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蒼茫天涯路,何處是西口――關於西口的多種說法(1)

13.蒼茫天涯路,何處是西口――關於西口的多種說法(1)

最早提到「西口」兩個字的,是明末清初的詩人、文學家顧炎武,他在晚年曾經寫過一詩,叫《從大同到西口》。詩中提到了「盛樂」、「豐州」、「板升」等地名,這些地方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以及和林格爾一帶,詩裡邊所描述的風光、風土人也是當時這一帶民間的真實寫照。

但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這詩的題目是「邊城雜詩」,「從大同到西口」這個題目是后改的,而且一定是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後改的。

說西口,道西口,西口究竟在哪裡呢?

許多專家認為,西口特指山西右玉縣晉蒙交界處的殺虎口,明朝時稱殺胡口,清代改其名為殺虎口。因為殺虎口位於長城的另一要塞張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的說法。

山西土地貧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內蒙古河套一帶謀生,大都走殺虎口這條路,方位是由東往西,這也是殺虎口成為西口的一個重要依據。

當然,西口亦有廣義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長城諸關卡要隘,此種觀點似乎更為民間所認同。

西口還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殺虎口等長城關隘是旱西口,而地處晉陝蒙交會處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碼頭,故稱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著「西口古渡」這一歷史遺迹。

被稱為西口的殺虎口,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城西北三十五公里處,坐落在古長城腳下,是山西與內蒙古兩省三縣的交界處,一過長城便是內蒙古境地,距涼城縣三十公里,經和林縣到內蒙古府呼和浩特市八十公里。

殺虎口從地域上分殺虎關、殺虎堡和柵子外三部分,佔地約四平方公里,東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外長城沿山嶺由東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半月形把殺虎口圍在其中。在東西山嶺相對的兩側,坡陡壁立,蒼頭河由南向北縱貫其中,形成一條長三千米、寬三百米的狹長走廊,構成天然關隘,地勢十分險要。

殺虎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名參合徑,亦稱參合口,秦、漢、隋時沿用此名。唐時更名為白狼關,宋時改叫牙狼關。明時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明王朝兵抵禦和征伐,多從此口進出,便將該口更名為殺胡口。清乾隆年間,為緩和民族矛盾,將「胡」改為「虎」。從此殺虎口一直沿用至今。

殺虎口曾以重要的軍事地位而聞名遐邇。《朔平府志》載:「長城以外,蒙古諸蕃,部落數百,種分為四十九旗……而殺虎口乃縣直北之要衝也,其地在雲中之西,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為險要。」

殺虎口在我國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將,設置防禦。早在戰國趙孝成元年(公元前265年),趙國就派重兵駐守雁門一帶,著名大將李牧曾多次出兵參合徑擊敗匈奴的進犯。漢代大將李廣、衛青、霍去病都曾從這裡挺進大漠,馳騁疆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朝廷在這裡建城築堡。明萬曆二年(1575年),朝廷派人用磚包築整個堡牆,方圓二里,高三丈五尺,只設南門,在西城牆和南門外分別設鐵炮三門。此後還進行了擴建,經兵備道張維牆在關於建造殺虎口新堡評議中說:「殺虎口本開市要地,每日來往行人蜂聚城堡,為確保城堡安全,名曰『平集堡』。周二里,高下與舊堡等,中建商店,內外交易。又於兩堡中,門東西築牆,將新舊兩堡連環為一,前後左右開門,東西南北四道,周圍五百四十丈。」新舊兩堡唇齒相依,騎角互援,北面通往關外有柵子門緊連長城的城頭堡,常設官兵駐守,柵子門白天開放,夜間宵禁,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據記載,明王朝為嚴守此關,設守備一員,舊堡把總一員,新堡團總一員,新、舊兩堡共有步兵一千零四十名,騎兵一百五十二名。清初將以上官軍裁減,改設操守一員,守兵一百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兵部會議及山西巡撫葉疏稱:「大同隍為鄰邊重地,而重地之中,唯殺虎口為重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蒼茫天涯路,何處是西口――關於西口的多種說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