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歐亞世界史的構想(2)

2.歐亞世界史的構想(2)

由於每個區域單位的自然條件規模都相當大,加上地形高低分佈的變化,從森林到草原、沙漠等,可見起伏的山嶽、山脈及溪谷交織,沿著山中及山麓的水源處有大大小小的綠洲散布其間,又因山脈兼具承載積雪及雨水的儲水庫,更顯出地形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如狩獵、畜牧、游牧、農耕、工商業等人類生活方式依地形分佈亦因而簡單明了,而生活方式也成為人種、語差異之外的重要區別指標。

在這塊無邊無垠地區中,若將乾燥氣候列為要的共同項目,加上景觀、地勢、生活形態等較小範圍條件差距,大抵上構成了此地區特徵,範圍雖廣,但同質性相當高,這樣的超廣域生活圈在地球上亦屬獨一無二,廣佈於最大的陸地之內。

在其中營生的人群意識、價值觀等,也很自然地超越各自中小規模地區差異,而在某方面有明確的共同色彩。因此創造了在其他地區少見的幾種人類類型。若以日本群島的生活感來看,會令人覺得是「大陸」型的人群們,大多與此大範圍地域具有共通點。且不評論這樣的生活形態是好或壞,此地人群的形象,和西歐人或沿海地區、濕潤地區的人們都不同。

後續將會說明這個由數個地區單位組成的廣大範圍內,超乎想象地與歷史關係密切,且有無法切割的許多變動。因此,或許可更進一步地將其視為一個巨大的歷史世界。

此外,現代國家的架構雖然確分政治、行政等要件,但這些條件之外的深處,依然可見地區環境對歷史上的影響,當勢、政治因突事件有了轉折時,這些沉在底部的因素就會浮上檯面影響世局,若將目前世態看成歷史上單一時期事件,整體改觀之可能性亦深藏其中。

超越地域的連結

這片遼闊地帶的歷史,幾乎不曾被人當做一個整體來分析,原因之一在它的範圍過於廣大,很難將它看成單一歷史研究對象。一般而,它與「絲路」的宣傳印象相當接近,內陸地區自古以來多被視為「文明的十字路口」來思考。

所謂「文明的十字路口」,即是把它當做東西文化的交會:中國代表東方文明,西方文明則包括伊朗文化圈、中東或地中海地區等,依學者主張不同而有差異,但對東西方交流的定義則毋庸置疑。在此範圍中的「文明小世界」綠洲區域也很重要,它們以點對點方式連接彼此成為「文明通道」,同時也是條貫穿「不毛之地」的線。

無論是人、物,或事象,世間的關注總是往外部「文明區域」的觀點傾斜,也就是「異邦人」的觀點。內陸並不是「文明」地域,這種思考的根底,即是某種文明主義,被視做「文明」的,僅限於近現代世界中以如此觀點所認識的地域中。對帝國主義列強而,被當做「最後的世界分割」對象的內陸地域,在人們意識中,反而成了邊境。

不過,近年來對絲路的幻想漸漸暗淡,一方面過去被視為具相當難度,以當地語撰寫的書籍及出土資料為基礎的研究隨時間有了階段性進展(和先前相比則是極度進步)。日本為這研究領域貢獻不少。作為其結果,也有人嘗試將內陸地帶視為一個整體,由於之前多是個別分散的區域闡述,而今可連貫這些具有共通要素及歷史等淵源,甚至可說替中央歐亞的學術科門復權。

概觀近年來嘗試將歐亞大陸視為整體的國內外研究論點,現有個幾乎一致共通見解的概念:簡單明了地將其區分為「草原」及「綠洲」的二分法。

「草原」及「綠洲」,亦有多種二分法:先是「面」與「點」,或許可說是會動和不會動的東西;「游牧」及「農耕」,兩種相對的生活方式;還有「游牧民」和「城市民」之分,也象徵軍事和經濟力量,或代表支配及被支配的關係。以上是幾種基本的分類範疇。

藉由兩種概念組合,暗示了彼此對立及抗衡,兩種體系亦有共存共生之處。若說兩者最深處的共通點,毫無疑問就是「乾燥」。

雖然使用「草原」這個稱呼,但並不局限於被草皮完全覆蓋之草地(蒙古高原的大草原就是個例外,甚至可說幾乎沒有像草原之處)。從遠處觀之,該地附近似乎綠意盎然;靠近來看,眼見所及幾乎都是土壤或岩石之裸土——雖稱為草原——也只是到處有塊小綠地的荒地,但即使如此還是被稱為草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2.歐亞世界史的構想(2)

%