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十一烈士暮年(一)(8)

223.十一烈士暮年(一)(8)

根據**的不要因為階級鬥爭而干擾了經濟工作的指示,1963年2月,**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提出在前兩年調整的基礎上,再用3年時間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黨內對此看法不一。***7月30日,鄧小平在工業問題座談會上傳達**的指示:還要進行3年調整,重點是鞏固、充實、提高。9月,中央再次召開工作會議,冷靜分析了國民經濟形勢,排除了形勢有好轉就急於「大上」的「左」傾思想的干擾,再次確定從1963年起堅持繼續調整3年,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到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之間的過渡階段。這一過渡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是:農業生產達到或超過1957年的水平,工業生產在1957年的基礎上提高50%,國民經濟各部門力爭取得基本協調,經營管理走上正常軌道,工業各部門搞好配套、協作,等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貫徹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總方針,按照解決吃穿用,加強基礎工業,兼顧國防和突破尖端的次序來安排經濟計劃。

遵照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從1963年起,**中央、國務院繼續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對企業管理、勞動制度等經濟體制實行了初步的改革。第一,在工業方面,1963年3月,中央決定逐步改進企業管理體制,試辦托拉斯,以此來改變用行政辦法管理企業的弊病。共試辦了鹽業公司等11個托拉斯,在國家統一計劃管理下,進行獨立經濟核算,這不僅促進了生產,而且改善了企業的經營管理。第二,在勞動制度方面,逐步實行**提倡的全日制和半工半讀兩種教育制以及固定工人和亦工亦農兩種勞動制度。這兩種勞動制度在1964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受到**的稱讚與肯定,並且中央於5月正式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行兩種勞動制度和兩種教育制度。實踐證明,這些半工半讀、亦工亦農的新型制度,不僅減輕了國家負擔,增加了勞動收入,而且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第三,在價格體系方面,對一些不合理的商品價格進行了必要的調整,設立國家物資管理總局和全國物價委員會,加強對物資和物價的管理,揮價值規律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第四,在企業管理方面,開始建立和健全崗位責任制,加強企業管理,把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幹勁和科學管理密切結合起來,相應擴大企業的自主權。第五,在基本建設方面,中央決定將農林水利、文教衛生等19個非工業部門的建設划給地方管理,由中央拿出一筆資金交地方統籌安排,適當調整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揮地方積極性。

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央在北京舉行工作會議,其中主要議題是討論國家計委的「三五」計劃初步設想。5月11日和6月6日,**在會前聽彙報和會上時,指出:農業是一個拳頭,國防工業是一拳頭,「要使拳頭有勁,屁股就要坐穩」。「屁股」就是基礎工業。過去我們制定計劃的方法基本上是學蘇聯的,先定下多少鋼,然後計算要多少煤、電、運力等等,根據這些再計算增加多少城市人口、多少生活福利,是搖計算機的辦法。鋼的產量一變少,別的一律跟著削減。這種方法不實用,行不通要改變。我們的方針是,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按照這個方針,制定計劃時先看可能生產多少糧食、棉花和其他經濟作物,再看需要多少化肥、農藥、機械、鋼鐵,可能搞多少工業,還要考慮打仗。

**的這段談話,雖然是針對制定「三五」計劃談的,但卻反映了他對經濟建設的戰略指導思想。但是不久,這一指導思想就生了重大變化。

這主要是1964年8月5日,美國在越南的侵略戰爭嚴重升級,越界轟炸北方越南民主共和國,將戰火迫近到中國的南大門。這樣,加上以前在東南沿海地區,蔣介石集團在「反攻大陸」旗號下不斷襲擾;在西部,中印邊境地區印軍的襲擾和入侵不時生;在西北,中蘇邊境的糾紛和蘇聯駐軍增加;在東北方向,美國駐兵南朝鮮和日本,對中國也構成威脅。這使得中國處於外**事力量的戰略包圍之中,**對可能生的戰爭不能不有所準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澤東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23.十一烈士暮年(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