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四篇今所見漢人小說(2)

12.第四篇今所見漢人小說(2)

上嘗輦至郎署,見一老翁,須鬢皓白,衣服不整。上問曰,「公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江都人也,以文帝時為郎。」上問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駟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

[1]。晁公武,南宋鉅野(今屬山東)人。著名藏書家。所撰《郡齋讀書志》,是我國最早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書目,不少失傳古籍可由此書知其梗概。

第四篇今所見漢人小說

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上感其,擢拜會稽都尉。

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是夜漏七刻,空中無雲,隱如雷聲,竟天紫氣。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戴七勝;青氣如雲;有二青鳥,夾侍母旁。下車,上迎拜,延母坐,請不死之葯。母曰,「……帝滯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噉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談語世事而不肯鬼神,肅然便去。東方朔於朱鳥牖中窺母。母曰,「此兒好作罪過,疏妄無賴,久被斥逐,不得還天,然原心無惡,尋當得還,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悵良久。

其一曰《漢武帝內傳》,亦一卷,亦記孝武初生至崩葬事,而於王母降特詳。其文雖繁麗而浮淺,且竊取釋家,又多用《十洲記》及《漢武故事》中語,可知較二書為後出矣。宋時尚不題撰人,至明乃並《漢武故事》皆稱班固作,蓋以固名重,因連類依託之。

到夜二更之後,忽見西南如白雲起,郁然直來,徑趨宮庭;須臾轉近。聞雲中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前,有似鳥集,或駕龍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鶴,或乘軒車,或乘天馬,群仙數千,光曜庭宇。既至,從官不復知所在,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駕九色斑龍。別有五十天仙……咸住殿下。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袿,容眸流盼,神姿清,真美人也!

·026·

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

),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

帝跪謝。……上元夫人使帝還坐。王母謂夫人曰,「卿之為戒,甚急切,更使未解之人,畏於意志。」夫人曰,「若其志道,將以身投餓虎,忘軀破滅,蹈火履水,固於一志,必無憂也。……急之,欲成其志耳,阿母既有念,必當賜以屍解之方耳。」王母曰,「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遂欲毀其正志,當疑天下必無仙人,是故我閬宮,暫舍塵濁,既欲堅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今日相見,令人念之。至於屍解下方,吾甚不惜。后三年,吾必欲賜以成丹半劑,石象散一。具與之,則徹不得復停。當今匈奴未彌,邊陲有事,何必令其倉卒舍天下之尊,而便入林岫?但當問篤志何如。如其回改,吾方數來。」王母因拊帝背曰,「汝用上元夫人至,必得長生,可不勵勉耶?」帝跪曰,「徹書之金簡,以身佩之焉。」

又有《漢武洞冥記》四卷,題後漢郭憲撰。全書六十則,皆神仙道術及遠方怪異之事;其所以名《洞冥記》者,序雲,「漢武帝明俊特異之主,東方朔因滑稽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奧,昭然顯著。今籍舊史之所不載者,聊以聞見,撰《洞冥記》四卷,成一家之書,」則所憑藉亦在東方朔。

郭憲字子橫,汝南宋人,光武時征拜博士,剛直敢,有「關東觥

第四篇今所見漢人小說

觥郭子橫」[1]之目,徒以潠酒救火一事,遽為方士攀引,范曄作《後漢書》[2]遂亦不察而置之《方術列傳》《洞冥記》實始於劉昫《唐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小說史略(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小說史略(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第四篇今所見漢人小說(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