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18)

4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18)

五、皮毛加工

積石山全縣有宜牧天然草坡44。***71萬畝,稀疏林帶和草地面積7262畝,載畜量67。34萬隻羊,畜牧業在經濟結構中占較大比重。縣境近靠青海、甘南等牧區,皮張、羊毛來源較廣,數量充足,皮毛加工具有優越條件。縣內各族群眾有著傳統的皮毛加工技術。

皮革加工者稱為皮匠。20世紀50年代初,有皮匠34人,他們攜帶鏟刀、刮刀、割刀等制皮工具,走鄉串戶,縫製皮衣、皮鞋、皮帽、皮褲等。70年代后,隨著棉紡織品及化纖製品的大量使用,皮匠逐步漸少。1981年,有皮匠19人。1988年全縣建皮革廠1處,從業人員24人,年產值18萬元。

羊毛、牛毛加工者稱為氈匠、褐匠。把剪下的牛毛、羊毛捻成線,請褐匠織成「褐織」,裁剪縫成衣物。用毛線織成毛被、毛衣、毛帽等。羊毛、牛毛線製品,保暖、防濕、防潮、透汗。綿氈,多用純羊毛或加牛毛混合製成,抗濕、軟和、保溫、防潮,優於棉製品及化纖製品。20世紀50年代,有氈匠、褐匠200人。1981年有氈匠117人,褐匠消失。1988年全縣有氈匠154人。近十年,全縣氈匠不足百人,主要集中在大河家皮革廠等企業。

保安人的這些民間工藝相沿成習,代代相傳,有著較高的使用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第五節民間體育

保安族人民在長期歷史展中,摸索出很多強身的體育活動項目,如:射箭、甩拋尕、打五槍、抹旗、抱腰、塔石納特等傳統民間體育項目。保安族的體育活動,一般在冬閑的時候舉行,有很多普及性與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的項目,「打石頭」和武術已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

射箭弓用劈開的大竹竿做成,2至3片紮成一股,有4尺左右長,為了保持弓的柔韌、彈性,弓的兩頭套有水牛角。弓繩是幾根擰在一起的牛盤繩做成,鐵制的箭頭呈長三角形,半斤多重。箭繩系有紅纓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每年冬季,青壯年男人舉行射靶比賽,比賽結束時,宰羊慶祝。

甩拋尕甩拋尕原是為打仗和放牧需要而產生的,現在已成為體育活動項目。甩拋尕的用具是由增加臂力的繩和裝石子的布袋子組成,繩用牛毛線織成,有大拇指粗,長5尺,繩中間是布袋子,裝雞蛋大小的石子。使用時,將繩子一頭拉緊的同時瞅准前方的攻擊目標,然後鬆開拇指和食指,石子飛馳而去,擊中目標。比賽時主要看誰擊得准。團隊比賽時,一方一直要把對方攻跑為止。因沒有一定的掩體地形,容易生事故,一般很少採用此種比賽方法。

打五槍「打五槍」是保安族人民主要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幾乎每年都要舉行此項體育比賽。比賽要求參賽者用自製的土槍,從裝火藥、扣壓引火帽到射擊,必須一氣呵成,並且規定這一連串動作必須在飛馳的馬背上進行,在200米距離內完成打五槍的任務。「打五槍」活動一般在冬閑時舉行,場面十分壯觀,屆時所有保安族群眾都前來觀看。比賽前,三庄各自推舉的騎手們先把引火帽裝進纏於額頭上的花布火藥帶內,內有5隻拇指粗的牛角管,管內裝有火藥。騎手們在起跑線前持槍上馬,號令一下,只見他們在賓士的馬背上左手持槍,右手裝火藥,取裝引火帽、射擊等。在到達終點之前,誰先連續射完5槍誰就是第一名。獲勝者為本村爭光,人們都表示祝賀。

抹旗這個項目是在馬背上進行的。將旗套在旗杆上,旗杆是特製的,用四五片竹子紮成旗杆,分三等,有8尺、9尺、1丈的。比賽前,選手們牽馬站在起跑線上,右手扶住插在馬鞍右側鐵孔里的旗杆,起跑號槍一響,迅速上馬踩蹬飛奔而去。在百米的距離內,騎手要握住旗杆末端,以驚人的臂力,靈活的動作,連續做完五個方向的揮旗動作:即從右到左,從前到后,最後從頭頂揮過去,保安人稱抹「五門旗」,到達終點前,誰先揮完五個方向,誰就是第一名,抹「四門」得第二名,以此類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間文化(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