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十八章(7)

231.第十八章(7)

青棗咯咯咯地笑着說:「我看都不對,該挎著就得挎,不該挎就別挎。」他們笑着走上了一道長長的陡坡,許敬修已累得氣喘吁吁,滿頭是汗了。青棗回頭笑着說:「來!挎著,該挎著了。」不由分說退後兩步,挎住了他的胳膊,拽着他朝上走,他一下子輕鬆了。

看似幼稚的李青棗,其實很聰明,這次他又被她從理、現實中套住了。就從這方面來看她比夏如錦還強點,許敬修心裏暗想着。繼而又對自己如此比較覺得慚愧。

他們剛到大覺寺新修的山門前,正抬頭欣賞門額上「大覺寺」三個字。許敬修細琢磨着落款「終南樵夫」何人?

「阿彌陀佛,施主光臨。」許敬修一聽很是耳熟,回神一看,一個頭皮剃得青光光的年輕尼姑,雙手合十站着面前,驚聲叫道:「怎麼是你?呂春!」那尼姑微笑着:「怎麼不能是我?貧尼不是呂春,法號圓智。圓智恭迎許施主、恩施主了。」許敬修想說句話,一時卻難擇詞。青棗嗤嗤笑着:「你好,你好!」許敬修這才接着說:「大師一向可好。」圓智仍雙手合十說:「緇衣黃卷,古磬青燈,一塵不染,潛心佛事,很好,二位先禮佛還是先用茶?」青棗說:「先拜神,先拜佛。」「請隨貧尼到佛殿。」

圓智陪他倆拜過佛后,領他倆出了殿門,沿着曲曲折折地卵石平鋪就的小道,朝圓智個人的禪房走去,許敬修見景生地念:「欲心得菩提。」圓智也念著:「回頭向彼岸。」

進了禪房,圓智讓他們坐在早備的兩個蒲墩上,親自用紫砂杯沏了兩杯茶來說:「二位請用。」隨後又自沏了一杯來,陪他倆用茶。

「呂春,不對,圓智!」圓智笑了說:「無妨,這是個人禪房,隨便稱呼,不計較這些,現在我也可以叫你敬修,施主跟貧尼是故人嘛。」

許敬修說:「聽說你考入了人民大學哲學系,怎麼就放棄了?到這兒來修行。這樣給人們留下對社會思考是什麼?令人匪夷所思!」圓智說:「不是放棄,是放下了。要說給人留的社會思考嘛,就是遠離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煩惱世界活得更自在,當然對名利看重的人就匪夷所思啰!別多心!這絕非指你,這是討論。佛不讓人迷信,越討論佛理逾明。」「你心也夠狠的,心一橫就能耐住這寂寞?叫我想來太不近理,太不合邏輯了,誰都難接受。」「世人並不明白,以為貧尼孤獨,是六親不認的狠心人。其實僧尼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並不孤獨,也有親友愛,就像我對你有友,對恩施主有感激之,只不過少了許多俗氣,更為純清,更真摯。因為重濟三途之苦,顯得親友略淡了些。至於不近理,不合乎邏輯,這只是世俗人的理和邏輯。如果換這樣角度:人的信仰思維主導人的行為行動,去思考不就明白了嗎?」

「你想長生不老嗎?」青棗問。圓智笑着反問:「你相信人能長生不老嗎?」青棗不知何以作答。圓智說:「所謂長生不老是指佛法長生不老,神識長生不老,肉身不會長生不老的,正像你這衣服,我這僧袍不會永久不爛。爛了另換一身,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肉身一樣,爛了、朽了,靈魂神識仍存,往生西方凈土。」

「青棗,別問了,這些佛學道理,給咱這些沒經過修行的人再講,一會兒半會兒是聽不明白的。」許敬修阻止青棗繼續問下去。

「聽說學佛、修道的人能知人的未來,是吧?」青棗故意對許敬修的制止置若罔聞。圓智說:「塵俗中的人老想知道自己的未來,其實太沒必要了。人給你說個謎語讓你猜,讓你絞盡腦汁去猜有意思呢?還是把謎底告訴你,你一口說出謎底有意思呢?知道自己的未來,人還奮鬥什麼?」把青棗問得張口結舌,無答對了。圓智又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不奇怪,為滿足恩施主一點好奇心,我有句粗淺的話:「恩施主你一生活得灑脫滋潤。他一生活得苦累些,是他一生好追求完美而註定的。他的成功也是有你福命相佐,冥冥中夏如錦的暗助,貧尼也為他祈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川子溝(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川子溝(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31.第十八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