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27)

6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27)

第29章威廉·詹姆斯

更準確地說,威廉·詹姆斯(1842—1910年)應該算是心理學家,他之所以在哲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如下兩個原因:一、被他稱之為「徹底經驗論」的學說是他創立的;二、他是最初倡導實用主義(或叫做工具主義)的三個人之一。***因為這兩個原因,他在晚年時完全稱得上是「美國哲學公認領袖」。

對於詹姆斯而,他在哲學的科學方面和宗教方面有濃厚的興趣。先說科學方面,他的思想帶上唯物主義的傾向,這種唯物主義源於他對醫學的研究。不過,到了後來,他的宗教感抑制了這種傾向。

詹姆斯性溫厚,具有民主精神,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愛戴。據我所知,只有桑塔雅那一個人對他沒有絲毫的愛戴之。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詹姆斯曾批評他的博士論文是「**的典型之作」。除此之外,他們在氣質上帶著的那種不共戴天的對立也是桑塔雅那對威廉·詹姆斯沒有好感的原因。

和詹姆斯一樣,儘管桑塔雅那也喜歡宗教,但方式和詹姆斯的完全不同。桑塔雅那是出於審美和歷史的原因而喜歡宗教的,並不認為宗教對他的道德生活有何幫助。儘管從理智上講詹姆斯不信仰任何教理,但他卻願意看到別人信仰教理。可是,桑塔雅那對宗教的態度讓他覺得不道德。他的清教徒家族給他傳下來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即:善良的行為是最重要的。但是,由於他的民主感的影響,他又做不到對哲學家一套、對常人一套。從氣質層面的對立來看,這種對立不僅存在於新教徒和舊教徒之間,也存在於非正統信徒之間。不論詹姆斯有多麼偏向異端,他都和桑塔雅那一樣,堪稱自由思想家,他們的區別只在於桑塔雅那是舊教徒,而詹姆斯是新教徒。

1904年,詹姆斯表了一篇名為《真的存在「意識」嗎》的論文。在這篇論文里,詹姆斯第一次表了他的「徹底經驗論」。否定主體客體關係是根本性的關係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當時,哲學家們普遍認為叫做「認識作用」的那種事件當然是存在的。

在提出「徹底經驗論」這個問題上,我堅信詹姆斯至少是正確了一部分的。這已經足夠使他在哲學家裡佔有崇高的地位了。不過,雖然我現在這樣說,在原來我可沒有這樣認為,直到詹姆斯本人和其他很多與他持同樣意見的人都堅持這樣說,我才相信了詹姆斯是對的。

在詹姆斯看來,所謂「純粹經驗」,應該是為後來的反省提供材料的直接流轉。如果把詹姆斯所說的「材料」換成精神和物質,再把它們之間的區別看成是兩種類型的,那麼這個學說就能消除精神和物質上的區別。基於這種理論,一些跟詹姆斯意見相同的人又提出了一種所謂的「中性一元論」理論。根據「中性一元論」,精神和物質都不是構成世界的材料,構成世界的材料其實是在二者之前的一種東西。揮詹姆斯理論中潛在含義的並不是詹姆斯本人,他只是利用「純粹經驗」一詞,表露出一種或許不自知的唯心論。而這種唯心論是屬於貝克萊學派的。

儘管哲學家們常常使用「經驗」這個詞,但卻不常常給它下定義。人類的普遍常識認為,很多事在出現之前沒有被經驗覺察到。儘管貝克萊和黑格爾的出點不同,但他們的結論都是否定這種說法,因為根據他們的主張,凡是經驗沒有察覺到的事物就是沒有出現的。然而,不幸的是,貝克萊和黑格爾的這一主張又被現在的大多數哲學家所否定,他們說這種主張不正確。我的意見也是這樣。我們如果想證明「構成世界的材料是經驗」的說法成立,那麼就需要證明可以通過經驗察覺到推斷沒有察覺到的事物,否則就沒有理由相信除我們之外還有存在的事物。詹姆斯否定這一點,但理由卻很薄弱。

1896年,詹姆斯出版了《信仰意志》;1907年又出版了《實用主義——若某些舊思想方式的一個新名稱》。儘管這兩本書的出版時間間隔了11年之久,但在內容上卻是一脈相承的,《實用主義——若某些舊思想方式的一個新名稱》其實是《信仰意志》的擴充。在《信仰意志》里,詹姆斯主張:在實踐上,我們常常在不具備作出決定的根據時,就被迫作出了決定。即使我們什麼也沒有做,決定仍舊是決定。接著,詹姆斯進一步指出,宗教問題就是這樣的例子。他還主張,也許我們充滿邏輯的理智沒有被強制,但我們也有理由採取信仰的態度。這種態度基本上源自盧梭和薩瓦牧師,但詹姆斯對它們作了更新穎的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方哲學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方哲學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