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1)

37.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1)

5(宋)張淏:《雲谷雜記·侍郎徐公帖》:「樅陽張監鎮,其先中華人,自其祖寓武義,邦憲與之鄰居有年矣。***」此「中華」指中原。

6《左傳》中關於「諸夏」的記載頗多,此僅舉一處為例。

7《左傳》襄公四年。

8《左傳》定公十年。

1《淮南子·泰族訓》。

2《淮南子·齊俗訓》「:中國冠笄」。

3《淮南子·齊俗訓》。

4《史記·吳世家》《史記·楚世家》。

5《淮南子·齊俗訓》;又見《漢書·嚴助傳》。

6《史記·西南夷列傳》「: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魋結」。注[會證]了顏師古曰:結讀早髻,為髻如椎之形也。另見《史記·陸賈列傳》「:陸生至,尉他魋結箕倨見陸生」。司馬貞索隱;「謂為髻一撮以椎而結之。」今人王玉哲認為「魋結」應是「盤」,參閱《中國上古史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165頁。此從王說。

7《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

8《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315頁。

9參見《中國歷史地圖集》第2冊,《戰國時期全圖》,上海:中華地圖學社,1975年。

1《左傳》僖公四年。

2《史記·齊太公世家》。

3《韓非子·有度第六》。

1《史記·燕召公世家》。

2《史記·燕召公世家》。

1以上所引均見《史記·商君列傳》。

2《左傳》哀公二年。

3《史記·商君列傳》。

4《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5參閱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24頁。

1《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序》。

2《史記·自序》。

1《前漢書·食貨志》。

2《鹽鐵論·本議篇》。

3《前漢書·食貨志》。

1《論語·季氏》《論語·顏淵》。

2《漢書·董仲舒傳》。

3《論語·顏淵》。

4《春秋繁露》卷十一,《為人者天地篇》。

5《春秋繁露》卷八,《度制篇》。

1《孝經·孝治章》。

2《史記·貨殖列傳》。

3《後漢書·董卓傳》。

1《後漢書·劉焉傳》。

1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282頁,圖8-2移民遷入吳國。

2《晉書·劉弘傳》。

3《晉書·王導傳》。

4《晉書·王承傳》。

5《晉書·謝鯤傳》。

6《晉書·袁瓌傳》。

7《晉書·庾亮傳》。

8《晉書·荀崧傳》。

9《晉書·羊曼傳》。

10《晉書·周顗傳》。

(11)《晉書·蔡謨傳》。

(12)《宋書·江夷傳》。唯此傳稱夷為晉護軍將軍霦孫,而不及霦父散騎常侍統;而《晉書·江統傳》作陳留圉人,祖譙郡太守蕤,父南安太守祚。又《晉書·江逌傳》也稱逌陳留圉人。曾祖蕤譙郡太守,祖允蕪湖令,則允與江統之父祚應為兄弟;然《宋書江秉之傳》已穩定逌孫秉之為濟陽考城人,《南史本傳同》至《陳書·江總傳》始稱「濟陽考城人,晉散騎常侍統之十世孫」。按晉惠帝分陳留置濟陽,但圉(今河南札縣西南)似不得併入考城;而各傳均不及江統,亦頗可疑。

1《晉書·卞壺傳》。

2《晉書·郗鑒傳》。

3《晉書·刁協傳》《晉書·諸葛恢傳》。

4《晉書·諸葛恢傳》。

5《晉書·考友傳·顏含》。

6《晉書·儒林傳·孔衍》。

7《晉書·毛寶傳》。

8《晉書·衛玠傳》。

9《晉書·溫嶠傳》。

10《晉書·蘇峻傳》。

(11)以上均參閱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315~316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7.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