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世界商會公約

第178章 世界商會公約

第178章世界商會公約

世界商會公約,涵蓋的是全球範圍內的商會,是一套全新的完善的體系。

其中所涉及到的主體不光是包含新商會,同時也包含了傳統商會。

傳統商會近些年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這種更傾向於行業指導的商會,地區性行業性都要比新商會強太多。強者恆強,傳統商會的變化,就在自己的優勢處進一步發展。

現在的傳統商會,更加的官方化。任務化的出現不僅僅是給新商會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思路,更是給傳統商會指了一條明路。

傳統商會同樣打造了自己的任務大廳,不過傳統商會是非營利性組織,所以傳統商會在任務化的板塊,向全部企業開放。相比之下,傳統商會的任務數量可要遠遠高於新商會的任務數量。

但是在傳統商會上發佈任務,可就得慎重了,因為信息的流通,事實上產品合作的創意,很有可能會被別的公司先下手為強。

開放任務中,除了公司發佈任務之外,還有一類極為特殊的任務,就是國家任務。國家任務,國家任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競標的弊病。

不過在新公約的內容中,傳統商會並不具備武裝許可權。因為傳統商會主要的目標和方向,大多數都是本地化的應用,沒有必要進行武裝保護。

新公約內詳細規定了商會的武裝許可權。世界各國不但要考慮給商會開武裝許可權的口子,同時還要確保不對自身和社會造成危害。

首先是人員的數量,在現階段,世界各國根據商會實力進行了武裝商會人員的數量做出了限制,分別是10人,100人,200人,500人的上限。

商會實力的劃分,根據商會本身的世界影響力進行評定。影響力覆蓋的範圍可就大了,科技水平,產品質量,市場份額,公司成分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商會本身的實力劃分。

星宇聯合商會,自由空間聯合商會,都屬於500人檔的級別。

人數多,就意味着武器和裝備數量多。商會實力弱,只能佩戴防禦類的裝備,稍微強一些的商會,在武器上能夠佩戴非致命性武器,而對於第一梯隊的商會,則對於武器要求的唯一限制就是不能夠配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分級是很有必要的舉措,武器許可權的開放可不代表商會能夠為所欲為,無論是人員還是武器裝備,同樣需要進行登記。

這裏面有一點值得一提,登記。對於人員和武器裝備的登記並不輕鬆,而是超級嚴苛,規定中明確指出了可以允許商會自行研發保護性裝置,同時保護性裝置的詳細資料要進行登記。

也就是說,每家新商會都可以進行保護性裝置的研發,保護性裝置,並不是說只有防具,武器有些時候也能算作保護性裝置,尤其是一些攻防一體的裝備,例如機甲之類的存在。

不過進行登記之後,國家就能夠掌握了全部的資料。這對於國家科研實力的進步同樣有着不小的提升。

這項公約的內容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不過換個角度想,像黑槍之類的組織,與其對對方一無所知,還不如將事情拿到明面上來,切切實實的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且商會之中,大多數都有國家資本的存在,軍工集團同樣會加入某個商會抱團取暖。

商會得到了這樣的武裝許可權,也不是沒有任何代價的,事實上,武裝許可權的獲取,不是強制性的,商會本身可以選擇不申請武裝許可權。

而申請武裝許可權的商會,就要對到達的國家交稅。武裝許可權一年一檢,武裝稅也是一年一交。

武裝稅的上限,是公司一年收入的5%,交稅的對象則不同。如果申請了武裝許可權之後,全年沒有派駐武裝人員進行保護,對本國交全年收入的1%作為稅收。如果進行了派遣武裝人員,則對到達地的國家交取全年收入的0.5%。

哪怕是乘坐飛機進行國際轉機,也同樣需要在轉機地點的國家交取全年收入的0.5%,上限是5%,超出部分由商會註冊的國家補貼。

事實上,能夠獲得武裝許可權的商會,必然也都是全球的巨無霸商會。也只有全球範圍內的巨型商會,才更容易成為地下組織的目標。

對於禁槍類的國家,公約內同樣有所提及。國家本身就禁槍,在安全方面相當有保障,但是如果是轉機做生意的人們呢,總不能保護到一半就把武裝人員送回去吧。

對於這方面,公約內也有着明確的規定:規劃特定的交易區,進行人員的安置。

華夏早早的有了自己的目標,在渾天谷內再規劃一塊地區,作為交易區,用來安置到來的武裝人員,不影響國內的安全同時,又能保障前來商業活動的商會人員的安全。

事實上,世界商會公約的出現,讓每家公司,一旦做出了成績,就必須選擇加入某家商會之中。有實力的公司,也能夠進行註冊新商會。

這樣的舉措,解決了人員保護的問題,同時國家本身也不用付出太多的資源。對各家商會旗下的公司起到了保護作用的同時,還能夠通過武裝許可權收取一筆高額的武裝許可權的收入。

同時,世界各國再世界商會公約的目的不限於此。

武裝許可權的開放,並不單純的是為了保護公司人員和拿錢。在如今科技和資本的關係逐步發生對調的新時代,沒有人知道新商會會產生什麼樣的新產品,又研發出什麼樣的新科技。

允許研發保護性裝置,實質上是世界各國對於地下組織一次明面上的絞殺。事實上對於武裝許可權的開放,正是因為受到了黑槍組織的刺激。這種查不到摸不著的感受,讓世界各國彷彿失去了對世界的掌控。

在黑槍的科技水平高於世界各國的預期之後,國家也想看看,這種偏向民間組織的機構會不會成為地下組織的藏污納垢之地,又或者能夠為自家的軍事裝備提供不一樣的全新的思路。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幕後科技公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幕後科技公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8章 世界商會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