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六十一章權力交涉(4)

424.第六十一章權力交涉(4)

家康為何要將朝廷捧在天上,認為現實政治造成的恩怨均應由幕府負責處理?

春岳是個老好人,他堅信只要能解決這一點,便是好辦法,便是好政治。***僅憑如此眼光,他自然無法徹底理解慶喜的選擇。

但此時,二條攝政反而以其素有的正直拒絕了三人的請求。

「那可不行,在下不會推薦中御門和大原二人。」

聽了攝政的話,三人不禁面面相覷。島津久光自不待,連春岳和伊達宗城都深信攝政會贊成推舉中御門和大原為議奏。

「此著實出人意料。連將軍都在反省,態度輕鬆,而且似乎對此也並無什麼異議。」

春岳插嘴說道,二條攝政則固執地搖了搖頭。

「無論如何,在下都不能任用此二人。」

「實在是危聳聽,敢問理由何在?」

「在下曾詢問先帝,先帝認為此二人不可錄用,理由不而喻。因此,在下不能推舉這二人。」

在這個問題上,攝政心中似乎自有定論。

二條家乃五攝家之一,而五攝家當家以天皇為重的忠誠心與大名家的老臣以主公為重頗為相似。身為明君的先帝認為中御門和大原二卿性格和思想均過於偏激,故而只要自己還是攝政,便不會推舉二卿擔任議奏,因此斷然拒絕。

島津久光臉色大變,向攝政逼問道:「既然如此,二卿暫且不提,萬里小路和烏丸侍從又如何?」

「怕是仍不能如您所願。萬里小路於當前職務頗為練達,且明年需就聖上成人禮進行訪查,為免多生枝節,難以轉職。此外,烏丸侍從必須負責修改聖上和歌。而且,按規定議奏必須由公卿以上官位擔任。」

話已至此,久光再無繼續強迫的理論根據了。

當日,久光、春岳、宗城三人就這樣離開了攝政府,但緊接著就前去拜訪了未與三人同行的山內容堂。

那天正好是5月17日。容堂依然沒有贊成久光的提議,他主張,既然兵庫開港已成定論,先便應該商議如何赦免長州。

他感到人間的紛亂爭鬥已然逐漸迫近。

無論如何,薩摩想要將慶喜視作無視朝廷開國之徒,企圖以兵庫開港作為討幕理由,但若不能更換天皇近侍,此願望將無從實現。

於是,三侯又帶上容堂,來到了慶喜所在的二條城。起初老中板倉勝靜和稻葉正邦會見了四人,就長州處分問題交換了意見。過了不久,慶喜也接見了四人。

慶喜當日語氣平靜,但口氣中卻依舊透露出一種將軍勸誡諸侯的威嚴。

「對長州宜寬大處理,本人對此也極為贊同。然兵庫開港不可延期,此二者萬勿混淆。」

如此一來,久光頓時變得啞口無。他不僅笨嘴拙舌,威嚴亦不可與慶喜相提並論。而這種劣等感反而促使其更加用心謀划,這一點自古至今未曾變過。

在諸大名如此接連不斷的交涉中,最先離隊之人便是山內容堂。容堂對久光與慶喜的對立點一清二楚,因此,他必是認定時機尚未成熟。

他或許感到「無聊」,便於5月22日奏請回國。

23日,慶喜入宮晉謁,陳述了對長州寬大處理的意見。24日,朝議對此作出了明確決定——取消長州「朝敵」這一日本人最為忌諱的污名,同時,慶喜屢次提出的兵庫開港請求也重新獲得了准許。

至此,憑藉慶喜的政治力和行政手腕天衣無縫的出色揮,長期糾纏不清的長州事件和開港問題得以一舉解決。

此事著實諷刺。倘若雙方均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此刻理應相互擊掌歡呼。然而,對於這場骯髒的政治鬥爭來說,此事卻意味著有一方遭到了令人難堪的失敗,而如此一來,敗方必定會為了下次骯髒的較量,繼續出謀劃策。

5月26日,島津久光聯合春岳、宗城,再加上已經奏請回國的容堂,聯名上書,向朝命提出抗議。也就是說,此番決定與他們先前的建完全不同,因此才提出抗議。

勤皇諸藩的藩主們對朝議決定後下達的命令強行提出抗議,此舉究竟是否屬於違詔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川慶喜 最後的幕府將軍(上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德川慶喜 最後的幕府將軍(上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24.第六十一章權力交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