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6)

19.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6)

四、隋唐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展

隋唐之時,天下大定,從隋開皇元年(581年)二月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的379年間,經過了大動蕩、大分裂、大同化的漢族,在「烈火」和戰亂中,吸收了北方的匈奴、鮮卑、烏桓、羯、氐、羌,以及南方部分蠻、俚、僚等少數民族,混血展成了一個新漢族。***而華南的俚、僚等少數民族除一部漢化了外,大部分在隋唐時期開始了新的分化和民族重組過程,唐時華南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蠻」,少數稱為「僚」。在華南見於記載的主要是廣西的西原蠻,又稱桂州山僚、撫水蠻、環州蠻、南丹州蠻、邕州僚;海南的黎人,福建的山越已被稱為「蠻僚」。4

隋唐漢族遷入華南以「安史之亂」為界分兩個時期,前期以流士為主,後期以流民為主。

安史之亂前,從隋更定新律,將流刑定為1000里、1500里、2000里三等,稱為「三流」1開始,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激烈和複雜、以語或文字獲罪者,以謀反案株連者,以瀆職獲罪者,以反宦官鬥爭失敗者,以貪污受賄而被流放的人越來越多,到唐代達到一個高峰。如隋文帝時,貝州刺史厙狄士文初上任,就曾將州內「尺布到粟之贓」的各種大小貪官污吏千餘人,全部流放嶺南。2又如唐時武則天中期補闕李秦授在與武則天的談話中說:「今大臣流放者數萬族。」3這是就全國而。而唐流放到華南的流士也十分驚人,長壽二年(693年)右台監察御史萬國俊在嶺南枉殺流人300多人,然後誣奏流人謀反。武則天派監察御史劉光業、王德壽、鮑思恭、王大貞、屈貞筠等人,分往劍南、黔中、安南、嶺南等六道審訊流人。他們濫殺流人,劉光業殺九900人,王德壽殺700人,「其餘少者咸500人」4。連唐初有名的「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也曾被貶為潭州(今湖南長沙)都督,不久又貶為桂州(今桂林)都督,后再貶為愛州(今越南境)刺史。安史之亂后流士的數量雖然由於藩鎮割據而有所減少,但名人被流放則更為突出,大詩人李白就曾被流放到廣西藤縣、柳州;大文學家柳宗元曾被貶流放到柳州;大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曾被貶流放到連州陽山(今廣東陽山)和潮州;一代良相李德裕被貶潮州等,不勝枚舉。這些「唐世名臣謫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孫,或當時任宦不得還者,皆客嶺表」5。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流放流士的地點華南佔了大部分,主要有崖州(今海南瓊山東南)、潮州(今廣東潮安)、循州(今廣東惠州市東)、欽州、賀州、瓊州(今海南瓊山縣)、雷州(今廣東海康)、連州(今廣東連縣)、桂州(今廣西桂林)、象州(今廣西象州及附近)、柳州、端州(今廣東肇慶)、振州(今海南崖縣)、瀧州(今廣東羅定)、汀州(今福建長汀縣)等地。

安史之亂后,流士雖然還有,但由於戰亂,從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流民就成了遷入華南漢族的主流,形成了比兩晉規模更大的移民浪潮,正如史籍所云:「天下大亂,中朝人士以嶺外最遠,可以闢地,多游焉。」6這些流民一般從福建、江西、湖南進入粵東、粵北,擴散至粵中,遠及海南。如渤海吳氏,「散處中州,其後隨王潮入閩,而入於粵之潮、嘉等處」1。洪州人古蕃,「當五季之世,中原擾攘,遂南遷嶺表;長(子)曰全交,次全規,居江下,三全則,居自沙,四全望,居增城,五全讓,居惠州,六全賞,居高州」;滑州人劉溶,「以中原亂離相繼,避來嶺表」2,所以,位於今廣東的潮州、封州(治今廣東封開縣境),廣西的欽州(治今廣西欽州市境)以及海南,這時都有北方漢族流民的遷入,唐後期潮州城東瓷業達,產品質量甚高。當地人皆操中原口音,很可能為來自河南的移民。3青海牙將劉知謙,本壽州上蔡人,於唐末避亂客居封州。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述欽州部分漢族「曰北人,語平易,而雜以南音,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亂,占籍於欽者也」。海南島的移民,也多於五代遷入。例如在儋州,五代末中原來避亂的大家世族,便有杜、曹、陳、張、王等12姓。4安史之亂后流民的大批遷入嶺南,使嶺南的人口激增,《新唐書·徐申傳》載,徐申於安史之亂后四十年任韶州刺史,「始來韶,戶止七千,比六年,倍而半之」。六年間戶口增加一倍半。《元和郡縣誌》所載元和戶口多於天寶的全國11州,其中嶺南道的廣州元和戶(74009)比天寶戶(42235)增加75%、即3萬多戶。所以,五代十國時,劉岩在廣州稱帝建立南漢后,就在粵東、粵北、粵中地區增置了齊昌、韶州兩府,禎州、敬州、英州、雄州等4州。廣東流民大增,廣西亦然。唐咸通年間(873年),廣西附近數道破產的遊民,為求活命,大量流入邕州一帶,5容州地區遂形成「廣人與蠻雜處」6的格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