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4)

20.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4)

自嘉靖中葉以來,俺答汗在錯綜複雜的內部矛盾推動下,曾多次派遣使臣向明請求「封貢通市」。***明廷禮送把漢那吉返回蒙古后,俺答汗再次請求「封貢通市」。

按照張居正的意圖,王崇古正式向明廷建議,對俺答汗宜實行「封貢通市」,展友好往來。結果在明廷中又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兵部尚書郭乾以先皇聖訓為依據,堅決反對。有的甚至攻擊王崇古與俺答汗有「密議」,有的說王崇古是害怕打仗,所以主張「封貢通市」。在「廷議」中,很多人認為,講和示弱,馬市啟釁,封貢通市,後患無窮。

張居正對這種觀點,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他指出:現在是俺答汗乞求「封貢通市」,這與漢代的和親、宋代之和議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籠統地說講和示弱,馬市啟釁。

張居正在給王崇古的信中說:「封貢事乃制虜安邊大機大略,時人以媚嫉之心,持庸眾之議,計目前之害,忘久遠之利,遂欲搖亂而阻壞之。國家以高爵厚祿蓄養此輩,真犬馬之不如也。」張居正為了支持「封貢通市」,向穆宗皇帝詳細陳述了「封貢通市」的好處,並用明成祖加封蒙古和寧、太平、賢義三王的史實為依據,請求穆宗援例實行。

在張居正的努力下,朝廷終於議定:封俺答汗為順義王,規定每年貢馬一次,並在大同、宣府、山西、延綏、寧夏、甘肅等地選定十餘處開設互市。

明廷與俺答汗締結「封貢通市」的盟約后,張居正堅持嚴守信義,不違約,不背盟。王崇古曾想延期開市,張居正得知后,立即告訴他一定要按約進行,不得改期,並強調要以安寧、互市和聯合為重,切勿失信起釁,影響友好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互市貿易不斷擴大。

一花引來百花紅。當時,不僅由政府掌握的「貢市」(通過朝貢形式進行的貿易)、「馬市」(政府之間進行的官方貿易)有很大展,由於民族經濟展的需要,還出現了私人交易的「民市」和每月一次的「月市」。此外,在邊遠地區還有臨時開設的「小市」。

「封貢通市」的實行,有力地促進了蒙漢兩族社會經濟的展。蒙古的金銀、馬匹、牲畜、皮裘、木料等物品,源源不絕地流入內地;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種子等,亦在蒙古地區廣泛傳播開來,荒野變為良田。開礦、冶鍊以及各種手工業技術,都迅速展了起來。俺答汗興建的「板升」城,日益繁榮,逐漸展為蒙古地區的商業都市和經濟中心。後來展成今天的內蒙古府呼和浩特市。

明朝與俺答汗通貨互市后,無異給晉陝冀邊民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有許多窮苦邊民以及因參與反對朝廷而遭官府緝捕者,為逃生或避難,紛紛越過長城,到口外廣闊的蒙古草地上謀求生存。俺答汗出於為我所用、展地方經濟的目的,便敞開胸懷接納了他們,給他們提供土地和氈帳、耕畜和牛羊,讓他們從事農牧業生產或鐵匠、木匠、毛匠等手工業勞動。

由此,揭開了晉陝冀邊民大規模走西口的序幕,也實現了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在河套地區有機融合的一次飛躍。

明朝北方邊境的蒙漢互市,從隆慶五年(1571年)開始,不斷迅速展。僅以宣府、大同、山西三處互市成交的馬匹數為例,隆慶五年(1571年)共7030匹,隆慶六年(1572年)共7845匹,萬曆元年(1573年)為9103匹,萬曆二年(1574年)達27000多匹,四年之中馬匹成交數量增加了兩倍多。這些數字可以表明整個蒙漢互市的展何其迅速。這種迅速展的況既反映了實施互市符合蒙漢兩族人民的要求,也反映了大明王朝在實施互市中各項政策措施是正確的,因而促進了蒙漢互市的迅速展。

蒙漢互市的展,有利於蒙漢雙方經濟的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蒙漢互市符合蒙漢雙方人民的長遠利益,從根本改善了明朝蒙漢關係。促進了蒙漢雙方的經濟展,加強了民族團結,使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獲得鞏固和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走西口」的歷史成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