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司馬遷眼中的當代史(10)

18.司馬遷眼中的當代史(10)

蒙古高原與一般印象不同,絕對不全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除了南半部的戈壁地區之外,尤其是在北半部,從北開始就有山脈逼近且有許多連續的高低起伏小區域。但僅限於三條河的上游流域地區是大範圍的肥沃草原地域。此地屬於蒙古高原東西、南北的交通要衝,理所當然地具備了匈奴王將大本營設置於此之地理條件(單于的王庭似乎位於圖勒河上游的狼居胥山以及姑衍山。之後的蒙古帝國時將此視為聖山,相當於成吉思汗設置主營的不兒罕山(buehanhaldun)。在這之後,突厥、游牧回鶻、蒙古帝國全都將主營設置於此。

必須要稍加註意的是,司馬遷在此僅就單于王庭進行相關敘述。但關於由單于直接管轄的中央部分之整體範圍,也就是從哪裡到哪裡之相關事務並未被提及。至於匈奴國家的中央部分到底是什麼狀況呢?當然是指摒除「左方」及「右方」之後的中間地區。總之就是蒙古高原的大半部分都是由匈奴單于直接管轄。

匈奴國家是將蒙古高原作為中央部分,加上直達朝鮮半島的東方部分及涵蓋到天山的西方部分如扇狀般展開而成的廣闊結構。若將此樣貌以地圖顯示,就會如同下頁圖示。鏈接整體且左右對稱的結構、配置,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從1到7的記述,也並非全然都可以理解。例如關於著名的「二十四長」各別被放在東、西、中三大區域的哪一區以及各自持有多少部屬、分地等,其實都無法明確知道。至今日本、中國及歐美的許多研究者對於「二十四長問題」都相當有興趣,且出現各種見解。

雖然在此要避免就此問題進行太過深入的討論,但有些人相當重視左右賢王及左右蠡王亦稱「王」,並與其下位的左右大將、大都尉、大當戶有明顯不同。另外也有些人在此之外,將直屬單于、作為輔佐匈奴國政之左右骨都侯也視為同等資格並列入「萬騎」之中。

在這種形下,若將東方的左賢王與左谷蠡王、中央的直屬單于之左右骨都侯以及西方的右賢王及右谷蠡王——以上六位視為特殊地位,在這六位「王」及「侯」之下,應該各自都還擁有大將、大都尉、大當戶等三人一套之配置。總之,全部加起來是六組、各為四人的「萬騎」,合計共24人。

乍看之下,真是巧妙萬分的思考。但司馬遷在3的記述中明白表示從左右賢王到當戶(或許可將其當做大當戶)為止都是「萬騎」。骨都侯並未被列入其中。若要將骨都侯也一併列入「萬騎」,實在有其困難度。

關於單于直接管轄的中央部分,司馬遷原本就未對其構成進行說明。此外,被配置在左右的大將、大都尉、大當戶的人數等,其實也沒有相關記述。若不知道人數,要怎麼解釋都可以。

總之,根據解釋者之「想法」,有其自由推測各種組成結構及配置圖之曖昧空間。

「二十四長」這個數目,可以用二、三、四、六、八等數字除盡。容易出現各種推測的幅度及空間,也就在此。在這個意義上,雖然這也是個會引誘人們進行「解讀」挑戰、富有明顯魅力的數目,但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如此,越是精巧地思考越容易出現憑空想象之事。關於「二十四長」的內容,過度的臆測具有其危險性。

接下來要將以上的敘述進行總整理,可說匈奴國家的特徵有以下三點:

(一)以十進位法連結及貫通的軍事·政治·軍事組織。

(二)以面朝南邊的方向將帝國區分為左·中·右三大分割體制。也可將此稱為是以君主為中心的左右兩翼體制。

(三)由持有領地居民及分地的24名「萬騎」組成之聯合權力體。再加上補充說明的「異姓」裨小王及由他們領導的多族集團,匈奴國家是個多元、多種族的混合型國家。

在此最重要的是,這三點被認為是與之後於歐亞中間大陸興起滅亡的許多游牧國家共通之處。

由十進位法體系構成的牧民組織化,在突厥·蒙古系的游牧民國家·社會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普遍現象。事實上,甚至古代西藏王國也是這種體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18.司馬遷眼中的當代史(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