍隊到廣西駐防,僅大中年間,派到邕州駐防的軍隊就有1萬人左右。又如總章二年(669年),福建南部漳州地區「蠻僚」起兵反唐,光州固始人(今河南固始)陳政奉命率將士113員、府兵3600名進入閩南,后其母和兄弟又帶領58姓軍校前來支援。平叛后,陳氏子弟及其部下皆定居在漳州一帶,3成為今漳州、潮州居民的先祖。隋唐漢族的大批遷入華南,推動了華南漢族的進一步展,其結果是一方面使得已開始漢化的俚人進一步漢化,經過隋唐民族融合的熔煉,與漢族雜處的俚人「自隋唐之後漸襲華風,休明之化,淪洽於茲:椎跣變為冠裳,侏倩化為弦誦,才賢輩出,科甲蟬聯,彬彬然埒於中土」4。與此同時,華南漢族中的粵人在其形成的道路上走完了最後一個階段,即將最終形成。所以唐代廣東的戶口較隋增加了一倍多,即從隋代的102780戶,5增加到唐代的209584戶。6可見,俚人確實已「列為郡縣」,「屬於中國」,「同之齊人」7了。

五、宋元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展

歷史驚人的相似,使得天下大定的隋唐以後又出現了與三國兩晉南北朝相似的宋遼夏金的分裂時期。這一時期從契丹神冊元年(916年)阿保機建遼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滅亡,共364年,其間先是遼、北宋、西夏的鼎立,后是金與南宋的對峙,最後由元朝統一了中國。元朝共歷89年,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元末人民大起義中滅亡。

在這動亂的時代,北方漢族以更大的規模向南方遷移,從宋靖康之亂以後始,經南宋與金對峙,南宋與元對峙及至南宋滅亡,斷斷續續地綿延了一個半世紀之久。在這次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遷移中,又有大批的漢族遷入華南。

(一)遷入廣東的漢族

宋元之時,中原漢族遷入廣東有兩次大的浪潮。

第一次是北宋末年,金兵入汴后,中原大亂,宋高宗南逃,中原漢族隨之大規模南遷,《宋史·高宗紀》: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朝廷命「出米十萬斛」以濟太湖一帶各州府「東北流寓之人」。但是金兵窮追不捨,從兩浙打到今江西南昌,迫使遷到這一帶的中原漢族士民輾轉南逃而入粵。這次入粵的漢族既有流士,又有流民。

建炎三年七月,隆祐太后率部分官吏士民入江西,曾在嶺北的虔州停留一年。隆祐太后返回臨安時,「士民既沒有隨太后赴臨安的條件,又勢不能北還,因而不得不更南度大庾嶺,求安身之地」1。建炎四年(1130年),李綱自海南流放回來,自廣西入廣東,作《江行即事八》,詩中提到「衣冠避地成僑寓,風月留人長往還」2,顯然是針對沿途所見有感而。入粵漢族多以今南雄縣珠璣巷為翻嶺進入廣東的第一站,然後經此轉遷各地。嘉靖《廣東通志》引《南雄府圖經》:「嶺上古有珠璣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孫。」乾隆《南雄府志》說:「廣州故家巨族,多由此遷居。」故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下詔令給在嶺南避難的中原士大夫以「廩祿」。3而入粵的流民亦不絕於書,如陳猷,「其先汴梁人,仕宋。金陷汴,遷南雄珠璣里」4。陳息卿,「其先汴梁人。祖鐸,宋承事郎。欽宗靖康末,扈蹕(指隨宋高宗)於杭。遂入廣,家於番禺、增城之間」5。「湯氏,邑(新會)之著姓也,自其先汴人,隨宋南渡,居嶺南南雄」6。「邏岡鍾氏,番禺巨族也。其先汴梁人,宋靖康避地來廣州……卜居邏岡」7。這些南遷者,也多從江西越大庾嶺入廣東的南雄縣珠璣巷為第一站。故明清纂修的廣州府各家譜,記其祖先宋代輾轉來珠璣巷的,比比皆是,見表1。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