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節漢族在華中的遷徙和發展(4)

19.第三節漢族在華中的遷徙和發展(4)

柤中地近襄陽重鎮,正當曹魏和孫吳爭戰之區,因此柤中蠻屢受孫吳的進攻。***徐晃、朱然、諸葛瑾等均曾討柤中。赤烏九年(246年)朱然第二次攻打柤中時,還曾迫使當地夷夏萬餘家北遷漢水以北。《晉書·宣帝紀》說,魏正始七年(246年),「吳寇柤中,夷夏萬餘家避寇北渡沔」。由此可見柤中蠻還是與漢族雜居的,這種況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華中還可能是比較普遍的。柤中蠻在遭到這次打擊之後逐漸衰落,北渡沔投靠曹魏者可能融於漢族之中,余部則可能會入後起的「雍州蠻」。

雍州蠻的主體應是巴人種屬,魏晉以後,中原和江漢地區動蕩不安,原來居住於川鄂山區的巴人趁機大量外遷,其中相當一部分遷到了襄陽一帶,並以地名被稱為「襄陽蠻」。東晉太元年間(376~396年)於襄陽郡僑置雍州后,他們又被稱為「雍州蠻」。由於他們的勢力相當大,殘餘的柤中蠻的活動被掩蓋起來了。

僑置雍州治襄陽,在南北朝對峙時期,這裡地處南北勢力的交會之區,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也使活動在這裡的雍州蠻備受各方重視。南朝在這裡設置有寧蠻校尉以鎮服諸蠻,並多由雍州刺史兼領。

元嘉八年(431年),劉道產出任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兼襄陽太守。由於他撫治有方,「蠻夷前後叛戾不受化者,並皆順服,悉出緣沔為居」1。但元嘉十九年(442年)道產一死,雍州蠻又大亂,引得劉宋政權多次派大軍征討,並將俘獲的蠻人大量遷往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如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劉駿「討緣沔蠻,移14000餘口於京師」2。後來沈慶之也將「前後所獲蠻,並移都下,以為營戶」3。這些被遷往京師的蠻人,其結果必然是被漢族所同化。

但留在雍州的蠻夷仍有很多,他們利用雍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依偎於南北兩大勢力之間,時而北投,時而南附,在夾縫中求生存。直到西魏時期,雍州蠻才完全被宇文泰的西魏政權所控制。

雍州蠻在出居沔水(漢水)谷地后,已廣泛與漢人雜居在一起,逐漸漢化。但他們之被完全漢化,當在隋唐之後。據《新唐書·循吏韋景駿傳》,唐玄宗時韋景駿出任房州(治今湖北房縣)刺史時,見當地猶「有蠻風,無學校,好祀淫鬼」。房州是當時雍州蠻活動的邊緣地帶,他們的後人到唐中期時就未完全漢化。當然,這個事實也反證襄陽一帶的雍州蠻主體的後人,至遲在唐中期已完全漢化了。

江夏蠻和豫州蠻我們在上一節中曾經提到,東漢時期有部分巴人東遷到江夏郡,並以地名被稱為江夏蠻。魏晉南北朝時期,他們更加活躍,部落也更盛,廣泛分佈於江漢平原以東至大別山地區,北部達河南的淮河以南地區。由於居地分散,他們往往又以所在地名見稱,如西陽蠻(郡治今湖北黃岡)、新蔡蠻(劉宋置新蔡郡,治今湖北黃梅)、義陽蠻(僑置義陽郡頗多,此義陽郡當為南義陽郡,治今湖北孝感市北的孝昌)、大陽蠻(得名於大陽戎,在今湖北蘄州西北)等等。又由於他們主要活動於後來的僑置豫州境內(州治今湖北黃岡),故又稱「豫州蠻」。《宋書》卷九七即列有《豫州蠻傳》。

西陽蠻是豫州蠻的核心部分,又因郡內有五水,故又稱「五水蠻」。《宋書·豫州蠻傳》說:「西陽有五水,巴水、蘄水、希水(今浠水)、赤亭水(今舉水)、西歸水(今倒水),謂之五水蠻,所在並深阻,種落熾盛,歷世為盜賊,北接淮汝,南極江漢,地方數千里。」可見西陽蠻勢力相當繁盛。顧祖禹所說,「當六朝之際,五水群蠻,藪聚於此,山川糾結,難馴易擾」1,是有充分的歷史根據的。

義陽蠻的勢力也曾相當大。西晉太安二年(303年),其領張昌於安陸縣義后,旬月之間,眾至三萬,其中有不少漢人起而從之。義軍西攻宛(今河南南陽)、襄陽,東破江、揚兩州,南攻長沙、湘東、零陵諸郡,舉國震動。西晉政府派三路大軍,歷時一年多才將他們鎮壓下去,而義陽蠻亦從此勢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第三節漢族在華中的遷徙和發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