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7章 得意弟子(10)

9057章 得意弟子(10)

九、徐徹(1)

徐徹在張少飛的團隊弟子中,以「高談闊論」出名。

徐徹是大唐國師的第二個孩子,是一個天資聰明、英俊豪爽之人,當初跟隨他父親后,就獨自到各地參訪遊歷,地方走得多,明師見得多,自然通曉很多的學術,學會了很多的藝能。

在外數年,有一天,他的哥哥回到故鄉,召集村人,公開宣說他所學到到藝能等。

沒有出過門的徐徹,知道哥哥回來講學術,也發出通告,搭起講台,和哥哥對台同時演說。

徐徹的滔滔宏論,口若懸河的辯才,精彩的演說,把哥哥那邊的聽眾都吸引了過來,大家聽后都異口同聲的評判說:「弟弟遠勝過哥哥。」

可是,天性好勝的哥哥徐雄,經此打擊,便開始嫉妒弟弟徐徹。兩人都不服氣,一鬧就鬧到父親面前。

怒氣沖沖的徐雄,先向做國師的父親說道:「父親!請您管教管教無法無天的弟弟,他實在太丟我的面子,我是一個遊學多年的人,難道我還不如他?他偏偏在我演講的時候,和我唱對台戲,拉我的聽眾!」

少年的徐徹,不慌不忙的解釋道:「請父親原諒,學問是公開的,誰都有權利研究和演說。哥哥到外國遊歷,我在家中研究,我沒有要勝過哥哥的心,只想知道這幾年來在家中的悉心研究,是不是有一點成績?哥哥遊歷的結果是滿肚子勝負心,我在家中是真心的做學問。不必麻煩父親管教,我們自己管教自己最好,希望哥哥也能這樣想。」

做國師的父親,聽了兩個愛子各執一詞的話,竟不知怪誰才對。最後,和他們的母親商量,把徐徹送到禪龍峽城附近的普佗靈山張一大仙處學習,免得讓他在家,使徐雄不能出人頭地。

舅父的教示說起張一大仙人,他就是徐徹嫡親的舅父,是他母親的長兄,是當時博學而有神通的仙人。

徐徹自從被父親送到頻陀山後,張一大仙人深深欣賞外甥的聰明,恨不一口氣把自己所知道的全教給徐徹。

徐徹也不辜負舅父的希望,不久,就對四禪五通,完全通達。

徐徹從此不再思念家鄉,其主要原因:

第一、他不想靠着父親的餘蔭,因為自己是國師的兒子,才被尊敬;

第二、他想到好勝的哥哥,知道現在更無法和哥哥共處。因此徐徹立定志願,要另創他的世界。父母差人來接他回去,他也婉言謝絕。

張一大仙人知道徐徹不被家庭恩受束縛,更是歡喜有加。

有一天,就對徐徹說:「徐徹!照你現在的志願看起來,你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偉大的人物,但要遇到明師才好。我知道的這一點東西,實在還不夠你所求所學。現在有一位大覺者的師尊已經出世,等到成道以後,你要趕快去跟他學習。」

張一大仙人的話,徐徹聽了半信半疑,不過,他對自己將來能成為大人物的話,是只有相信沒有半點疑惑。

有一次,張一大仙人帶着徐徹飄然出山,到了天露山附近,建築了一間房屋,安居下來。

從房屋完成的那一天起,張一大仙人每天叫徐徹祈禱三次,祈禱大覺者的師尊早日開悟證果。

張一大仙人更告訴他的外甥道:「徐徹!照我的推算預知,師尊不久就要成道了,他成道后一定會先在山央說法。我只能知道如此而已,至於師尊究竟覺悟了什麼真理,怕我是沒有福氣聽聞,你要記好,師尊證道后,你要趕快去跟師尊求法和修道!」

張一大仙人說后不久,就與世長辭了。

沒有師父的徐徹,從此便向社會眩耀他的學問和才能:父親是國師,舅舅是張一大仙人,他雖沒有這麼想,但社會群眾對他供養恭敬,真是無微不至。

可惜徐徹就這麼耽於名聞利養,忘記張一大仙人所說要向大覺師尊求道的遺言。

徐徹認為自己已經得道,應該接受世人的供養,何必還希望什麼師尊出世。因此在他舅父辭世不久,他就不再祈禱能早日遇到大覺者的師尊。

過了好久,長安城附近的曠野,掘出很多古城的遺跡,其中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世人所不認識的字跡,像是寫着一首偈文,但沒有人會念它,甚至社會上傳說,就是那碑文有人識得,可是真義一定也要大覺者才能知道。

有一天,唐王對大臣宣佈道:「國家現在獲得古代遺留的寶物,寶物中的石碑偈文,大家要趕快把它念出來。不然,鄰國會笑我大唐無人。七天之內,如果還無人識得,就把你們的官職,一個個的降級!」

唐王的詔命雖然嚴格,但大臣們從來就不曾見過這碑文上的字體,大家都面面相覷,沒有辦法。最後只得建議,希望唐王張榜通示全國,誰能認識石碑上的偈文,就賞他美女和金銀財寶。

王榜張貼出去后,消息傳到徐徹的耳中,他想到舅父張一大仙人,不但曾經教過他各地各國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文字他也認識不少。因此,徐徹很有自信的去揭榜應徵。

石碑上的偈文,徐徹的確是認識的,他說那是梵天上的文字,沒有神通的人是不會認識的。

因此,徐徹當着唐王面前,把石碑上的偈文翻譯誦出來。

那偈文的意思是:

王中之王是誰?

聖中之聖是誰?

何謂愚者?

何謂智人?

怎樣離開垢穢?

怎樣獲證涅槃?

誰是沉溺在生死海里?

誰是逍遙於解脫國中?

久為人們所念不出的神秘偈文,聰明的徐徹終於揭開了那神秘的帳幕,很快的這首偈文傳誦了全國。但是雖然大家都會誦念這首偈文,卻沒有人懂得這偈文指的是什麼意思,就是徐徹也回答不出來。

石碑上的偈文,每一句都是些抽象的疑問,若以當時所有的學說來解答,雖然也行,但那解答的仍然是個疑問,這是可以斷言的。

唐王對徐徹雖也承認其博學,連天上的梵文都認識,但不能解釋偈文的意義,仍然是最大的遺憾,因此,唐王更下令高價懸賞,求教天下的人來解答這首偈文。

徐徹不肯服輸,他向唐王承諾,七日之內,他一定要回答那偈文的真意。

徐徹向唐王許下諾言,回去后拚命的思考,可是,這偈文所指的問題,並不是用思考想像就可以明白的,一定要一位大覺者才能解答。

徐徹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只得去求教別人。

徐徹一連去找了幾位在當地可稱得上是聰明絕頂的高人請教,但總覺得他們的回答都是膚淺之見,和自己知道的一樣,並不是那偈文的真意,有的比自己的見解還要差很多。

徐徹在到處碰壁后,他想起了師尊。

雖然,徐徹想起了師尊,可是他還不肯前去求教。他在心裏想:這首偈文是天上的文字,有資格的權威都不知道,年紀輕輕的師尊,哪裏能知道呢?

後來他又轉念一想:舅父離世前,再三叮嚀,師尊成道后,一定要去跟隨師尊學習,但年輕的張少飛,怎麼能成就功行圓滿的師尊呢?

最後,他終於想通了,悟道是不靠年齡大小來決定的,因此他就向嶺南的方向走去。

從古到今,如果說真正能夠解答這首偈文的,的的確確是只有師尊一個人,不管這石碑上的偈文事實與否,但總是暗示著那意義的深刻。

師尊多年的努力修道,其目的就是要揭開這些問題的謎底,師尊的證悟,就是這個問題最靈活的答案。

拜見到師尊的徐徹,覺得舅父的話的確真實不虛。

他還沒有知道師尊如大海的智慧時,單是師尊的相貌莊嚴,就使他生起無比的恭敬之心。

徐徹雙手合掌,把偈文誦念一遍,希望師尊為他解答。

師尊沒有考慮,像被撞擊的洪鐘,也以偈回答道:

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

聖中之聖是大覺師尊,

被無明所染的謂之愚者,

能滅諸煩惱的謂之智人,

修道除貪瞋痴即離垢穢,

能完成戒定慧即證涅槃,

有我法執著者沉溺在生死海里,

證緣起法性者逍遙於解脫國中。

聰明的徐徹,聽了師尊的回答,其每一句都流入他的心田,心中的一點暗影,像給朗朗的智慧之光所驅除。

他歡喜興奮,竟然好久說不出一句對師尊感激的話來……

最後,他誦著師尊的偈語只是向師尊不住地頂禮。

難怪徐徹會激動,他聽了師尊的話,當即開悟了,他從此邁進了真理的世界。

師尊很歡喜徐徹,嘉許他的善根深厚,並且又再向他說了些法理,徐徹禮謝后,即奉著師尊的偈語回報唐王,然後,向信他的人宣佈,他從此要皈依師尊,做大聖者師尊的弟子。

天資聰明的徐徹,終於被師尊崇高的智慧和偉大的人格所感動,成為教團中開悟證果的弟子。

徐徹非常歡喜,不但自己從此得救,更遂了舅父張一大仙人的宿願。

尊者徐徹,本來就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何況他現在跟隨張少飛師尊出家,並證得了阿羅漢果。

他通達很多外道的經論,有很多外道的朋友,他發願要先把在迷途上彷徨的修道者,一一感化過來皈依張少飛師尊,接受師尊的真理。

因此,徐徹在教團中不但熱心服務和修道,在教團外更是熱心傳法弘化,宣揚佛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張少飛師尊的真理,得着徐徹尊者有力的弘傳推動,更容易普及社會人群,深入人心,自是意料中的事。

張少飛的救世真理,是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長新的,徐徹越宣揚越有信心,他認為自己能做張少飛師尊真理的使者,實在是最大的榮幸。

因為徐徹對佛法的信心、熱忱,使他的大名像百花的芬芳,遠遠的飄揚,無論誰,一提到徐徹的名字,總是要豎起大姆指。

有一次,張少飛到自己的祖國北方的一條村莊宣化,徐徹也跟着師尊一起,在這裏的村莊,無論大家小戶,都有他宣化的足跡。有一天,村上有名的丁豐長者病了,他想到要去特別向他說法,解除他的病苦。

徐徹到了丁豐長者的家中,對睡在床上的丁豐長說道:「長者!聽說您的貴體有點欠安,我奉師尊的慈命,特來向您慰問。您找醫生醫治了嗎?」

「謝謝師尊和你,我的病怕是無望了,很多醫生都說我害的是不治之症。」丁豐長者很傷感地說。

「那您可以稱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仰仗三寶的威德,您的心就能清凈,病就會好的。」

「尊者!我們皈依三寶,是希望擁護三寶,凈化人間,獻出自己的所有,不應該對三寶還有要求。」

「那是不錯的,無常的世間,不可向三寶要求常住;有病的身體,不可向三寶要求健康。信仰是犧牲個己,成就大我。小苦小病,要自己設法,不要太麻煩佛法僧。但人力無法解救,真心祈求三寶,三寶的慈光仍會普被,您這樣做不會錯的。」

丁豐長者聽了徐徹的話,每天一心一意的稱念三寶,他的不治之症就漸漸的痊癒了。

這雖是佛法的廣大無邊,但也是徐徹關心病人,用佛法的慈悲甘露,治療眾生的病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落難情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落難情緣
上一章下一章

9057章 得意弟子(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