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三輯◎閱讀手記◎(8)

44.第三輯◎閱讀手記◎(8)

「美就是善的一種形式」

如果說《邊城》所表現的那種人人都應具有原始淳厚道德品性的「人性」的自然神韻顯示出的是美,那麼,包孕在美內核的則是體現「人性」的善。***沈從文認為:「美就是善的一種形式11」。美的極致就是善的極致,因而崇高的善構成美的內在意蘊。古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曾說:「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是善12」。這作為一個原則,拿來衡量作者對美與善關係的理解,顯示出了異曲同工之妙。這裡所說的「善」,不重外有形式,而尚內在本質。

「『邊城』人多麼正直、善良、純樸、淳厚、誠摯,關心他人勝於自己;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唯利是圖,一片玉潔冰清13」。「邊城」人無不是傳統文化養育的善良百姓,他們都是具有傳統道德風貌的人。他們之間構成社會環境,體現著真摯的相互理解與平和的論世待人,這是民族傳統道德的延續。在「邊城」里,每個主人公,都體現出道德的善。無論是收錢時近乎天真爭吵的擺渡老人,還是和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從不愁,從不動氣的翠翠;無論是寬以待人的船總順順,還是不計前嫌的楊馬兵等等。這

一切都說明了,沈從文將善良注入到了他建造的「希臘小廟」14的每一個角落。在中國文學中,許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禮儀。正是這種在一切方面保持嚴格的節制,使得中國維持到幾千年之久,而且還會長久下去15」。《邊城》具有永不衰竭的藝術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它從文化深層上挖掘並浸滲著我們民族歷千年而未衰的道德意識。

這種「善」是與「惡」既相聯繫又截然對立的美學概念。作者認為「善」不應當滲入「道德的成見與商業價值16」。美就是善,善就是美。「美就是善的一種形式,文化的向上也就是追求善或美一種象徵17」。作者把「善」作為人性的本質來理解並加以註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善」與「美」在他的藝術追求中的地位。在文明歷史展的進程中,人類在經歷了數不清的災難和痛苦之後,極力追求一種與人類展更和諧、更完美的文化意向,這種意向代表著人類共同的願望。沈從文,更把人類普遍關注的道德品性美與善作為自己的文化意向的追求理想。在翠翠、老船夫、順順、天保、儺送等人物身上,都體現了美就是善的價值取向。這些人物都是通過善行、善德、善義來體現的,在他們身上,「沒有鄉愿的教訓,沒有黠儒的思想,有的只是一點屬於人性的真誠感18」。

這種道德品性的「人性」,作為一種推進人類文明的文化動力,歷來成為衡量我們民族精神面貌並具有實踐理性的重要尺度。並且,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它又成為特定意義上的區分善美與惡丑的重要標準。「邊城」的構築,是作者至善至美的追求和實踐,無處不深深地表現著作家的這種審美態度。《邊城》將作者以善、美為主體的審美選擇推向了極致。與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混血兒的大城市相比,「邊城」如一潭清水,自然的美景,古樸的習俗,善良的民眾,純潔的心靈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個令人神往思慕的佳境。

沈從文對善、美的追求,也是同他對地處湘西的他那個民族的文化形態的深刻了解和目睹分不開的。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

有著自己特殊風俗民的民族。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苗族人民有著對自己土地的特殊感,眷戀鄉土,崇尚禮義,看重人,見義勇為,是這個民族的鮮明特色。正是在這種文化體驗和經驗領域裡,作者以一個文學家的熱孜孜不倦地追求著人性的善、美,描繪、呼喚人類所共有的崇高理想。

《邊城》中對人性善的開掘,緊緊聯繫著沈從文對悲劇意識在審美層次上的深刻感悟。在人類中,最崇高、最壯偉的悲劇並非善與惡之間釀成的悲劇,而是善與善之間造成的悲劇,這在藝術中的表現也是如此,善與善之間造成的悲劇更能撼動人的靈魂。翠翠是作家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善與美的精靈。翠翠是善的,是美的,然而也是悲的。一條渡船不僅連接著老船夫與女兒苦難的人生,也連接孫女翠翠愛上的不幸。小說的結尾是這樣寫的,翠翠在渡船上,等待著「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覺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年青人」,而「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渡船裝載歌聲,歌聲能否再擁抱渡船?愛與憂、喜與悲、希望與失望、幸福與痛苦交織在一起。「美麗,總令人憂愁」19。翠翠是那樣的美,那樣的善,卻又是那樣的悲,那樣的讓人憂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巴山深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巴山深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4.第三輯◎閱讀手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