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月(3)

3.七月(3)

周人最初生活在適於種稷的黃土高原,組成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部落。《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有十多篇專門描述農業生產的詩篇,充分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狀況。《豳風·七月》就是一非常完整的農事詩。詩中敘述了每月所從事的勞作、女工以及採集、狩獵等生產勞動。其他諸如《周頌·臣工》、《大雅·生民》、《大雅·綿》、《小雅·甫田》等也都能反映當時農業生產的況。

周代的農業生產工具雖然仍以木、石、骨、蚌等材質為主,但是金屬農具的使用已經日漸增多。「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錢為鏟類,鎛為鋤類,銍艾是收割工具,這些農具大都為金字旁,這些就是使用金屬農具的例證。人們在生產中採用協作的方式,於是有「千耦其耘」、「十千為耦」的說法。

《詩經》中所記載糧食作物的名稱有21個,但大多是同物異名或者是同一種作物的不同品種,歸納起來,它們所代表的糧食作物只有六七種,這就是粟(亦稱稷、禾,其品質優良者稱粱)、黍、菽(大豆,或稱荏菽)、麥(包括小麥——來和大麥——牟)、稻(水稻或稱稌)和麻(大麻,其子實稱苴或)。在這些作物中,粟和黍是最為重要的。從原始社會開始直到商周,它們是黃河流域也是全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粟,種植範圍更廣。粟的別名是稷,也被用來稱呼農官和農神,而「社(土地神)稷」則成為國家的代稱。

原始社會的農業生產實行的是撂荒耕作制,一般一塊地在耕種幾年之後,便要拋荒,重新尋找新的土地來源。這種耕作制度在商代時仍然存在,有人認為,商代多次遷都的原因之一,就是撂荒。但是到了西周時代,便開始進入到休閑耕作制。《詩經》及《周易》中有菑、新、畬的記載。《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菑」。菑田,是指休閑田,任由其長草;新田是為休閑之後重新耕種的田地;畬田則是在耕種之後第二年的田地,田中已經長草,但是經過除草之後,仍然可以種植。菑、新、畲記載的出現,表明以三年為一周期的休閑耕作制度已經出現,這是農業技術進步的一個標誌。

夏商西周時期,壟作的出現是農業生產技術的一個重大進步。壟作的出現,為的是解決排澇和灌溉的問題。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雖然是以乾旱為主,但是夏季作物的生長高峰時期如果出現集中降雨則會導致洪澇。壟作最初主要是與排澇有關的。壟,也可以稱為「畝」,《詩經》中有所謂「乃疆乃理,乃宣乃畝」,也就是平整的土地,劃定疆界,開溝起壟,宣洩雨水的意思。當時人們在進行這兩項工作的時候,非常注意地勢高低和水流走向,於是要求「自西徂東」、「南東其畝」,目的就在於排澇。

壟作的出現雖然是與排澇有關,但是卻對後來的農業技術,如抗旱保墒的代田法等的出現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也影響著栽培技術的進步。《詩經·大雅·生民》中有「禾役穟穟」之語,「禾役」指禾苗的行列,表明當時已經有分行栽培技術的出現。分行栽培的出現又為除草和培土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一部農業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與雜草作鬥爭的歷史。原始的刀耕火種只能清除播種之前的雜草,但在播種之後,有些雜草就又會隨著作物一同長出來,有些雜草不僅難以辨認,而且清除起來也要比播種之前困難得多,為了使莠不亂苗,也就有了中耕除草的出現。所以,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已經有耨草的記載了,到了西周時期,有關中耕除草的記載也就越來越多了,《詩經·小雅·甫田》有「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耘,即中耕除草;耔,即培土。薿薿,則是生長茂盛的樣子,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經過中耕、除草和培土,作物就可以生長茂盛。耘在周代,又被稱為「麃」或「穮」。《詩經·周頌·載芟》:「厭厭其苗,綿綿其麃。」麃,即耘田鋤草的意思。《說文解字》:「穮,耕禾間也。從禾,麃聲。」也就是今天所說的中耕。中耕除草,已經成為了一項經常性的農活。《左傳·昭公元年》:「譬如農夫,是穮是穮。」當時田間的雜草主要有荼、蓼、莠、稂等。而後面的兩種又是其中為害最烈的,《詩經》中有「維莠驕驕」、「維莠桀桀」的描寫。莠,即谷莠子,亦叫狗尾巴草;稂,即狼尾巴草。它們是谷田或黍田內最常見的伴生雜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記憶如歌 過往歡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七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