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4)

4.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4)

和越族的往來

由於同宗同源,京族與越族的往來從未間斷過,往來也較為頻繁。***1886年,越南人民奮起反抗入侵的法國殖民者,後來遭到法國殖民者的武力鎮壓,其間有部分越南邊民湧向我邊境東興一帶,京族人民熱地接納了他們。中法勘界后,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但不少人有血親或姻親關係。雙方的村寨一般只相隔幾里的水路。節日喜慶喪葬,京族和越族群眾互相走訪,或祝賀或幫忙。打漁跑到對方村落那邊也是常有的事。京族地區出現私塾后,師資非常不穩定,京族有時也從越族那邊聘請塾師。

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戰爭年代,由於沉重的苛捐雜稅、徵兵服役及戰事連綿,包括京族群眾在內的中國邊民曾逃到越南避難。新中國成立后,變成了越族邊民流向我國。京族群眾給予了這些同胞兄弟無私的幫助。在越南人民的抗法和抗美鬥爭時期,為了支援越南人民抗美鬥爭,中國於1968年在靠近越南的防城港建設戰備港口,作為中越海上運輸航線的起運港,向越南轉運援越物資,當時這條航線被譽為「海上胡志明小道」。越族邊民到我邊境避難,我當地政府和群眾均慷慨解囊相助,尤其是京族群眾,熱地接待了這些難民。就算在中越關係陷入低谷的七八十年代,由於京族與越族之間不少有親戚關係,因此民間的往來從未中斷過。1991年,中越關係正常化后,兩國的邊民交往更加密切,邊境貿易十分紅火,雙方優勢互補,增強了友誼,改善了生活。當然,雖然同宗同源,但分屬兩個國家,京族和越族都走上了各自獨立展道路,用京族人的話說,就如兩兄弟,成年後都有了自己的家。現代社會中,京族人在國家問題上要考慮的是中國公民的責任,而不是民族歸屬。有學者認為,京族因為歷史與展程度的因素,對越族感到優越,藉用中國公民身分與越族區隔。但京、越文化又高度互通,維持了京族在國家範疇內的獨特性。[石之瑜:中國跨界民族身分策略中的國家意識:京族面對越族的區隔與聯繫,載[台灣]《文化研究》,第147-168頁,2005年第1期。]這也許較為貼切地道出了京族與越族交往的微妙關係。

從歷史展看,民族關係的展表現出兩種不同的趨勢:一、在私有制和階級社會條件下,由於剝削階級中的反動統治集團為了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總是挑起民族糾紛,唆使各民族互相殘殺,以實行其民族壓迫剝削政策,這就造成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不平等、不團結的關係;二、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消滅了剝削階級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度,剷除了產生民族壓迫的物質基礎,民族間的關係基本上變為各民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在我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已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團結、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總之,現今京族與周邊民族的關係是和諧的,正如李秋洪教授所說:「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廣西的民族關係基調是融洽、和諧的,未生過嚴重的民族矛盾和全局性的民族關係緊張事件,各民族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從而為廣西經濟與文化的繁榮展,特別是近幾年的高速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李秋洪:《廣西民族交往心理》,第18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廣西社會科學院近日布《2010年廣西藍皮書:廣西社會展報告》顯示,67.6%的受調查者最滿意廣西的「民族關係」。「民族關係」已經連續11年成為廣西民眾最滿意的社會展指標。這充分展示了廣西多民族和諧共生的巨大成就,也從側面證實了維繫廣西多民族和諧共生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寬鬆、平和、友愛、互助的族際環境,將對各民族社會的全面進步與提供更為優裕的展環境。

第三節文化互動

民族接觸、民族交往帶來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這主要表現在語文字、民間文學及文化習俗的互相影響方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京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京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九章京族的族際交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