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附錄(4)

161.附錄(4)

並且我還要到宣外去找那個什麼橋,一定是你把地址弄錯,不然絕不會找不到的。***

祝你飲食和起居一切平安。

珂同此。

榮子

四月二十五日夜一時

蕭紅年表

1911年

6月1日(農曆五月初五),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現哈爾濱市呼蘭區)城內一個姓張的地主家庭,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后改名張迺瑩。筆名有悄吟、田娣、蕭紅等。祖籍系山東莘縣。祖父張維禎是蕭紅的第一位啟蒙老師。祖母範氏,精明能幹,家中一切事務都由她做主。父親張廷舉,字選三,是張維禎的養子,畢業於黑龍江省立優級師範學堂。母親姜玉蘭是塾師之女,粗通文字。

1917年

7月9日(農曆五月二十一),祖母範氏病故,蕭紅搬到祖父屋裏去住。祖父開始口授其《千家詩》,開始接觸到中國古典詩歌。

1919年

1月初,三弟連富出生。

8月26日(農曆閏七月初二),母親姜玉蘭病故。

12月5日,父親再娶。

1920年

入呼蘭縣乙種農業學校(龍王廟小學)女生班上初小一年級。

1924年

初小畢業,秋季開學時,轉到北關初高兩級小學校女生部上高小一年級。

父親做主,將她許配給省防軍第一路幫統汪廷蘭的次子汪恩甲為未婚妻。

1925年

秋季開學,升入高小二年級。

1926年

暑期高小二年級畢業,因父親的反對和阻撓,沒能上中學。同父親的矛盾加深,父女關係緊張。

1927年

秋,在祖父支持下,考入哈爾濱東省特別區區立女子第一中學(原從德女子中學)初中一年級。其間,對美術和文學產生深厚興趣。

未婚夫汪恩甲從阿城吉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畢業,到哈爾濱市道外區基督教會創立的三育小學任教。

1928年

初中二年級。

3月15日(農曆二月初五),家裏大設宴席為祖父慶祝八十大壽。黑龍江軍界、政界要人馬占山、汪廷蘭、廖飛鵬以及地方上的頭頭腦腦都來為祖父祝壽。

11月9日,蕭紅參加了東北學生舉行的罷課示威遊行。

1929年

升入初三。

6月7日(農曆五月初一),祖父病故。

在參加學生愛國運動中結識哈爾濱法政大學學生陸哲舜,產生感,向父親提出解除與汪恩甲的婚約,遭反對。

1930年

暑期初中三年級畢業。

張、汪兩家積極為其嫁娶做準備,陸哲舜為堅定蕭紅反抗家庭包辦婚姻、跟他一塊去北平讀書的決心,從哈爾濱法政大學退學,入北平中國大學。蕭紅到北平后入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附中高中一年級讀書。不久,即被家裏查出,兩人陷入困境。

1931年

迫於經濟的壓力,兩人不得已屈服,蕭紅回到了呼蘭家裏。父親擔心蕭紅再次出走,將其與家人送到張家大本營阿城縣福昌號屯住了七個月左右。

10月,蕭紅從阿城逃到哈爾濱,從此開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涯。後走投無路,與汪恩甲一起住進道外十六道街東興順旅館。

1932年

6月,蕭紅懷孕,臨產期近,汪恩甲卻不知去向。因欠下旅館高額債務,旅館停止飲食供應,天天來索債,並揚要把蕭紅賣到妓院。

蕭紅給哈爾濱《國際協報》文藝副刊主編裴馨園寫信,向其求救,並因此結識青年作家蕭軍。兩人一見鍾,互相愛慕。裴馨園、蕭軍等人給了蕭紅很大的幫助。

8月,松花江決堤,市區洪水泛濫,蕭紅在蕭軍的幫助下得以離開旅館,不久她住進醫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無力撫養而送人。出院后,蕭紅與蕭軍住進道里新城大街的歐羅巴旅館,開始共同生活。

11月,蕭紅、蕭軍搬到道里商市街25號(今道里紅霞街25號),有了自己的家。

1933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蕭紅經典全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蕭紅經典全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1.附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