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十章保安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4)

117.第十章保安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4)

十、馬麥素

馬麥素,保安族,生於1918年,積石山縣大河家鄉甘河灘人。***馬麥素16歲跟舅父、保安腰刀匠馬木灑學習制刀工藝,19歲獨立門戶。新中國成立前曾在安西、永登、窯街及青海省民和縣做腰刀謀生。后長期在家中從事個體腰刀生產。馬麥素創製出寶劍刀、哈薩克刀、什樣錦、鐵扁鞘等多種腰刀和刀鞘。製作的腰刀工藝精良,深得淬火技術要領,刀鋒銳利,柔中帶剛,尤以製作「什樣錦」單、雙刀見長。主要銷往新疆、內蒙古等地,深得蒙古族、藏族、回族、東鄉族、保安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喜愛。

十一、馬自正

馬自正,又名馬乃比友,保安族,積石山縣人,著名的保安族刀匠。他以保安腰刀作為自己要奮鬥一生的事業,立志要讓保安腰刀走向世界。在甘河灘村的老馬家,是一個世代以打制保安腰刀的家族,可謂刀匠世家。馬自正便是在村裡聽著叮叮噹噹的錘聲出生、長大的,他從能拿起錘的那一天起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打制腰刀。隨著他慢慢長大,打刀的技藝也略有小成,在家鄉打刀這一行業中小有名氣。那時候,保安腰刀正處於輝煌的時期,當時的大河家出產的每一把保安腰刀都是一等一的精品,並且保安族刀匠生產的保安腰刀深受各族人民喜愛,所以保安腰刀的展前景很是不錯。這時,馬自正心中便產生了一個影響自己一生的理想,便是要將自己民族的保安腰刀做大、做強,要讓所有的人知道保安族和保安腰刀。但是,當時的他,沒有什麼經濟實力,只能將自己的理想埋在心裡,默默地努力將自己打制的每一把刀打好。經過10多年的風雨和波折后,馬自正在大河家鎮上開了一家保安腰刀專賣店,開始自產自銷保安腰刀。

十二、馬瑞

馬瑞,保安族,生於1949年,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墩村人。「花兒」歌手和「調把式」。保安族豐富的民歌伴隨著他成長,他從甘、青兩省的「花兒」會,回、東鄉、保安、撒拉等族的宴席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歌唱活動中汲取營養,學唱民歌,成為一名優秀的歌手。1971年高中畢業后,他一直在保安族聚居地小學從事教學工作,工作之餘積极參加文藝表演。保持濃郁的保安族民歌風味,善於吸收其他歌手的「閃光」之處,注重掘民歌藝術的感**彩是馬瑞演唱的特點。他通曉多種「花兒」曲令,擅長《河州三令》《尕馬兒令》《保安令》。2006年被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甘肅省優秀花兒歌手」。他是保安族有名的「調把式」,演唱的打調《今晚上的東家是死哼哼》,語俏皮得體,曲美詞巧;演唱的《狠漢子上口外》,快慢、強弱變化得體,用頓音、連音及頓連音結合等唱法,完成緒的多樣轉換,使演唱環環緊扣,波瀾起伏,深受人們的喜愛。

馬瑞利用業餘時間搜集和整理保安族語與民間故事,曾獲省文化廳授予的「甘肅省農村文化先進個人」稱號。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中華慈善總會授予「燭光獎」,曾在《河州》雜誌、《隴苗》刊物上表過多篇民間故事。2008年,被確定為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安族口頭文學及語傳承人。

十三、馬黑娃

馬黑娃,保安族,生於1940年,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墩村人,花兒歌手、故事能手。其家鄉背靠積石山,面對黃河水,9歲放羊時就與「花兒」相伴,之後多次參加省、州、縣的文藝演唱活動。1979年代表保安族歌手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詩人座談會」,演唱了「花兒」《保安令·「四化」的大路(哈)要走哩》,受到與會者好評。馬黑娃屬「滿口腔」歌手,聲音渾厚,善用滑音和顫音,受到讚譽。擅長的曲令有《保安令》《水紅花令》《撒拉令》等。

十四、馬木灑

馬木灑,保安族,積石山縣劉集鄉石家窪村人。1980年5月,保安族民間歌手馬木灑赴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他演唱的保安花兒《冰凍三尺口子開》《三大麻錢一骨朵蒜》《人前頭爭一口氣哩》等3花兒音域遼闊,吐字清晰,格調清新健康,感真摯淳樸,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7.第十章保安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