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4)

17.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4)

三、魏晉南北朝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展

東漢之後,三國鼎立,中國進入了一個分裂戰亂的歷史時期,后歷經兩晉十六國分裂,及南北朝的對峙,到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代周稱帝建隋,至開皇九年(589年)滅陳統一全國,歷時369年。在這個大分裂的時期,動蕩不安,戰亂不休的地方主要是中國北方,而南方,尤其是華南則相對安穩和平,於是中原漢族大量遷入華南,掀起了漢族遷入華南的第一個**。

(一)遷入華南的漢族主要是流民、流士和屯軍

流民,即難民。中原地區從東漢末開始的戰亂和災禍,迫使百姓和士人舉家、舉族、舉村源源南逃而遷入華南,尋求生計,落籍為民。如著名學者士燮,他的六世祖先本是今山東人,因王莽亂避居廣西,他的子孫便定居蒼梧。由於「燮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3。到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后不僅中原百姓流離失所,大量渡過長江,而且由於江南和荊州又數經戰亂,因此,漢族流民遷入華南者更多。《資治通鑒》卷八十六說:「吏民流入交州者甚眾。」所以,及至東晉初年,「百姓乃從海道入廣州」,「逃逸漸多」4。故東晉不得不新置晉康郡(治所在今廣東德慶)立僑寧縣5,以示為遷入嶺南的漢族僑民而立。東晉末義熙年間又在新置義安郡立義招縣,史載此乃「昔流人營也」6。連甚為僻遠的合浦郡,「自漢末至五代,中原避難之人,多家於此」7。

流士,即獲罪而被流放的官僚及其家屬。自三國孫吳起到南朝華南作為獲罪官僚流放的地方主要是以廣州、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境內)為主,其次有始安郡(今桂林)、合浦(今廣西合浦)、始興(今廣東韶關南)、建安郡(今建甌)等。史載被流放到華南的流士主要有:吳國虞翻先因面斥孫權談論神仙事而於魏黃初元年(220年)被流放交州。后又為他人攻訐,又被流徙到蒼梧猛陵(今廣西蒼梧西北),並於嘉禾五年(236年)卒於徙所。孫霸與孫和爭奪太子儲位,兩敗俱傷,其黨羽顧譚、顧承、張休均流徙交州,並死於戍所。王蕃因直得罪孫皓被殺,其家屬均徙廣州。樓玄因人誣告謗訕政事被流徙廣州,后又將他及其子流徙到交趾。

繆襪為奸佞陷害,從尚書降為衡陽太守,只因臨動身前曾拜訪過被兩次流徙廣州的薛瑩而被小人所譖,被孫皓流徙桂陽(今廣東連縣)。陸凱生前數犯顏忤旨,其家屬被流徙建安(今福建建甌)。

劉宋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因不被重用而不滿朝廷被流徙廣州。其子謝鳳和孫謝超宗因被牽連而流徙嶺南。劉祥因對朝廷不滿寫詩寄懷被告而流徙廣州,並卒於徙所。顏竣被陷有與竟陵王劉誕勾結謀反之嫌,賜死後其妻流徙廣州。傅亮以擅殺少帝及義真獲罪被誅,其妻子及弟傅都被流徙建安郡。沈懷遠因納東陽公主養女王鸚鵡為妾,王鸚鵡曾參與巫蠱,至是事,被流徙廣州。顧近以泄露始興王語而流徙廣州。龍微生以罪奪爵而流徙廣州。劉休擅稱楚王,免為庶人,流徙始安郡。沈睦以與其弟「不睦」等罪,流徙始安郡。垣襲祖以事流徙嶺南。劉謨以其母中毒暴死,疑為其毒害所致而流徙始安郡。

南齊垣崇祖被誣有無君之心,被殺,其子垣惠隆流徙番禺。

南梁蕭正則以匿劫盜,削爵流徙郁林。元慶和以御魏師時「望風退走」而流徙合浦。思想家范縝因直招致武帝不滿被誣以「妄陳褒貶」的罪名而免官流徙廣州。

屯軍,主要在福建。《三國志·賀齊傳》云:「侯官既平,而建安、漢興、南平復亂。齊進兵建安……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今福建浦城),吳五六千戶別屯大潭(今福建建陽西),鄒臨六千戶屯蓋竹(今福建建陽南),同出余汗。」這裡所說的建安郡是吳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今福建建甌)、漢興(今福建浦城)、南平(今福建南平)都是建安郡的屬縣,均是山越所居之地。這是漢族大規模遷入福建的第一次記載。此外,在這個時期,漢族遷入華南還有兩個重要的事件,一是吳黃龍二年(234年)「春正月,遣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及亶州。……得夷州數千人還」1。這是漢族進入台灣,並將台灣的山夷帶入大陸的第一次正式記載,是漢族遷入台灣的先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第三節漢族向華南的遷徙和發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