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史記觀止列傳(3)

116.史記觀止列傳(3)

能以巧妙的說辭解除邯鄲圍城之患,輕視爵位利祿,卻以能盡自己的志趣為樂。***作《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創作文辭來對君主進行諷諫,用連類比附來伸張正義,《離騷》體現了這樣的主題思想。作《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與子楚交好,使各諸侯國的士人爭相為秦效力。作《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曹沫用匕脅迫齊桓公,使魯國收回失去的土地,也給了齊國表現其守信的機會;豫讓守義,一心為主人智伯報仇而無二心。作《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能夠制定明確的計劃,順應時勢促進秦國的展,終於使秦國得志於海內,統一天下建立帝國,李斯實為主謀。作《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為秦國開拓疆域,增聚民眾,在北面擊敗匈奴,據黃河充當要塞,依山嶺修築長城,鞏固邊防,建榆中。作《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平定趙國,保常山以擴張河內,削弱項王的勢力,在天下樹立起漢王的威信。作《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魏豹收攏西河、上黨的軍隊,跟隨高祖直到彭城;彭越在梁地擾亂楚軍後方以困擾項羽。作《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黥布佔據着淮南之地而叛楚歸漢,漢王通過他勸說楚大司馬周殷前來投降,最終在垓下打敗項羽。作《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楚軍逼困漢軍於京、索,韓信攻下魏、趙,平定燕、齊,三分天下,漢佔二分,奠定了消滅項羽的基礎。作《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楚漢兩軍相持於鞏、洛,而韓信為漢鎮守潁川,盧綰又斷絕了楚軍的糧餉。作《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諸侯背叛項王,齊軍在城陽牽制項羽,使漢王得以乘機攻入彭城。作《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攻城野戰,獲功回報,樊噲、酈商是最賣力的戰將,他們不僅隨時聽從漢王的差遣,還常救漢王於危難之中。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

漢朝天下初定的時候,文治還沒有體統,張蒼擔任主管,統一度量衡,編定律歷。作《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遊說通使,聯絡諸侯;使諸侯都來親附於漢朝,做漢室的藩屬輔臣。作《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詳細了解秦楚之間的事的,只有經常跟隨高祖出征平定諸侯的周緤。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遷徙豪強大族,定都關中,與匈奴和親;制定朝廷禮儀,接下來是宗廟儀法。作《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季布能改其剛戾為柔順,終於成為漢朝的一代名臣;欒布不因威勢所迫而背叛死者。作《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儘管冒犯君威也敢於強諫,為使主上行合乎道義,而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設計長遠的方案。作《袁盎朝錯列傳》第四十一。

遵循法律不失大節,稱道古代賢人,以增長君主之英明。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為人誠樸寬厚,仁慈孝順,不善辭,敏於行事,一生謙恭,堪為君子長者。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恪守節操,懇切耿直,義氣足以稱得上清廉,行為足以激勵賢能的人,擔任要職而不徇私舞弊。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扁鵲行醫,為醫家所尊奉,他的醫術精細高明,後世人繼承了他的醫術,不能改易,而倉公的醫術可謂接近扁鵲之術了。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劉仲被削奪王爵,其子劉濞被封為吳王,正逢漢朝初定天下,命他鎮撫江淮一帶。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叛亂的時候,皇親貴族中只有竇嬰有賢能且喜好士人,因此士人們都去投奔他,他率軍守在滎陽以抵抗叛軍。作《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智謀足以應付近世的事變,寬厚足以得到人民的好感。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勇於抗敵,愛護士卒,號令簡易,將士們衷心地服從於他。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自夏、商、周以來,匈奴常成為中原的禍害,為了解他們強弱的況,設防或是征討,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記觀止(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史記觀止(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6.史記觀止列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